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楚大王在琼州的这几年,他是真的读了不少书的。
因为他此时口中说的这些百济与新罗之间发生旧事,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楚王殿下……”或许是楚王殿下的博览群书起了作用,此时大臣群中的,有一人突然开口道:“在下承认您说的……都是事实。可是国与国之间,从来都只有利益的交换,所谓立场,也因此可以随时转变……”
“你这傻子……”楚王殿下“不吃牛肉”的名声,可能真就没传到过这人耳中过:“本王这么说,只是让你们在百济国被灭国后,心里能好受点儿。怎么一个个还打算跟本王掰扯道理了呢?”
“……”在楚王殿下此言落下之后,那位名叫内佐平奇沉默了。
杀人诛心的话,他这辈子听过不少。
但是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具有杀伤力的锥心之言。
于是,内佐平奇沉默了。
而他的沉默,却换来了同僚们的觉醒。
“楚王殿下……我愿意向您投降!”此时开口的,不是旁人,而是百济的一位大将军,真允。
“很好,”楚王殿下闻言点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其他人:“你们呢,是打算做百济的亡国之臣,还是做大唐的忠心臣子?”
“……”又是一阵沉默过后。
“我等愿意做大唐的忠臣!”内佐平奇作为贵族们的代表,他敏锐地察觉到楚王殿下眼中的耐心正在逐渐消失,于是他赶忙俯首,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忠心。
而楚王殿下对此也很满意:不错,此人本王必杀之!
因为在此人表态之后,剩下的百济大臣几乎全都跟随他的举动,纷纷向楚王殿下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而楚王殿下这些人的表态,亦是照单全收。
随后,他让内佐平奇和真允留下,至于其他大臣们,则被他安排出宫安抚城内百姓。
甚至临了楚王殿下还放出话来:从今往后,百济会成为大唐的州县,所以百济百姓,自此就成大唐的百姓。
“内佐平奇,本王命你派人统计这些死伤将士的籍贯,本王要对这些将士及其家属进行抚恤。”百济王宫的大殿之上,楚王殿下背负双手,对在他身边垂手而立的内佐平奇朗声道:“至于这抚恤金……暂时就从国库里出,你不用替本王节省,出手大方点儿,明白么?”
“是……”内佐平奇也不知道说啥了——他也不懂为啥动用国库的钱,却和“为楚王殿下节省”扯上了关系。
“以后答话,要说‘唯’。”王玄策因为要在城门布防,所以眼下并不在王宫,于是王含章便就此挑上了“心腹谋士”的重担。
“唯……”内佐平奇学得还挺快。
“行了,去吧。”楚王殿下发现这货老实巴交起来还真的是让人觉得人畜无害。
“那楚王殿下,臣这便去了。”内佐平奇只觉得此次能逃出生天,当真是上苍保佑。
而在他离开后。
一旁的百济大将真允却突然低声对楚王殿下说道:“殿下,内佐平奇此人狡诈如狐,您不得不防啊……”
“真的么?”楚王殿下闻言眨了眨眼睛:“那么真允将军有何妙计?”
“臣愿意替您盯着他!”真允见楚王殿下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赶忙道:“只要殿下愿意信任臣……”
“本王当然信任你。”楚王殿下觉得这货挺有意思:“真允将军,那就劳烦你替本王好好盯着他,一旦发现什么异常,就遣人通知本王,本王一律重重有赏!”
“殿下!”真允听闻楚王殿下此言,当即俯身拜倒在地:“臣愿为楚王殿下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如此,甚好!”
片刻之后。
待“蹈火哥”真允离去后,王含章在思考片刻后,缓缓对自家家主说道:“殿下,臣不明白……”
“不明白为啥本王要这么费劲吧啦的笼络人心是吧?”正在打量殿内装饰的楚王殿下闻言笑了笑:“那含章……你觉得本王这么干是想做什么?”
“殿下准备固守百济王都?吸引各地勤王的兵马,为陛下那边减轻压力?”王含章闻言不禁皱起眉头:“殿下,我们人手不够……况且这里是百济王都……到时候人家里应外合,我们——”
“含章啊,你小子咋这么不开窍呢?”楚王殿下闻言叹了一口气,正好,此时张镇玄端了一碗肉粥走了进来:“殿下,用膳吧,这粥臣亲自熬得,也验过毒……”
“镇玄,有心了。”楚王殿下见状对张镇玄温和笑道:“你说你咋就不能是女子呢……”
“咳咳……”尽管和楚王殿下相处久了,知道对方并不是……但是张镇玄再次听到这样的感慨时,也不由有些哭笑不得:“殿下,您这话说的……要不我回头问问我爹?看他下山游历的那些年里——”
“——唉!”楚王殿下闻言赶忙摆手道:“在当逆子这种事情上,你还是少学我!”
“哈……好。”张镇玄闻言也不再多说,只是将肉粥递给楚王殿下。
“含章啊,咱们继续刚才的话题。”楚王殿下接过肉粥,饮了一口,随后才对王含章缓缓开口道:“本王之所以搞得这么复杂,其实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相信,本王所接到的任务,就是攻下百济王都,然后死守此地。
至于杀死百济王父子……”楚王殿下说到这,突然笑道:“你们说,这百济的各路诸侯,他们之间会不会也生出个‘先入慰礼城者,为新任百济王’的典故?”
“……”楚王殿下此言一出,王含章和张镇玄顿时呆住了。
不是……还能这么玩儿?!
“百济和高句丽互相防备多年,他们两国边境线上的城市,一个个跟碉堡似的——本王没兴趣这么一点儿一点儿的推过去,黑火药虽然厉害,也经不起这么造。
而攻城战,本王这么点儿精锐,耗不起也不划算。
所以本王的想法就是,营造本王要死守百济城的假象。等那些手里有兵的封疆大吏和大将军们,带着兵马向王都而来时,本王再北方——期间谁遇到本王,谁就要倒霉。
而本王也能花费最小的代价,进入高句丽。
到那时……这场大战,才算真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