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1],以为天下母[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4]不殆。塞其兑[5],闭其门,终身不勤[6]。开其兑,济其事[7],终身不救[8]。见小曰明,守柔曰强[9]。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10]常。
注释
[1]始:一切之始,指“道”。
[2]母:一切之本,指“道”。
[3]子:派生物,指万物。
[4]没(mo)身:终身。
[5]兑:小孔、小穴。《周易·说卦》:“兑为口。”
[6]勤:通“瘽”(qin),疾病、毛病。
[7]济其事:增加纷繁之事。济,增加。事,指引人走向不好的事。
[8]救:救治、挽救。
[9]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察微知着叫大聪明,贵弱守柔叫真刚强。
[10]习:通“袭”,沿袭、延续。
译文
万物以“道”作为开始,因此将“道”作为万物的根本。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那么也就知道了万物是由什么派生的;既然知道是“道”派生了万物,那么就要守护住万物的根本,这样它们终生才不会有危险。堵住欲望之口,闭塞名利之门,这样才不会被疾病缠身。敞开欲望之口,累增蝇营之事,如此便终生无可挽救了。能察微知着的才叫大聪明,能贵弱守柔的才叫真刚强。时时运用智慧的光芒,用以反省我们的内心,如此才不会给我们带来祸患,这就叫承袭了大道!
阐说
黄元吉 《道德经讲义》
金丹一物,岂有他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气,古人喻为真铅、为金花、为白雪、为白虎,初弦之气——种种喻名,总不外乾坤交媾之后,乾失一阳而落于坤宫,坤得此乾阳真金之性,遂实而成坎。故丹曰金者,盖自乾宫落下来的,在人身中谓之阳精。此精虽在水府,却是先天元气,可为炼丹之母。修士炼药临炉,必从水府逼出阳铅以为丹母。故曰:“一身血液总皆阴,一身阳精人不识。”此个阳精,不在内,不在外,不入六根门头,不在六尘队里,隐在形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又生生不息,是人身之真种子、大根本也。一己阴精,不得先天阳铅以为之母,则阴精易散,无由凝结为丹。是以古仙知己之阴精,难擒易失,不能为长生至宝,乃以真阴真阳,二八初弦之气,同类有情之物,烹炼鼎炉;然后先天真一之气、至阴之精,从虚极静笃、恍惚杳冥时发生出来——此丹母也,亦母气也。用阳火以迫之飞腾而上至泥丸,与久积阴业混合融化,降于上腭,化为甘露——此阴精也,亦号子气。由是降下重楼,倾在神房,饵而吞之,以温温神火,调养此先天真气与至阴之精,此即太上云“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始也母恋子而来,继也子恋母而住,终则子母和谐而相育,阴阳反覆以同归,虽没身不殆也。从此确守规中,一灵内蕴,务令内想不出,外想不入,缄口不言,六门紧闭,绵绵密密,不贰不息,勿助勿忘,有作无作,若勤不勤。如此终身,金仙证矣。否则,有济于外图,先已自丧其内宝。所谓“口开神气散,意乱火功寒”。重于外者轻于内,命宝已矣,命根何存?故终身不救也。人能塞兑闭门,宝精裕气,母气、子气合化为丹。古云:元始天王,悬一黍珠于空中,似有非有,似虚非虚,惟默识心融者乃能见之。小莫小于此丹,能见者方为明哲之士。当其阳气发生,周身酥软如绵,此至柔也。能守此至柔之气,不参一意,不加一见,久之自有浩气腾腾,凌霄贯日。故“守柔曰强”。然下手之初,神光下照于气海,继则火蒸水沸,金精焕发,如潮如火,如雾如烟,我当收视返听,护持其明,送归土釜,仍还我先天一气——小则却病延年,大则成仙证圣,身有何殃可言哉?不然,老病死苦,转眼即来,能不痛耶?要皆人自为之,非天预为限之也。夫人既不爱道,独不爱身乎?切勿自遗身殃,后悔无及。此为真常之道,惟至人能袭其常,不违其道。故日积月累,而至于神妙无方,变化莫测。语云:“有恒为作圣之基,虚心是载道之器。”人可不免乎哉?
此言真阳一气,原从受气生身之初而来。人之生,生于气,气顾不重哉?试思未生以前,难道无有此气?既死而后,未必遂灭此气。所谓先天一气,悬于太空之中,有物则气在物,无物则气还太空。天地间举凡一切有象者,皆有生灭可言。惟此气,则不生不灭,不垢不洁,不增不减,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而至妙者也,故为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之始气。学道人知得此个始气,则长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证焉。夫神仙亦无它妙,无非以此阳气留恋阴精,久久烹炼,则阴精化为阳气,阳气复还阳神,所谓“此身不是凡人身,乃是大罗天上仙”。倘若独修一物,焉得此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而极奇极变,至圣自灵者哉?故火候到时,金丹发相,自然口忘言,舌忘味,鼻忘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谓丹田有宝,自然对境忘情。此轻外者重内,守内者忘外,一定理也。然在未得丹前,又当塞兑闭门,为积精累气之功,且知小丹者为明哲,守太和者自刚强。以神入气,以气存神,忽然一粒黍珠光通法界,此即金丹焕发,大道将成之候矣。始也以神降而候气,继则气生,复用神迫之使上,驱之令归,即长生之丹得,而身何殃之有哉?是在人常常操守,源源不息,可也。
拓展阅读
王弼 《道德经注》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善始之,则善养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则可以为天下母矣。〉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塞其兑,闭其门,〈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终身不勤。〈无事永逸,故终身不勤也。〉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不闭其原,而济其事,故虽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为治之功不在大,见大不明,见小乃明。守强不强,守柔乃强也。〉用其光,〈显道以去民迷。〉复归其明,〈不明察也。〉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道之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