1991年8月27日,凌晨3点17分,武汉东湖实验室。
谢一扬一拳砸在实验台上,玻璃器皿震得叮当作响。美国商务部的制裁文件在投影屏上泛着冷光,那行加粗的黑体字像一把刀插在他眼球上:
【即日起将中国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所有美国企业向其出售光刻胶及相关技术。】
“老板,库存最多撑两周。“技术总监刘明的声音发颤,“没有日本JSR公司的光刻胶,我们的光纤预制棒生产线就得停工。“
谢一扬没说话,转身望向窗外。东湖水面泛着幽蓝的微光,远处实验室的轮廓像一群蛰伏的巨兽。五年布局,从窃取康宁技术到自主研发,眼看就要在光通信领域弯道超车——美国人这一刀捅得又准又狠。
“林教授呢?“他突然问。
“还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刘明擦了擦汗,“要紧急召回吗?“
谢一扬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不,让他继续'交流'。“他按下办公桌底部的隐蔽按钮,防弹玻璃幕墙瞬间雾化,将实验室隔绝成绝对私密空间。
“启动'平壤通道'。“他掏出铂金打火机,在掌心转了三圈——这是激活朝鲜走私线的暗号。
张铁柱的独眼在昏暗灯光下泛着凶光:“朝鲜人开价是市场价的二十倍。“
“付。“谢一扬从保险柜取出一叠文件,“这是重庆兵工厂的t-80坦克改进图纸,金正日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文件袋里还夹着张照片:朝鲜驻瑞士大使馆的二秘李哲秀搂着个金发女郎,背景是苏黎世最贵的酒店。谢一扬用指尖点了点照片:“告诉朝鲜人,如果光刻胶出问题,这张照片会出现在劳动新闻头版。“
凌晨4点30分,东京湾第12号码头。
一艘锈迹斑斑的朝鲜货轮“晨曦号“正在装货。日本工人们搬运着标有“农业化肥“的金属桶,没人注意到桶底部的激光防伪标签在紫外灯下会显示“JSR-ARF“——全球最先进的193nm光刻胶型号。
“动作快!“船长崔成浩用生硬的日语呵斥,眼睛却盯着码头角落的监控摄像头。那里有个穿西装的美国人正对着耳麦说话,胸前cIA的徽章在西装内袋若隐若现。
货轮启航时,朝阳正刺破海雾。崔成浩走进船长室,反锁房门,从圣像画后面取出卫星电话:“货已发出,但美国人盯上了。“
电话那头,谢一扬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按第三预案执行。“
“咔嗒“一声,船长室地板自动滑开,露出六个密封的钛合金箱。崔成浩输入36位密码,箱内液氮白雾散去,六套完整的光刻胶生产工艺文件静静躺在恒温舱里——这才是真正的“货物“。
货轮驶入公海瞬间,所有“农业化肥“桶的GpS信号突然消失。东京cIA分部里,监控员盯着屏幕惊呼:“见鬼!信号全断了!“
分部主管史密斯摔下咖啡杯:“通知横须贺海军基地,拦截那艘朝鲜船!“
同一时刻,武汉扬帆大厦地下指挥中心。
谢一扬面前的屏幕上,六个绿色光点正沿朝鲜半岛西海岸移动。“第一批货改走陆路了。“技术员汇报,“朝鲜人用潜艇运到新义州,再伪装成援华物资经丹东入境。“
“美国人会在海上扑个空。“张铁柱咧嘴一笑,金牙闪着寒光,“等他们发现船上只有化肥,咱们的真货早到武汉了。“
谢一扬没接话,手指轻敲着桌面。投影屏切换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实时监控——林教授正在演讲台上展示“自主创新“的光纤技术,台下坐着几位军方背景的学者。
“老板,林教授会不会...“刘明欲言又止。
“他家人都在武汉。“谢一扬语气平淡,“何况我给他的资料90%是错的。“
突然,红色警报响起。技术员大喊:“cIA动了!他们在上海港扣了我们的备用货!“
屏幕上跳出实时画面:上海外高桥码头,海关人员正撬开标有“电子元件“的集装箱,里面是码放整齐的光刻胶桶——全是谢一扬设下的诱饵。
“鱼上钩了。“谢一扬突然笑起来,“通知平壤,启动b计划。“
8月28日,清晨6点,朝鲜罗津港。
