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了盐铁之利这块“肥肉”后,我便立刻着手,将脑中那些零散的想法,系统性地整理、细化,最终凝聚成一份比《徐州屯田策》更加大胆、也更加周密的计划——《徐州盐铁专营策》。
我知道,这份策论一旦呈上,必将再次在徐州官场掀起轩然大波。
它所要挑战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格局,更是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和传统观念。
因此,这份策论的撰写,必须比上次更加谨慎,逻辑更加严密,措施更加具体,并且……要为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
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摇曳的灯火,铺开竹简,反复推敲着每一个字眼。
首先,是明确“专营”的核心原则与目标。
我开宗明义地指出:盐铁乃国之重器,民生所系,军备所依。值此乱世,强敌环伺,府库空虚之际,若不将此二项利源牢牢掌控于官府手中,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则徐州无以图强,主公大业难成!故,实行盐铁专营,乃是开源节流、强兵富民、巩固统治之必然选择!
其核心目标有三:
增加财政收入: 将盐铁之利收归官府,充实府库,支撑军政开支。
保障军需民生: 优先满足军队对铁器的需求,并稳定盐价,保障百姓基本生活。
削弱豪强势力: 打破地方豪强对盐铁的垄断,削弱其经济基础和地方影响力,加强州府权威。
其次,是设计具体的专营实施方案。这部分是策论的核心,也是最考验智慧和务实精神的地方。
我根据盐和铁的不同特性,分别设计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关于盐业专营:
生产环节:官督民产\/官设盐场。 对于徐州境内(主要是东海郡)现有的盐场,设立盐官进行监督管理。承认盐户的生产自主权,但官府统一收购全部合格的食盐,并给予盐户合理且稳定的收购价格(略高于市场价,以争取盐户支持,打击私盐贩子的生存空间)。同时,对于一些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区域,可以考虑设立官营盐场,采用更先进的晒盐或煮盐技术(如果我能提供的话),提高产量和质量。
销售环节:官收官销为主,盐引为辅。 官府设立专门的盐务署(或并入盐铁司),负责食盐的统一储存、运输和销售。在各郡县设立官盐铺,以相对平稳的价格(略低于之前被豪强垄断时的价格,但仍能保证足够利润)向百姓出售食盐。严厉打击一切形式的私人贩盐活动!
引入“盐引”制度(试点): 为了提高长途贩运的效率,并争取部分大商人的支持(特别是糜家),可以考虑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试点推行“盐引”制度。
由官府限量、限区域、限时效地发放需要缴纳重税的“盐引”,允许持有盐引的、信誉良好的大商行(初期可能仅限糜家等少数几家)从官府仓库批发食盐,并贩运到指定的、官府力量难以完全覆盖的偏远地区或邻近州郡销售。
但其销售价格和区域必须受到官府的严格监督和限制,防止其囤积居奇或冲击官盐市场。
关于铁业专营:
控制源头:矿源与冶炼。
这是铁业专营的关键!必须将州内主要的铁矿资源收归官有(对于已有的私矿,可以采取赎买、入股或者强制征用的方式)。同时,建立大型的官营冶铁作坊,采用最先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我可以提供一些改良建议,比如改进鼓风炉、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等),集中生产优质的铁料(生铁、熟铁、钢材)。对于现有的私营冶铁作坊,则实行极其严格的登记和监管制度,限制其生产规模和产品流向。
分配使用的优先级:军需第一!
官营作坊生产出的铁料和钢材,第一优先用于打造军队所需的兵器(刀枪剑戟、箭头)、铠甲、以及战车马具等。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和领用制度,确保军需得到充分保障。保障农用,
限制民用: 第二优先用于制造关键的农具(如犁铧、耧车部件、镰刀、锄头等),由官府统一调配,平价或租借给屯田军民使用,以促进农业生产。对于普通的民用铁器(如菜刀、锅铲、铁钉等),可以允许有资质的私营铁匠铺在官府监督下生产和销售,但严禁民间私藏大量铁料和私自铸造兵器、铠甲! 违者以谋逆论处!
再次,是制定严密的配套保障措施。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组建一个统一的、权责分明的“徐州盐铁司”,由我亲自(或委派最得力、最廉洁的副手)负责,下设盐务、铁政、稽查等部门,垂直管理全州的盐铁事务,减少地方干扰。
制定严刑峻法: 颁布严厉的《盐铁专营条例》,明确规定走私贩运私盐、私自开矿冶铁、私藏或私铸兵器的行为皆为重罪,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甚至可以设立专门的“盐铁稽查队”(由忠诚可靠的士兵组成),负责巡查市场,打击违法行为。
建立高效运输仓储: 利用徐州的水陆交通网络,建立起一套高效、安全的盐铁运输和仓储体系。这需要与糜家的商队进行深度合作。
培养专业人才: 招募和培养一批懂得盐业生产、冶铁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盐铁司和各地的官营作坊、盐场中去。
最后,是预判风险,留有余地。
我在策论的最后,也坦诚地指出了推行此策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豪强反扑、官吏贪腐、技术难题、初期投入巨大等),并建议主公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选择部分地区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同时,要做好充分的应对预案,一旦遭遇强烈反弹,也要有回旋的余地,避免操之过急,导致全盘皆输。
这份《徐州盐铁专营策》,与其说是一份经济改革方案,不如说是一份向徐州本土豪强势力全面宣战的檄文!
它更加大胆,更加激进,也更加危险!
我仔细地将每一个字句都斟酌完毕,将竹简小心地卷好。我知道,这份策论一旦呈上,必将引来惊涛骇浪!
等待我的,将是比推行屯田时更加猛烈百倍的攻击和挑战!
但我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为了解决徐州的财政困境,为了给刘备打造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为了削弱那些阻碍进步的地方势力,也为了……实现我心中那个关于“强国富民”的蓝图,这一步,我必须迈出去!
盐铁之利,这块最肥美也最烫手的山芋,我,陆昭,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