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缓缓响起,越发急促。
韩继麾下四万余大军倾巢而出,按照预定阵型依次铺开,呈围攻之势。
远处,城楼上。
旌旗招展,硕大的黑底齐字帅旗迎着寒风呼啸。
上面的守军,纷纷面色一变,继而面露讥讽。
“大周朝廷大军竟然开始攻城了!”
“对方今日一至,便开始急哄哄的攻城,兴师劳顿的...将士们不用养精蓄锐么!?”
“那姓韩的小子根本就不懂得打战,如此贪功冒进...不足为虑也!”
大都督袁守城目光深邃,不理会身边簇拥的一众将校小声议论。
他在观察。
观察城外大军的排兵布阵。
按照他一生戎马经验来看。
粗糙,真的是太粗糙了。
从神色凝重,到眉头舒展,仅仅不到一刻钟时间。
“大都督...城外敌军将领...好似完全不懂攻城之法一般!”
一个偏将小声道,声音中带着不解。
一应攻城器具完全没有。
别说是攻城利器抛石车、冲城车、箭楼等大型器械,就连最常见的云梯都没有。
太外行了!
闻言,袁守城眉头微微一皱,也觉得不对劲。
依照敌方的排兵来看,手执巨大双人盾的盾兵在前,中间也掺杂有,主要为防御城头的箭矢强弩。
其余皆为刀枪兵,以及部分弓弩手。
其后竟然为骑兵。
完全不合常理,俨然一副野战短兵相接的阵型和打法,根本不像是攻城战法。
‘难道打算用骑兵来攻城?又或者今日只是虚晃一枪,并非正式攻城?!’
袁守城心中几转,摸不清具体套路,却隐隐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但又丝毫不知这股不对劲从何而来。
“全力开启护城大阵,严阵以待。”
韩继手中有兵家杀伐至宝戮日弓之事他是知道的,虽然不知道韩继能射出几箭,具体威力如何。
但是并不妨碍他为了谨慎起见,立即开启护城大阵。
有了七境真仙都短时间难以摧毁的护城大阵,他心中稍稍安定。
看着城下的数万大军,袁可城运起真元大喝道:“敌军不过四万余,兵力不足,且没有攻城器具,将士们无需担心。”
从韩继从东阳出发,至今日已是第八日,作为汝阳城的守城一方,可谓是早有准备。
正式带甲之士足足有十二万之巨,和六万运输城防物资的民夫。
这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城内足足两百万的百姓。
足足两百万啊!
随时可以征召数十万青壮,给件长枪,便能随时参与守城。
作为守城一方,和攻城或野战是不同的,紧急征召的青壮民夫虽然没有作战经验,但是熬煮金汁、搬运巨石、滚木,举盾、刺杀攀爬上来的敌兵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为何攻城时,兵力十倍可围之,瓮中捉鳖。
五倍兵力也只能围三缺一,从一面强攻之。
双方兵力若是持平,小城池或许也可尝试攻之,但几乎没有正面攻破的先例。
“三弓床弩蓄力,准备迎敌。”
袁守城接着吩咐。
蕴含真元的声音,清晰的传入整个汝阳城守军入耳。
刹那间,城墙上布满的玄奥符文流光浮现。
很快,紧接着一道巨大的半透明青色半圆透明罩,缓缓将整个汝阳城笼罩。
就像倒扣着一只巨大的海碗一般。
继而又隐入虚空,好似从未出现过。
只是城墙上的密布的符文闪烁,显示着护城大阵已经打开。
三面城墙上,密密麻麻排布着数千具小房子般大小的玄铁三弓床弩,在十几名兵卒的操作下缓缓蓄力上弦。
刺耳的‘咯吱’声响彻城头,手臂粗、丈许长的精钢箭矢闪烁着寒光,死死的瞄准城外二里地外的韩继大军方向。
作为城防最犀利的守城利器,威力异常恐怖。
若是一尊五品元神真人站着不动,可一箭射透其护体罡气,钉杀之!
见到韩继大军来到距离城池两里外,便不再行进,一年轻的参将面露不屑道:“也不知其哪来的迷之自信,区区四万余人,便来攻打汝阳,当真是找死......”
袁守城却是摇摇头,面色凝重道:“事出反常即为妖,敌方之以卵击石之举太不寻常,切不可轻敌。”
若是平原野战,己方虽然有十数万大军,也并非是对方四万余大军的对手。
因为对方几乎是全武者阵容,且军纪严明,行进间配合异常默契,显然敌军将领练兵的本事不差。
可就是这般看起来还算合格的将领,怎么会做出攻城用野战阵型,连攻城器具都不用?
实在是怪哉。
袁守城百思不得其解。
寒风呼啸,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天色渐渐越发阴沉,好似预示着又是一场大雪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