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有生于无
反[1]者,道之动[2];弱[3]者,道之用[4]。天下万物生于有[5],有生于无[6]。
注释
[1]反:通“返”,循环往复。
[2]动:运行的规律。
[3]弱:弱小、渺小。
[4]用:运用的法则。
[5]有:有形之道,指万物。与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意思同。(可参考第三十七章的注释[4],因为道不能直接显现,它必须通过万物作为呈现的媒介,人再借此认识“道”,而“名”就是人们为了认识“道”所创造的“符号系统”。)
[6]无:无形之道,指本源(即“道”)。与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中的“无”意思同。
译文
循环往复地运动是“道”的运行规律,而柔弱是“道”的运行法则。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之物(万物),但有形之物却产生于无形之物(道)。
阐说
黄元吉 《道德经讲义》
大道人人具足,个个圆全,又何待于复哉?不知人自有生以后,气拘欲蔽,知诱情生,斯道之为所汩没者多矣。苟非内祛诸缘,外祛诸扰,凝神调息,绝虑忘机,安得一阳发生,道气复返乎?故曰:“反者道之动。”此炼丹之始基也。迨至药已归炉,丹亦粗结,汞铅浑一,日夜内观,而金丹产焉。自此采取之后,绵绵不绝,了了常存,以谦以下,以辱以柔,就是还丹之妙用。然非但还丹当如此,自下手以至丹成,无不当冥心内运,专气致柔。盖丹乃太和一气炼成,修道者当以谦和处之。苟稍有粗毫,即动凡火,为道害矣。故曰:“弱者道之用。”天下万事万物,虽始于有形有象、有物有则,然其始不自有而肇也。圣人当大道之成,虽千变万化,无所不具,而其先必于至虚至无中采之炼之,然后大用流行,浩气充塞于两大。若非自无而炼,焉得弥纶天地,如此充周靡尽乎?故曰:“有生于无。”学人修养之要,始也;自无而有,从静笃中炼出微阳来;继也,自有而无,从蓬勃内复归于恬淡;其卒也,又自无而有,混混沌沌,人我俱忘——久之自炼出阳神三寸、丈六金身。可见有有无无,原回环不已,迭运靡穷。学者必照此行持,方无差忒。
此言金丹大道,非有他也,只是真气流行,充周一身。其静也,如渊之沉,其动也,如潮之涌。惟清修之子,冥心内照,自考自证,方能会之,非语言所能罄也。人能明得动机是我生生之本,彼长生不老之丹,岂外是乎?况人人共有之物,无异同、无欠缺。只为身动而精不生,心动而气不宁。于是乎生老病死苦,辗转不休,轮回不已。若欲脱诸一切,非先致养于静,万不能取机于动,反我生初元气。但此个动机,其势甚微,其气至嫩,稍不小心,霎时而生癸水,变经流,为后天形质之私,不可用矣。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由此一动之后,采不失时,则长生有本,大丹有根。如执所有而力行之,笃所好而固守之,虽得药有时,成丹可俟,无如冲气至和;而因此后之采取不善、烹炼不良,一团太和之气,遂被躁暴凡火伤之。道本至阳至刚,必须忍辱柔和,始克养成丹道。太上所以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之教也。然道虽有气动,犹是无中生有;有而不以弱养之,则不能返于虚无之天,道又何自而成乎?人第知一阳来复乃道之动机,而不知返本还原,有象者仍归无象——盖有象者,道之迹,无象者,道之真也。知此,则修炼不患无基矣。
拓展阅读
王弼 《道德经注》
反者,道之动;〈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柔弱同通,不可穷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