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淡然一笑:“这是改进过的火炮,威力大,造起来简单,用起来也很方便。它能跟着大军跑,所以特别灵活。”
“咱们先感受下威力。”
朱雄英挥了挥手:“准备!”
“发射!”
“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全场。
千门火炮齐射,五千米外的地面上瞬间爆裂开来。
那种地动山摇的场景,吓得朱棣头皮发麻。
要是开战前遇到这样的炮击,对任何部队来说都是灾难。
但真正让人惊讶的不是这个。
而是火炮的射程。
朱棣当然知道火炮有多厉害,可……
朱雄英指着远处那门巨大的炮对朱棣说道:“这种炮算中型,直径五米。要是上千门一起开火,能把应天府城墙打得稀巴烂,还能瞄准特定目标。”
朱棣瞪着眼睛瞧着,心里直打鼓。
朱雄英又摆摆手,示意停火。然后远处中央军把一根大木柱竖起来当靶子。调整好炮位后,炮手瞄了瞄位置,炮弹呼啸而出,几里外的木柱瞬间被炸得粉碎。
朱棣惊得从椅子上蹦起来:“这么远还能打那么准?”
朱雄英笑呵呵地说:“其实很简单,调整好角度和距离就行。以后教你,咱们接着看别的。”
朱雄英挥挥手,校场上的兵全撤了。
朱棣纳闷:“不是说继续吗?”话音未落,头顶突然黑压压一片,好像有什么东西挡住了太阳。
朱棣抬头一看,差点没喊出来。天上居然漂浮着一个大家伙!
“这是什么玩意?”
朱雄英慢悠悠地说:“叫飞艇,能载人飞天,人在高处能看清下面一切,还能往地面丢炸弹。”
朱棣听得目瞪口呆:“这玩意太厉害了吧!”
朱雄英继续解释:“只要没人能造出同样能飞的东西,这就是无敌的。它能飞到几千米高,箭也射不着,炮也打不到。”
朱棣张大嘴:“真神了。”
朱雄英又说:“飞艇还可以装上近战武器,比如专门炸人的,或者那种射速快的迅雷机枪,一分钟能连射上百发子弹。还有小型虎蹲炮,轻巧方便,一个人就能扛着跑。”
朱棣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激动不已。朱雄英所说的这些武器,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强大的东西没有展示。而且除了武器,朱雄英还有很多治理国家、发展民生的办法。
朱棣对朱雄英的话深信不疑。燧发枪、高射炮、飞艇这些东西就足以证明很多东西。
朱棣问:“你是不是想用这些东西跟我做交易?”
朱雄英笑着说:“这不好吗?你不是一直想达成皇爷爷的愿望吗?这些东西不正是你需要的吗?”
朱棣点点头:“确实,这些东西很棒,好到让我无法拒绝。”
“但既然是交易,我总得付出点什么吧?你到底想要什么?”
朱雄英直截了当地说:“我要你们世界的武功秘籍,尤其是那种特别厉害的,比如道心种魔功法、覆雨剑法、不死法印、慈航剑典、天魔策、战神图录。你们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还有天材地宝,特别是万年的,皇祖母的病可能需要这些来治好,你能给我我就收。”
朱棣听了这话,倒吸一口凉气:“你什么都敢要!道心种魔功法可是魔门的至高功法,我还想学呢,别人会给你吗?覆雨剑法是浪翻云的绝技,慈航剑典更是慈航静斋的宝贝。
不死法印是密宗的绝学,天魔策和战神图录更是人人觊觎的东西。至于万年的天材地宝?你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大侄子,你能不能提点现实的?虽然你说的火器、火炮、飞艇很吸引人,但这些东西对付庞斑、浪翻云这样的人有用吗?他们会站在那里让你用火铳大炮轰吗?”
朱棣的话刚说完,朱雄英就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夸张,像庞斑、浪翻云这样的绝顶高手,真要是动手,说不定真的能在千军万马中取人性命。
朱雄英赶忙改口说:“我不是非得那些秘籍,只是希望有最好条件罢了。”他又补充,“如果实在不行,我也不会勉强,退而求其次就行。”
接着他说:“只要不是特别普通的武功秘籍,有一本我就要一本。至于交换,可以根据秘籍的强弱来谈。”
他举例道:“比如那种道心种魔级别的秘籍,我可以给你们一百艘飞艇和十艘铁甲战舰。”
普通一点的秘籍,他则提出可以用一百把燧发枪来换,或者一门重型火炮。
朱棣听后皱了皱眉,问他:“你到底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秘籍?”