二十辆军用卡车驶入三号仓库,士兵们搬运着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的铅封棺椁。没人知道,这些特制棺椁的夹层里,填满了日本产的光刻胶和谢一扬最需要的电子级氟化氢。
“金将军向您问好。“朝鲜联络员朴永哲对张铁柱敬了个蹩脚的军礼,“t-80图纸呢?“
张铁柱拍拍脚边的黑箱:“先验货。“
朴永哲示意士兵开棺。当看到泛着蓝光的电子级氟化氢时,张铁柱的独眼眯成一条缝——这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纯度达到99.%的“九个九“级别。
“美国人绝对想不到。“朴永哲得意地搓着手,“我们用运核燃料的专列送这批货,明天就能到丹东。“
交易完成时,朝阳正照亮港口。张铁柱没注意到,仓库角落的阴影里,有个戴鸭舌帽的男子悄悄按下了快门。
8月29日,中午12点,美国旧金山。
林教授走出斯坦福大学报告厅,加州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三天来,他按照谢一扬的剧本,向美国同行们展示了“突破性“的光纤技术——全是精心设计的错误数据。
“林博士!“一个亚裔面孔的男子拦住他,“我是硅谷创投的詹姆斯·李,能请您喝杯咖啡吗?“
林教授瞥见男子西装翻领下的cIA徽章闪光,心跳骤然加速。他想起临行前谢一扬的交代:“如果有人招揽你,就答应。“
咖啡厅包厢里,詹姆斯直接摊牌:“我们知道长飞的技术是偷的。但只要你合作,你和家人能获得美国绿卡和五百万美元。“
林教授的手在桌下发抖,脸上却露出贪婪的表情:“我要先看到钱。“
当林教授在“叛逃协议“上签字时,他不知道,这份文件会在他死后三小时出现在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的传真机上。
8月30日,凌晨2点,东海海域。
美国海军“邦克山“号巡洋舰的雷达锁定了那艘朝鲜货轮。海军陆战队员乘直升机强行登船,却只找到满舱的化肥和一脸茫然的朝鲜船员。
“报告长官,没有违禁品!“士兵对着无线电喊。
舰长托雷斯气得摔掉雪茄:“该死的黄种猴子!“他没注意到,水下三十米处,一艘朝鲜微型潜艇正悄然驶向中国领海,舱内满载着谢一扬的“生命线“。
同一时刻,旧金山某豪华酒店。
林教授刚洗完澡,发现房间多了三个西装男子。为首的亮出FbI徽章:“林先生,你涉嫌窃取美国商业机密。“
“你们搞错了!“林教授后退几步,“是詹姆斯·李...“
“没有詹姆斯·李。“FbI探员冷笑,“只有cIA特工史密斯。“他掏出一叠照片——林教授签字的叛逃协议、接收现金的画面、甚至还有他在武汉实验室偷拍资料的“证据“。
林教授双腿一软,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地。探员们面面相觑,等医护人员赶到时,这个“中国间谍“已经没了心跳——死因是“突发性心脏病“。
“妈的!“史密斯踹翻椅子,“他还没交代技术藏哪了!“没人注意到,林教授的皮带扣里,纳米级存储器正随着尸体温度升高而自动熔毁。
8月31日,清晨7点,武汉扬帆大厦。
谢一扬看着《纽约时报》的讣告:《中国光纤专家林振华博士在美猝死》。配图是林教授倒在酒店房间的照片,角落里有只熟悉的皮鞋——那是张铁柱手下阿泰的标志性装扮。
“清理干净了?“谢一扬头也不抬地问。
张铁柱点头:“阿泰制造的车祸很完美,那个cIA特工史密斯再也不会出现在朝鲜半岛了。“
谢一扬走到落地窗前,晨光中的东湖波光粼粼。第一批朝鲜走私的光刻胶已经秘密运抵,生产线恢复运转。代价是失去了林教授这个顶级人才,还暴露了平壤通道——但战争从来都要付代价。
他翻开黑色笔记本,钢笔在纸面沙沙游走:
【1991.8.31光刻胶危机解除】朝鲜通道启用(代价:t-80图纸+2000万美元) cIA钓鱼失败(牺牲林教授)关键材料到位(足够半年生产)美国陷阱反杀(伪造林教授叛逃证据)
笔尖顿了顿,又补上一行小字:【科技争霸的本质不是技术竞赛,而是人性博弈】
窗外,一架飞机掠过蓝天。谢一扬举起茶杯,对着虚空轻轻一碰。
“敬林教授。“他轻声说,茶水倒映着天空中扭曲的云影,像一张哭泣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