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郡。
除去在今年大旱中受创严重、赤地数百里的临川郡、远在江、豫二州交界处的武昌郡不提,庐陵已经是江州唯一还有成建制官军的了。
在豫章被围城的时候,庐陵的官老爷们也曾犹豫着是否要派兵支援,但最终,这个提议还是被否决了。
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只有一千守城军、两千的郡兵,而对方可是号称五十万大军!
先是被这个数字震慑,又要面对郡内各地此起彼伏的骚乱,自保有余,出兵实属有心无力。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关注豫章的战事了。
谁都知道,若是贼人攻打豫章受挫,很可能会选择更换目标,转而扑向庐陵郡。若是贼人顺利打下豫章,那更加不得了。等消化了战果后,对方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是庐陵郡,毕竟武昌郡太远,临川郡又已经十室九空。
这至关重要的一战,结果无疑让庐陵官府上下十分震惊。
暗中潜入的密探,在避开了白袍军马队的例行扫荡后,有幸看到了十五路叛军进攻豫章的最后一幕。大批狰狞的抛石机、石弹如天降暴雨、遮天蔽日的流民,还有数千上万的精锐贼军,披着跟官军同样的盔甲,悍不畏死的杀上城头。在坚守了两日后,豫章城被破……
连城头上的黄龙旗都被扔了下来。
被吓坏的庐陵密探,用了半天时间将这个噩耗传到了在豫章外围逡巡的侦骑手上。
再一天之后,侦骑连夜将消息传回了庐陵郡。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惊骇欲绝的庐陵太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做出了最正确的应对。一边继续加固城防、招募团练、打压庐陵郡内的小股叛乱,一边迅速派遣驿使,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绕过豫章,将消息呈往朝廷中枢。
仅仅两天之后,加急奏报进入扬州,然后依次是广阳郡、宣城郡至魏都建康。
奉命在江州和扬州边界处封锁的、一支五千人的扬州地方军队,同样被豫章沦陷的消息吓坏了,立即将警戒程度提到了最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豫章被白袍军攻陷、江州刺史和众世家下落不明的消息,飞一般顺着沿途传开,送到了正在焦躁等待结果的各方势力手上。
一州的府城被流贼攻破,以致半个江州的局势陷入糜烂,即将引发天灾级别的震动!
………
*
豫章城,北门。
距离那场惨烈的大战已过去了四天,地面的石板上,依稀可以看到残留的红黑色血渍、和攻城武器留下的痕迹。
经过临时征召的大批劳力初步打扫、清洗后,北城门终于在被封锁许久后缓缓打开。
在豫章被攻陷的噩耗开始飞一般地传播时,义军开城的消息,也迅速在城内传开。
尽管义军在城门前设卡严查,并征收高额税银,但由于豫章城封闭太久,再加上只有中午时分才开放一个时辰,使得进出城的人却仍旧络绎不绝。
解除封锁是一把双刃剑。
这样做的隐患,将会导致一些原本被严密封锁的消息走漏。
可豫章是一座拥有三十万人口的重城,想要长久维持下去,就必须依赖周围的资源输入。
而且陈子云不打算将它像寻阳、葛阳那样摧毁,所以开城不可避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方面严查、通过高额出入城税提高门槛,一方面派出大量马队,侦查四周情况。
因为北面的豫州几乎没有威胁,西面的庐陵郡也只能勉强自保,这些马队的侦查重点,主要在于东、南两面。
这也是魏国的平叛大军,最有可能来的方向。
不过,就眼下而言,陈子云不觉得平叛大军能够来的这么快。
白袍军的崛起,并没有影响到魏国东北的大战。这场战争在联军包围豫章时才刚结束。就算朝廷中枢再马不停蹄,也至少要到来年一月以后,才能从西北荆、梁二州交界处的襄阳郡调兵,横跨半个魏国,来到豫章这边。
对陈子云来说,这将是一段很宽裕的时间,比先前义军在鄱阳的休整还要长。正因此,在暂时平定了豫章的混乱、对外派出侦骑后,他开始利用这段安稳的时间,进行第二次全面扩军——以及想办法解除内患。
前世有句话说的好,攘外必先安内。一定程度上,陈子云是认可这个言论的。
谈到城内隐患,崔家无疑算是一个。
虽说双方已经达成了一定的默契,但世家的行为从来不能用简单、浅显的想法去判断。
现在城内的义军势大,崔家是不得不低头。可义军要是真到了处境危险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介意撕毁默契、落井下石的。
然而,陈子云除非想对抗所有的世家门阀,否则现在就不能动崔家。
陈子云是穿越者不错,可他并非是无所不能的,应该坚定的以平推一切为行事准则这种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
事实上,门阀世家长久积累的雄厚能量,就算是穿越者也难以与之对抗。就算退一万步讲,陈子云真的天命加身,最后真的将天下门阀一扫而空,但这魏国八百余年创造的财富和文明,也会在反复的战争中消耗一空。
一个破烂的天下,就是得到了,又有何意义?
