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马车前,马皇后一脸担心的说:“妙云,这一路上颠簸,你身怀六甲还是在家里休养的吧。”
徐妙云轻轻摇头,“婆婆,您跟万福去庙里为夫君祈福,作为妻子,我又如何能安心的待在家里呢?”
眼见拗不过这个儿媳,马皇后无奈地叹息一声,“唉,你那个不懂事的公公还有不争气的丈夫,好孩子,这个家真是苦了你。”
说完,马皇后一脸怜爱的抚摸着徐妙云的头,徐妙云露出微笑,回答道:“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夫君领兵在外,家里没个顶梁柱,妾身自要操持内外,唯有如此,方能让夫君没有后顾之忧。”
听到这话,马皇后感同身受地轻轻点头,说道:“自古以来,男人们打天下,最终在家里担惊受怕的,受苦受累的还是我们这些女人。”
“以前,老身对此,甘之若饴。可是经过了生死之劫,老身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天家人的眼中没有亲情之别,只有权位之分。若有来生,老身不愿嫁作帝王妇了。”
历史上的马皇后没有跨过洪武十五年的那一道坑,她在临死之前,还在想着国家社稷,还有丈夫和家人。
而现在的马皇后,看到了丈夫在步入晚年之后,开始变得残暴,为了维护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把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当成了敌人。
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信不过,对待朝中的大臣动辄打杀,稍有不顺心就要灭人的全族。
朱元璋的冷血无情,让马皇后心灰意冷。
她认识的是朱元璋,是那个裹着红头巾,永远待人真诚的朱大哥。
而不是现在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马皇后可以忍受他对残暴不仁,甚至可以原谅他的喜新厌旧。
但是马皇后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对她的儿子下手。
于是她不再去乾清宫,开始疏远昔日跟她形影不离的丈夫。
看着马皇后愁容满面,徐妙云轻声安慰道:“婆婆,等夫君回来,一切都会跟从前那样变好的。”
马皇后叹气道:“自古,天家没有骨肉之情。你夫君要是遭遇不测,你那个公公怕是连做梦都会笑醒吧。”
徐妙云不解的问:“婆婆,为何要这样说?”
马皇后说道:“要是二郎的性子跟大郎一样乖巧懂事,你公公自然不会对他吝啬自己的父爱之情,可是你夫君的性子偏偏生的跟你公公一样。”
“知子莫若母,自打他一生下来,还在襁褓之中。我就知道他不会甘于平凡,屈居于人下。”
听到这里,徐妙云满脸好奇的问:“夫君尚在襁褓中时,还不能言语。他的性子,婆婆是如何看出来的?”
马皇后轻轻摇头,无奈地说:“他连吃奶都要争第一个,就那要强的性子,我又如何看不出来呢。”
听到吃奶两个字,徐妙云闹了个大红脸。
生过两个儿子的她,自然很清楚婴儿要到一岁半和两岁才断奶。
一想到刚出生不久的丈夫和刚满一岁的兄长,挤在一起争奶吃的场面,徐妙云就感到很好笑。
怪不得以前经常听丈夫讲五个兄弟之中,他跟大哥朱标的关系最好。
两兄弟都在一起吃奶了,这个关系能不好吗?
想到这里,徐妙云的心里感慨万千,可惜现在物是人非,曾经再好的感情终究敌不过权位的诱惑。
马皇后派宫人把徐妙云先搀扶上了马车,她带着小万福刚上另一辆马车。
刚要出发,就听到一阵嘈杂之声。
“徐公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带兵擅闯坤宁宫?”
“本将军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捉拿叛逆。”
徐辉祖刚带着人来到坤宁门,就被一群侍卫持刀挡在了门外,把守坤宁宫的这群侍卫显然跟他们不是一伙的。
两伙身上相同打扮的侍卫在坤宁门前,莫名其妙的对峙了起来。
听到声音,马皇后掀开了车帘,向御者问道:“刘卿发生了何事?”
负责驾车的刘继祖之子,太仆寺丞刘英说道:“回禀娘娘,好像是魏国公的大公子带着兵要来坤宁宫拿人。”
由于宫殿里坤宁门隔的太远,刘英也没有听清那里的争吵,只能听出个大概意思。
马皇后说道:“你去问问他是奉了谁的命令?要拿何人?”
“微臣遵旨。”
刘英下了马车,将缰绳交给了宫人。
他大步流星来到坤宁门前,向着还在争吵的两方人马喊道:“娘娘有懿旨,徐将军奉的是何人之令?究竟是来坤宁宫捉拿何人?”
见到来人是义惠侯、太仆寺丞刘英,徐辉祖不敢托大,躬身一拜说道:“麻烦侯爷通禀一声,末将奉了陛下对旨意,前来捉拿叛逆吴永。”
刘英回答道:“还请徐大公子稍等片刻,我这就回禀娘娘。”
等到刘英跑回来,将徐辉祖刚才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启禀娘娘,徐大公子说他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捉拿吴公公。”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跟徐大公子一道前来的,还有乾清宫的杜公公。”
听完之后,弄清了对方的来意。
一向好脾气的马皇后忍不住骂道:“快六十岁的人,还是那个睚眦必报的德行。这个朱重八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站在一旁的宫人们倒是见怪不怪了,普天之下,只有这位娘娘敢指着皇上的鼻子骂了。
众人都不敢出声,只有坐在旁边的朱万福跟个好奇宝宝一样,睁大眼睛问道:“奶奶,什么是狗改不了吃屎?”
马皇后摸着孙女的小脑袋,说道:“你爷爷那个德行,就叫狗改不了吃屎。”
朱万福似懂非懂地点了下头,她在宫里长大,没有见过狗是怎么去吃屎的。
不过她看出来了奶奶正在气头上,小万福只能压下了心底的好奇心。
吴老太监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躬下身子对着马皇后说道:“娘娘,既然是万岁爷有口谕,那老奴还是跟着徐将军走一趟吧。”
马皇后轻轻摇头,对着刘英说道:“麻烦刘卿多跑一趟,去告诉徐辉祖,本宫的坤宁宫没有叛逆,不仅是现在没有,以后同样不会有。”
“叫他带着人给本宫滚回乾清宫去,叫他的主子永远不要再踏入坤宁宫一步。”
“微臣遵旨。”刘英叩首一拜,带着几名太监前去坤宁门前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