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了点头:“爷爷只有一个要求,无论如何留他们一条命。”
朱雄英耸了耸肩:“成成成,孙儿答应爷爷还不行嘛……就算他们造反,孙儿也给他们留条命!”
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那不行,一切咱大孙的安全为主,如果威胁到你的安全,杀了就是。”
朱雄英:“……”
“好了大孙,难得来一趟,帮爷爷处理处理奏折吧。”
朱雄英:“……”
朱雄英心想,合着受苦的是我呗!不过,他可不敢这么说,满脸堆笑说道:“爷爷,能不能不批奏折?”
朱元璋瞪大双眼,顺势脱下鞋子拿在手中,问朱雄英:“是面对奏折还是面对鞋底?”
朱雄英无奈道:“爷爷,孙儿突然想明白了,孙儿爱看奏折。”
朱元璋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鞋底,穿上鞋子,眼神中透着几分狡黠:“好,那今天就让你试试批奏折。可是要记住,大孙啊,批奏折可是件讲究功夫的事,你可得用点心。”
朱雄英心里一阵翻白眼,面上却依旧笑得恭敬:“是是是,爷爷,孙儿一定用心。”
朱元璋哈哈一笑,“来,给你这一堆。”他从桌上一挥,堆满了厚厚一叠奏折,递给朱雄英。
朱雄英一看,心里顿时有些头大,这些奏折厚得像山一样,似乎没有一张薄的。朱雄英接过奏折,差点没把自己压个趴下,勉强坐正后,他翻开了第一页,随手开始看起来。
“爷爷……”他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无奈,“这奏折,这洋洋洒洒几千字,怎么全是些废话?”
朱元璋瞪大眼睛:“废话?奏折怎么能是废话?”
朱雄英翻着奏折,嘴角露出一丝苦笑:“爷爷,您看——”他指着奏折上的一段话,“这写的都是些空话,诸如‘国家昌盛,太平盛世,天子万岁’之类的,哪有什么实质内容?奏折本来应该简洁明了,说明事情就行了,结果全是些空洞的夸词。文人就是喜欢咬文爵字。”
朱雄英贱兮兮的对着朱元璋继续说道:“难道爷爷你喜欢听这些引进据点,各种文绉绉的空话?还是喜欢看到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摇了摇头:“屁呢。咱最讨厌这些文人咬文爵字了,但是咱也没太好的办法,皇家的威严还是要顾及的。”
朱雄英继续翻阅,发现这篇奏折还真是冗长——好一会儿才开始讲正事,且写得一团乱,简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爷爷,这奏折,写得像是要给朝廷做报告,越是说得琐碎,越是让人懒得看。”他翻到下一篇,又是一样的情况。
朱元璋也开始不满地皱了皱眉:“文人啊,就是看不起咱泥腿子出身,空话多。不堆砌点华丽的辞藻好像说明不了他们的文化一样。”
朱雄英叹了口气:“爷爷,这样批下去,孙儿怕是脑袋都要大了。这些奏折,太长,没完没了。才看到一堆废话,等到了最后才知道是什么事。”
朱雄英继续说道:“写奏折本来就是要精简的。一个好的奏折,应该能够在短短几句之间,让人一眼看清楚事情的重点,孤哪有时间听他们扯犊子。”
“嗯,你这番话我倒是认同。”朱元璋思索片刻,转头望向朱雄英,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大孙啊,你这样想,才像个太孙。不仅知道如何统领大局,也能在琐碎的事中找到解决之道。奏折的事太过冗长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定。”
朱雄英心头一动,便有了想法:“爷爷,以后所有奏折需要有‘三句话’原则,第一句说问题,第二句说方法,第三句说后果,第一页见不到三句话可以直接拉过来打十大板,能不能解决?”
朱元璋点了点头,满脸赞许:“这主意不错。这样一来,文官们写奏折就不得不精炼,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堆废话。也能让你大孙得心应手,处理朝政不会浪费时间。”
朱雄英笑了:“那就这么定了!‘三句话’原则,从明日起开始执行。”
“好!”朱元璋乐得合不拢嘴,“这才是做事的样子。以后朝堂上看奏折,谁敢写冗长的,咱就叫他‘废话连篇’!”
“不过,爷爷,既然我们都这么定了,明日你下个旨意,把这些规矩定下来,让大臣们都知道?”
朱元璋哈哈一笑:“当然可以。明日一早就颁布下去,朝廷上下都得遵守。以后,奏折要简洁,要有效!大孙,你可不能心软,文官们再怎么抱怨也得忍着!”
朱雄英一拍胸脯:“以后谁再敢写废话,我就让锦衣卫把他们拉过来当众打板子。”
“哈哈,好好好!”朱元璋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这才是我大孙!以后朝堂上,谁敢给我写废话,咱就打他们板子!”
朱雄英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写奏折的人真是自作自受。”
朱雄英有想到了历史上谁缩减所有人奏折纸张的使用,于是对着朱元璋继续道:“爷爷,孙儿还有一个好主意!您要不要听听?”
朱元璋听到这个话,顿时来了兴趣:“是馊主意吧!不过爷爷爱听。”
朱雄英嘻嘻道:“嘿嘿,还真的是馊主意,爷爷,这个坏人可能还是要你来当。”
朱元璋白了朱雄英一眼继续道:“成成成,坏人爷爷当,你把你的馊主意说出来吧。”
朱雄英坏坏道:“下个月开始,所有人的纸张供应全部减半。让他们不得不精简奏折内容。嘿嘿!”
朱元璋乐的合不拢嘴:“大孙,你是真够损的,不过,爷爷喜欢,这样还能节省点开支,真是一个好办法。爷爷明天就办。”
朱雄英:“那今天的奏折?”
朱元璋板着个脸:“肯定是你批完。”
朱雄英马上嘴里骂骂咧咧的,顶着一堆废话处理奏折,不时在奏折上划出几道红线,标记出那些冗余的部分,留下最为关键的信息,然后留下自己的处理意见。
一下午,朱雄英被当做驴使了……
朱元璋查阅了朱雄英批阅的奏折,相当满意。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雄英处理完最后一叠奏折,终于松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神情显得有些疲惫。他微微闭上眼睛,额头上渗出几丝细汗,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手指无力地搭在桌边,心中不禁感慨:“这文官们,真tmd不当人…比作者还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