要多少年的休养生息,才能重建?
日后,陈子云又拿什么去对抗外敌?
为了起兵,迫于无奈把江州打烂近半,已经是极限了。
既然崔家不能动,那陈子云只好把精力放到对付另外一个隐患上了。
鸿帮!
对于这个跟自己平分了鄱阳、又要瓜分豫章的盟友,陈子云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只是,限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外部的压力,一直没法下手。现在内外条件都已合适,是时候将他们一劳永逸的解决掉了。
可有一个问题陈子云不得不考虑,那就是背负主动对盟友下手的名声。
名声这个东西,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比如陈子云驱使流民进攻豫章,一战就死了近十万人,绝对可以用残暴无情、刽子手、冷血屠夫等词汇来形容。但是,普通的流民伤亡,满天下有谁会在乎?崔景佳都敢一把火烧了鄱阳的兴阳仓和府库,轻描淡写的将二十万鄱阳百姓置于死地。跟他相比,陈子云的手段看似狠辣,实则远远不如。
然而,名声说重要,又的确很重要。
魏国上下毕竟一直都很讲究师出有名这个说法,无缘无故吞掉并肩战斗过的盟友,等于不守道义。日后再跟其他势力合作时,别人必然会多加忌惮和提防。
日后对于陈子云的政治声誉也是一个污点,少不了会有人拿这个攻讦他。
一战牺牲十万流民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可以说是他是屠夫,但同样也可以换个词,比如手段铁血果决……甚至可以说成,陈子云统军深得士卒拥戴和信赖,流民自愿以死追随,开创新朝。反正话语权在世家门阀的手上,而历史又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要给他们时间,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只是,道义这个东西就不同了……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鸿帮主动对白袍军下手。一旦他们先刺出第一剑,陈子云被迫反击,那剩下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陈子云相信,在自己谋划对鸿帮动手的时候,燕复也一直在想要如何对自己下手。
只不过慑于白袍军的实力,鸿帮一直在等待机会罢了。
为此,陈子云决定,给燕复创造一个合适的机会。
那就是扩军!
白袍军第二次全面扩军,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陈子云单从崔家接受了大批粮食、兵器,足以再多武装一个营。由于下手又快又准,整个军器监的匠师和学徒,也近乎完整的落入白袍军手中。
在豫章城内的资源供应下,这些匠师学徒正在源源不断的赶制出、更多的武器盔甲。
若是让陈子云顺利完成这次扩军,白袍军的实力,将会彻底压制鸿帮。
不过,军力扩充,并不代表战斗力就随之提升。
白袍军对外公布的扩军计划是,以先锋营为根基,编入大批新招募的士兵,将其扩充至六个营,总计六千人。
加上陷阵营,白袍军一下子扩充到了七千人,翻了一倍有余!
基于原本的大批死伤,这个倍率还要高很多。
按着陈子云公布的计划,那些有心人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层:
本来先锋营就比不过官军,现在一下加入这么多新人,原本的秩序和编制将被打破,新的编制还没成型,上下一片混乱,战斗力绝对不增反降。
这可不就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得到这个消息后,不出意外的让燕复动心了。
经过一番短暂的分析,燕复就认定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也很可能是鸿帮的最后一次机会。就算这次动手的时机,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然的话,等白袍军过了这个槛,鸿帮只怕再也没有追上对方的能力了。
更让燕复心动的是,来自崔家的威胁大减!
少了那一千套兵器盔甲,又被白袍军的人堵在崔府内,只要鸿帮的动作够快,就不用担心崔家趁火打劫。
甚至,燕复都已经想好了,没了白袍军的压制,等鸿帮消化战果后,就立即对崔家动手,然后在短时间实现连续两次膨胀,将鸿帮的实力推至巅峰。
唯一让燕复可惜的就是,先前陈子云大张旗鼓的拜访崔府,崔家的人居然没对陈子云动手。
若是崔家的主事者能够蠢一点就好了,那样自己就可以趁白袍军群龙无首,打着为陈子云报仇的旗号,攻破崔家了。
又或者,自己能够早些得到消息,派人在崔府门口狙杀陈子云,嫁祸崔家,然后接管白袍军,再为其“报仇”,最后吃掉豫章城里、包括联军在内的所有势力!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