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1日,凌晨4点08分,深圳罗湖口岸。
谢一扬站在海关监控室里,双眼布满血丝。窗外,黑色装甲车已经冲破第一道关卡,战术手电的光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划出刺眼的轨迹。
“老板,第三支队已经就位。“张铁柱的独眼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凶光,机械右手捏碎了半截香烟,“要不要直接开火?“
谢一扬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落在监控屏幕上。十六个画面同时显示着不同角度的实况——Fhd队员踹开仓库大门的瞬间,集装箱夹层里露出的Ibm电脑主机,以及wJ战士在掩体后拉动枪栓的特写。
“等。“谢一扬的声音冷静得可怕,“等他们先开枪。“
窗外传来刺耳的粤语喊话:“放下武器!“
回应他们的是整齐的拉枪栓声,上百名wJ战士从掩体后现身,枪口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对峙线两侧,空气凝固得像一块即将碎裂的玻璃。
谢一扬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周明远的加密线路。
“老谢,wJ部急电!“周明远的声音压得极低,“说这是'打击走私的常规行动'。“
“常规行动?“谢一扬冷笑,手指敲击键盘调出一段录像,“看看他们的'常规行动'——“屏幕上显示Fhd队员手持谢一扬公司的货运清单,上面赫然盖着“绝密“字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你想怎么做?“
“告诉李部长,我要bbc的詹姆斯·沃森一小时内抵达罗湖。“谢一扬眯起眼睛,“另外,准备一份1984年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倒的录像带。“
挂断电话,谢一扬转向技术台:“把专家转移到二号安全屋,加强三倍守卫。“
“老板,瓦列里那边...“张铁柱欲言又止。
谢一扬的眼神骤然变冷:“他怎么了?“
“他...他可能叛逃了。“
监控室的温度仿佛瞬间降至冰点。
谢一扬的拳头砸在控制台上,三块屏幕应声黑屏:“什么时候的事?“
“两小时前。“张铁柱的机械手发出咔咔声,“他偷走了三号实验室的图纸,我们追踪到他在福田口岸附近。“
谢一扬的大脑飞速运转。他调出福田口岸的监控——一个金发男子正躲在货运通道的阴影里,手里紧握着一个牛皮纸袋。
“铁柱,你带A组去处理瓦列里。“谢一扬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把钥匙,“用这个。“
张铁柱接过钥匙——那是一把特制的电子钥匙,连接着瓦列里项圈里的微型炸弹。
“老板,要活的还是...“
“图纸必须完整。“谢一扬的声音像淬了冰,“人不重要。“
张铁柱点头离去,他的背影在走廊灯光下拖出长长的阴影。谢一扬转向剩下的技术人员:“启动'红色黎明'协议,我要所有监控录像同步传输到bJ和莫斯科。“
“莫斯科?“技术主管愣住了。
“按我说的做。“谢一扬的目光扫过监控屏幕,Fhd已经突破第二道关卡,“让wJ再退后五十米,给他们一种即将成功的错觉。“
福田口岸,货运通道。
瓦列里·彼得罗夫蜷缩在一辆空货柜车里,冷汗浸透了衬衫。他手中的牛皮纸袋里装着t-80坦克发动机的改进图纸——足以让他在美国换取绿卡和百万美元。
“再等十分钟...“他喃喃自语,眼睛盯着腕表。按照约定,cIA的接应人员会在日出时分伪装成海关人员来带他出境。
货柜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瓦列里屏住呼吸。不是约定的三长两短暗号,而是沉重的、带着金属节奏的脚步声。
“找到你了,叛徒。“张铁柱的声音从货柜外传来,伴随着机械手划过金属板的刺耳声响。
瓦列里的手颤抖着摸向脖子上的项圈——那里有个微型炸弹,但谢一扬曾保证这只是威慑手段。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推开货柜门:“我投降!图纸给你们,放我走!“
晨光中,张铁柱的独眼像黑洞般深不见底。他身后站着八名黑衣人,每人手中都握着造型怪异的手枪。
“图纸。“张铁柱伸出机械手。
瓦列里递出牛皮纸袋,同时悄悄后退:“我...我可以为谢先生继续工作...“
“不必了。“张铁柱检查完图纸,突然咧嘴一笑,露出那颗金牙,“老板说,叛徒只有一个去处。“
瓦列里还没反应过来,张铁柱已经按下手中的电子钥匙。项圈发出“滴“的一声轻响,瓦列里的瞳孔骤然放大——
没有爆炸,只有一阵强烈的电流贯穿全身。瓦列里瘫倒在地,意识模糊前,他看到张铁柱蹲下身,用机械手捏开他的嘴,往喉咙里塞入一颗胶囊。
“新配方。“张铁柱的声音渐渐远去,“三小时后心脏麻痹,查不出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