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小将军卫秉秩,开国大将卫家年轻一辈最具将才之能的人,五年前在军中便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将军,竹荣来袭,卫秉秩也在出征之列。
只是,卫秉秩出征后一年,卫家在朝中便出了事。皇帝的禁卫在卫家搜出了大量与石槐往来的书信以及和石槐太子交易泄露金安军中部署细节的证据。
铁证如山,皇帝大怒,卫家抄家下狱。
那时,卫秉秩在前线征战,多次大败敌军,战功卓着,捷报常传回京城。
皇帝知道卫秉秩暂不可动,故而向前线的卫秉秩瞒下了卫家的消息,也并未召卫秉秩回朝。
牢里的卫家人每月写好家书准时送到皇帝手上,经皇帝亲自查验后再送往边关。
两月后,卫秉秩收到家书时,隐约发现了异常。
字迹还是他父亲的字迹,可是从这书信上字的形态来看,他父亲写这信时像是有些费劲拿不稳笔。
卫秉秩不太放心,遣了自己的两个暗卫一前一后暗中回京。
又过了一月,家书如期而至,但暗卫却杳无音信。再过了半月,暗卫仍旧是毫无音信。
当夜,竹荣夜袭,卫秉秩心神不定之时,不慎被敌将所伤。
也是这夜,卫秉秩收到了暗卫传回的消息,但只有信,两个暗卫并未赶回边关。
卫秉秩还未看信便确定,卫家出事了。因为他派出暗卫时便有过吩咐,若卫家当真有事,让他们留在京中,想法子护一护卫家的人,不必再回边关。
卫秉秩展信后,知晓了卫家发生的所有事情,他心神大动。
他知卫家冤枉,知他如今不能回朝,知他得快些立下足以保卫家的战功,才能先保住全家人的性命,才能给全家谋上一条生路,才能有机会慢慢平反冤情。
大将最忌急切贪功,卫秉秩心态受了影响,只要对战他便往死里斗,不对战之时他又常常彻夜忧思,想卫家安危,想作战计划,想退敌方略。
这样的状态在战场上自然致命。
那日,漫天飞雪,卫秉秩捂胸倒地。郁沉云手中的剑第一次斩下了一个敌将的头颅。
敌人断颈处喷溅出的腥烫血液糊了他满眼满脸,他记得,垂眸去看卫秉秩时,卫秉秩对他最后浅笑了一下,而后缓缓阖上了眼。
雪舞祭往生,泪凝思故人。
卫秉秩战死,是郁沉云在前线唯一一次落泪。
卫秉秩死后,战后复盘,再也没人揪着郁沉云的领子对他耳提面命,告诫他切莫逞能。
再也没人叉着腰站在营帐外,乐呵呵的看他练剑打拳。
再也没人拍着他的肩说“好小子!胆魄不小!”。
再也没人耐心指点他兵法策略;他再也,见不到活生生的卫秉秩。
郁沉云记得,他从军之时,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兵,入军营之后,被分到了卫秉秩麾下的队伍中。
起初,卫秉秩并不识得他,他将卫秉秩视作上峰、视作榜样,他想,有朝一日,他也要做卫秉秩这样英勇善战的将军。
到了边关之后,竹荣进攻频繁,卫秉秩与竹荣打上的第六战,郁沉云这支队伍才被安排上了战场。
这是郁沉云在前线的第一战,很不幸,和很多初上战场的新兵一样,他受了很多伤。
但又有些幸运,和很多初上战场的新兵不同,他只是险些丢了性命,他活了下来。
许是他在战场上真的勇猛无比,一个劲往前冲的牛劲让卫秉秩想不注意到都难。
总之,那场战役后,卫秉秩注意到了他,也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以为就你勇猛?你以为你一人可抵三军?往前冲比我这个将军跑得还快,除了白白挨敌将一刀还有什么用?”
郁沉云低下头,他也是听卫秉秩喊了“冲啊”他才冲的,跑得快也是他的错?
“怎么就有你这么憨傻的人?兵要跟着将领走,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明白?战场不是你家,容不得你儿戏!”
郁沉云有些不服气,他真的没有儿戏。
他就是太紧张了,第一次没有经验才会犯错。
平日训练时,卫秉秩说,不可做逃兵,军令如山,战场上不能让敌人瞧出一丝一毫的胆怯,他都记在心里了。
当时就一心想着不能胆怯不能胆怯,所以一听到冲就直接冲出去了。
他也不是故意跑得比卫秉秩快。他真的是紧张,当时完全都没注意到卫秉秩在哪。
“像你这样的,也不知是不是家里给你烧了高香今日还能捡回一条命来。”
郁沉云自嘲笑笑,家里可没人会记得他,他从军也好,出征也好,无人过问,无人送行,恐怕哪日就这么葬身边城也无人给他烧点纸钱。
卫秉秩怒极,抬手就揪上了郁沉云的耳朵,“老子和你说正事!你还笑!你还敢笑!再笑下回就没命了你知不知道!”
卫秉秩下手极重,郁沉云感觉自己耳朵都要掉了。他连连道歉,连连应是,卫秉秩才松了手。
最后,卫秉秩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还是有些心软,随即耐心道:“战场上刀剑无眼,光有蛮劲无用,下回莫要如此莽撞。你在这队伍里年纪最小,又没有经验,多跟着老兵学学战场上如何应对,不要白白送了性命。”
郁沉云点了点头,郑重道:“是,将军,属下记下了。”
许是卫秉秩心善,自那以后,卫秉秩对郁沉云这个年纪最小的新兵总是格外关注些。日子一长,他发现郁沉云是个可造之材,便将郁沉云带在了身边亲自培养。
郁沉云记得,除夕夜,卫秉秩送了他一个木头雕的小坠子,样式是长条状,坠身是符文。
卫秉秩说,这是他家里人人都会背会写的一段符文,保平安用的,他出征之前,他弟弟卫庆旸就亲手做了这么个木坠送给他,希望他平安。
现在卫秉秩也亲手刻一段符文送给郁沉云,希望郁沉云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