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坐在椅子上,心中盘算着,有了这笔银子,这次对鞑靼的军饷就有了……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东宫文华殿络绎不绝。
朱雄英每日端坐殿内,神色既欣喜又难过,喜的是有这么多的银子,难过的是有这么多的银子。
看着那些曾贪污腐败的官员们,一个个满脸惶恐地走进来,奉上他们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华殿内的银子越来越多。
负责统计的官员们忙得不可开交,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
到了第三天傍晚,初步估算,这些贪官认赔的银子竟超过了一千万两。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心中暗自思忖:“这些银子,不仅仅够这次开销了,国库也能充盈一点。”
“来人,将这些银子仔细清点,造册登记后,即刻送往太祖皇帝处,由爷爷定夺如何使用。”朱雄英扬声吩咐道。
手下人领命,立刻着手安排搬运银子,一时间,文华殿外一片忙碌,一箱箱银子和银票被抬上马车,浩浩荡荡地朝着朱元璋所在的宫殿驶去。
处理完银子的事情,朱雄英一刻也没有耽搁,立刻派人去请蓝玉。
不多时,蓝玉大步走进文华殿。
见到朱雄英,蓝玉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蓝玉拜见殿下。”
朱雄英连忙起身,亲自将蓝玉扶起,说道:“舅姥爷不必多礼。如今战事在即,孤今日找你来,是想与你商定出征之事。孤打算三日后便出征,不知将军那边兵马都准备得如何了?打算带哪些兵马出征?”
蓝玉站起身来,神色严肃,朗声道:“回殿下,兵马之事,皇爷已经帮末将选好了。末将此番出征,将带领金吾卫前后左右卫,羽林前后左右卫,府军左右卫加上武骧左右卫,共计六万人马。这些可都是我大明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朱雄英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爷爷这是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给我了,他自己的精锐剩下的也不多了。那孤这边,打算亲自带着神机营,再加上孤的亲卫和徐达将军留下的亲卫,大约一万人马。如此算来,此次出征,我们共有约七万精锐。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
蓝玉听闻,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殿下,有如此精锐之师,末将相信,此番出征,定能将鞑靼屎都打出来。”
朱雄英目光坚定,说道:“舅姥爷,在行军途中,军纪要严格,不得扰民。若有违反军纪者,军法处置。”
蓝玉抱拳应道:“殿下放心,安排的妥妥的。”
朱雄英走到地图前,让蓝玉也靠近些,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说道:“我们的大军先从应天府出发,过淮安,山东北上,经过北平,最终抵达居庸关修整。居庸关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修整,既能让将士们恢复体力,又可依据形势,对后续作战计划做出调整。”
蓝玉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钦佩:“殿下真的没上过战场?对于线路怎会如此熟悉?”
朱雄英白了蓝玉一眼说道:“这个就叫做天赋。这次对鞑靼作战,孤才是指挥,舅姥爷帮我压阵。等到达居庸关,孤在告诉舅姥爷我打算如何打这场仗。”
其实朱雄英在心里嘀咕:“这在后世的华夏,可能就是基操勿6。”
蓝玉:“行,本来舅姥爷就是压阵的,此次仗如何打,看你们年轻人操作。”
朱雄英道:“舅老爷,此次出征,后勤补给至关重要。你空了再去跑一趟户部、工部、兵部、就说孤说的,必须确保粮草、兵器等物资能够及时供应。同时,还要安排好斥候,随时侦查鞑靼的动向,不得有误。”
蓝玉抱拳领命:“末将明白,但是,雄英啊,其实那几个部门无需去,这些事陛下盯着呢,毕竟此次是你出征,谁要是有问题怕是十族都不够杀的。”
后面又商量了一些出征的各项事宜,蓝玉告辞离去。
朱雄英又唤来自己的亲卫统领傅让,说道:“你即刻去神机营,传达孤的命令,让神机营的将士们加紧训练,三日后出征,你也要跟随我一起出征,家里交给郭镇就行了。”
傅让领命而去。朱雄英在文华殿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出征前还需准备的事项。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宫殿内,看着朱雄英送来的银子,心里美滋滋。
他深知,这个孙儿在赚钱的天赋上,比他强了不止一筹。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偶尔犯懒……”朱元璋喃喃自语道。
朱元璋也在密切关注着出征的筹备情况。
他知道,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抗击鞑靼,更是为了锻炼朱雄英,让他在战场上积累经验,树立威望。
而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百姓们也听闻了皇太孙即将出征北征鞑靼的消息。
“皇太孙殿下英明神武,此次出征,定能将鞑靼打得落花流水,还我们边境安宁。”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满脸期待地说道。
“是啊,有皇太孙殿下带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旁边的一位年轻人附和道。
这阵风,也不知道是谁在推波助澜,不过,对于朱雄英是个好事,只要胜利,他的威望将会达到空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