朱雄英解释道,练武需要天赋和根基,普通人就算学武也不一定能成事,反而可能惹上江湖恩怨。
而且朱雄英身为皇帝,错过最佳练武年龄,除非能找到长生诀那样逆天的东西,否则很难有所成就。
朱棣突然明白了什么,说道:“原来如此,你们那个世界缺少高手,我看整个皇宫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他还说,皇宫看起来秩序井然,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就是少了真正的高手。
朱雄英没有否认,只是笑着说:“燕王看得很准,我们那个世界确实没什么高手,不然也不会把火器研究得那么深入了。”
朱棣思考了一下,问:“你想要秘籍的事倒也不是做不到,虽然顶尖的很难弄到,但中上等的应该不成问题。”他又问:“你真的确定要这些秘籍吗?”
朱棣提醒道:“要是这些秘籍只给你皇宫里的人用还行,要是流出去,可能会培养出不受控制的强大高手。像庞斑、浪翻云那样的人物,你愿意看到他们出现在你的世界吗?”
朱棣继续说:“我知道你的火器很厉害,但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也许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他认为,没有武功高手的存在对他们的世界反而是件好事。“
儒者以文乱法,侠客以武犯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朱棣那边,朝廷根本管不了江湖上的事。
朱雄英听完,依旧带着笑意回答:“燕王说得有理,或许没有高手真是个好选择。”
江湖上每天都有人因为争斗而死,轻则街上暴毙,重则全家被灭。你觉得这样好吗?
朱雄英听了,点点头说:“这确实不好。”
但他接着又说:“我想让大家都能学武,从小就开始教他们习武,还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忠君爱国,学武是为了报效国家。”
朱棣听了这话,愣了一下:“什么?让所有人都学武?”
朱雄英点点头:“没错,这样既能增强百姓体质,又能消除江湖纷争,还能把大家都变成战士。不过现在只是开始,要实现还需要时间。”
朱棣叹了口气,苦笑:“我真是低估你了,你的胆识确实不是普通人能有的,难怪父皇选中你做皇帝。相比之下,朱允炆就差得太远了。”
朱雄英笑着回答:“王爷要是愿意,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对国家来说一定利大于弊。”
朱棣摇摇头:“我也想,但条件不允许。我的情况和你不一样,那边已经有了江湖,还有好多历史悠久的门派。要是我也推行全民习武,那些千年大派比如魔门、慈航静斋要是插手进来,对我们来说可就麻烦了,反而会让这些势力更强。”
朱雄英想想,确实是这样。朱棣那边的情况的确特殊,魔门和慈航静斋都存在了几千年,根基深厚得很。每次天下大乱,总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除此之外,还有道门和佛门,这些派系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表面看起来平常,其实不可小觑。
“说得对,当我没说吧,毕竟你那边的事情你最清楚。”
朱棣沉思了一会说道:“好,火器枪炮换秘籍的事我肯定干,这买卖不吃亏。至于那些珍贵的药材,要是我能找到,我会主动送给你,算是我对皇祖母的一点心意。”
朱雄英听完点点头,没说什么。他知道朱棣对皇祖母是很上心的,可能是在另一个世界留下的遗憾,都在这个世界的皇祖母身上得到了弥补。
朱雄英还能说什么呢?他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当朱雄英和朱棣回到御书房的时候,朱允炆已经换上了便服,在御书房里跪着。
朱元璋仍然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章,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
朱元璋听到他们的脚步声,这才放下奏章,平静地说:“回来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回来了,皇爷爷。”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朱棣,问道:“谈得怎么样?具体情况你应该知道了吧?”
朱棣点点头,拱手说道:“父皇,我知道了。不管在哪里,您永远是我的父皇。”
“在路上我已经跟大侄子说清楚了,交易的事他也告诉我了。等我回去准备一下,就能开始交易了。”
朱元璋听完点点头,然后拿起桌上的一份写好的奏章递给朱棣:“拿着这份诏书,有了它,你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那边的大明皇帝,再也不会有人说你是反叛者。”
朱允炆刚想开口争辩几句,可是一看到朱元璋冷冰冰的表情,吓得立刻把话咽了回去。
朱元璋微微点头:“去扶桑养老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算是便宜这小子了。”
“让他在那里娶妻生子,安稳地度过下半生吧。”
就这样,朱允炆的去向被朱雄英和朱元璋定了下来。
朱允炆只能垂头丧气地接受现实,连反抗的话都不敢说出来。
朱棣看到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认为这样安排挺好。
其实,朱棣也不想伤害自己的亲人。既然有这么一个好办法,他当然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