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征之日愈发临近,朱雄英心中对军备的考量也愈发紧迫。
在出征前夜的前几日,他特意抽出时间,前往工部,一心看一下燧发枪生产的进度。
工部衙门内,一片忙碌景象。
工匠们各司其职,炉火熊熊燃烧,捶打之声不绝于耳。
朱雄英身着便服,大步踏入,工部尚书秦逵早已在此等候,见朱雄英到来,急忙上前跪地行礼:“微臣拜见皇太孙殿下。”
朱雄英微微抬手示意秦逵起身,目光急切地扫向四周,问道:“秦尚书,本王交代的燧发枪打造得如何了?”
秦逵恭敬地回道:“殿下,燧发枪的打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按时交付不是问题。”
朱雄英走进工坊,仔细观察着正在打造的燧发枪。
朱雄英伸手拿起一支半成品,细细端详,手指轻轻抚摸着枪身,感受着那冰冷而坚实的触感。
“这燧发枪,关乎此次出征的伤亡,能用子弹解决的问题,孤不想让我大明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 朱雄英沉声道:
秦逵抱了抱拳,回道:“殿下放心,这事情臣一直全力盯着,必不误事,误事您可以摘掉臣的脑袋。”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嗯,很好,记得,打造好三千支之后,马不停蹄地把燧发枪送往居庸关,切记居庸关、速度要快,不能误事。”
秦逵连忙应道:“殿下放心,微臣定会亲自督促,保证按时将三千支燧发枪送达居庸关。”
秦逵领命后,朱雄英又在工坊内四处查看,不时询问工匠们一些技术问题。
离开工部时,朱雄英再次对秦逵叮嘱道:“秦尚书,此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若能按时、按质完成,本王定有重赏;若有延误,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秦逵跪地叩首,神色坚定:“殿下放心,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殿下所托。”
而后时间就来到了出征前夜,东宫之中一片静谧,唯有朱雄英的寝殿内还亮着昏黄的烛光。朱雄英坐在床边,神色疲惫而凝重。最近可把他忙坏了。
小菊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端着一杯茶。见朱雄英如此模样,她心中满是心疼:“殿下,休息一下,喝杯茶,小菊给你按摩按摩。”
朱雄英抬起头,接过茶,抿一口,温度刚刚好,旋即一饮而尽。
小菊轻柔地站到朱雄英身后,开始为他按摩。她手法娴熟,指尖在朱雄英紧绷的肩头缓缓按压,试图驱散他周身的疲惫。
朱雄英感受小菊轻柔的按摩及某个大伊万的柔软,心中一片荡漾,
按了一会儿,小菊又来到前面给朱雄英捏捏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驱散朱雄英的疲惫。
\"殿下在想什么?\" 小菊见朱雄英似乎有些落寞,问道:
\"明日孤就要离开应天了。\" 他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沙哑,\"此去关山万里,孤也没有十足把握......\"
(此时当有画外音,劳资就是LSp,想什么还用直说?)
小菊听了,似乎对于朱雄英的落寞有些心疼,突然用温软的唇堵住他的话语。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触碰他,带着少女体香的舌尖掠过他紧抿的唇线,两人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情欲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爬升。而后就是一夜春色……
翌日清晨,天刚微微亮……
小菊已早早起身,精心为朱雄英准备出征的衣物。她小心翼翼地捧出那件象征太子的朝服。
小菊将朝服展开,轻轻为朱雄英穿上。
“殿下,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奴婢盼着您平安归来。” 小菊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虽身为侍女,但是依旧如同妻子对远行丈夫的牵挂。
朱雄英心中颇为感动,看着小菊,认真地说道:“小菊,等本王回来,娶了太孙妃后,便册封你为良娣。”
小菊眼中闪烁着泪光,微微点头,说道:“殿下,奴婢不求名分,只求您平安。”
穿戴整齐后,朱雄英招呼傅让与一众亲卫,离开东宫。
城门外,七万精锐早已列阵等候。他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整齐地排列着,犹如钢铁长城。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绣着 “明” 字,彰显着大明军队的威严。
朱雄英来到点将台,台下的将士们见他到来,立刻齐声高呼:“皇太孙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响彻云霄,气势磅礴。
朱雄英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豪情万丈,心里嘀咕:“难怪现在经常搞阅兵式……他们的快乐,我感受到了。”
“众将士听令!” 朱雄英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鞑靼屡次进犯我大明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百姓生灵涂炭。孤将亲率大军出征,主动攻击鞑靼,把战火烧在国门外,还百姓一片安宁!”
“不破鞑靼,誓不还朝!” 将士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
“此次出征,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孤同你们一起,你们吃苦,孤也吃苦,孤与你们同在,孤将与诸位将士同生死,共进退!”
朱雄英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将士,他们的士气愈发高涨。“愿为殿下效命,万死不辞!” 将士们的声音如同滚滚雷声,震撼着大地。
此时,城墙上,朱元璋正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大孙意气风发的样子。“这孩子,终于长大了,有了担当。”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
他深知,此次出征对朱雄英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蓝玉站在朱元璋身旁,看着朱雄英,眼中也满是赞赏:“殿下英武不凡,此次出征,定能凯旋而归。”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希望如此。蓝小二,咱大孙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蓝玉抱拳行礼,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而后,蓝玉便走下了城墙,向着城外的大军走去。
在城墙的另一侧,徐妙锦身着素色罗裙,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朱雄英的身影。
她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牵挂。
虽未言语,但她的嘴唇微微颤动,默默为朱雄英祈祷着平安归来。
她看着朱雄英站在点将台上,意气风发地训话,心中既为他的风采所倾倒,又为他即将面临的危险而揪心。她深知战场的残酷,可她只能站在这里,用自己的方式,为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朱雄英在点将台上,誓师完毕,翻身上马,手持长枪,指向北方。“出发!”
他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北方进发。
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激昂的战歌。
朱元璋望着远去的大军,久久伫立在城墙上。
而朱雄英,骑在马上,心中充满了斗志。心中默默嘀咕:果然,军队不仅仅能激起家国情怀,也能锻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