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7日,武汉钢铁厂。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厂区上空笼罩着一层灰白的雾霭。谢一扬站在厂区中央的高炉平台上,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俯瞰着脚下蚂蚁般忙碌的人群。
“都安排好了?”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身后,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冷光,液压关节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提前三天停产清扫,所有设备表面抛光打蜡,连螺丝钉都换了新的。检查组十点到,按您的吩咐,从劳务市场雇了三百个临时工,培训了一晚上怎么装老工人。”
谢一扬轻笑一声,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擦拭高炉外壳的“工人”——那些人穿着崭新的工装,动作却僵硬得像提线木偶,连扳手都拿不稳。
“告诉他们,待会儿谁要是露馅,全家滚去山西挖煤。”
张铁柱点头,机械臂弹出全息投影,显示着国务院安检组的行程安排:“这次带队的是冶金部的刘司长,去年在鞍钢查出过重大隐患,不好糊弄。”
“刘司长?”谢一扬眯了眯眼,“他儿子是不是在英国留学?”
机械眼红光一闪,调出一份档案:“伦敦政经学院,上个月刚在赌场欠了二十万英镑。”
谢一扬终于点燃了香烟,烟雾在晨雾中缭绕:“给何先生打个电话,让他‘照顾’一下这位小刘同学。”
上午九点五十分,十辆黑色奥迪缓缓驶入武钢厂区。
谢一扬换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笑容满面地迎上去:“刘司长,舟车劳顿,辛苦了!”
刘司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鬓角微白,眼神锐利如鹰。他淡淡地握了握手,目光却直接越过谢一扬,扫向厂区深处:“谢总,武钢是国家的重点企业,安全生产马虎不得。”
“那是自然!”谢一扬侧身引路,“我们武钢一直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去年还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标兵单位’。”
刘司长不置可否,径直走向高炉区。
厂区内,临时工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人拿着扳手装模作样地拧螺丝,有人对着仪表盘指指点点,甚至还有几个“老工人”蹲在角落抽烟,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显然是刚摆好的道具。
谢一扬眼角余光瞥见刘司长的眉头微皱,立刻递上一份文件:“刘司长,这是我们近三年的安全生产记录,零事故,零隐患。”
刘司长接过文件,随手翻了几页,突然停下:“这个月三号,高炉三区的温度传感器报警,记录上写的是‘误报’?”
谢一扬面不改色:“确实是误报,当天检修后确认传感器线路老化,已经更换了。”
刘司长合上文件,突然转身走向高炉控制室。
控制室里,几个“技术员”正对着电脑屏幕“认真工作”,见有人进来,立刻起身敬礼。刘司长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最近三天的操作日志——屏幕上一片空白。
“系统故障?”他冷冷地问。
谢一扬微笑:“昨晚刚升级了新系统,日志还没同步。”
刘司长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对身后的安检组挥了挥手:“拆开高炉三区的检修面板。”
谢一扬瞳孔微缩。
张铁柱的机械臂无声地弹出,指尖在蓝牙耳机上轻点了一下。
十分钟后,检修面板被撬开,露出里面崭新的螺栓和锃亮的管道。刘司长弯腰检查了一番,竟没发现任何问题。
谢一扬站在一旁,笑容不变:“刘司长,您看,我们武钢的设备都是按最高标准维护的。”
刘司长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谢总,你们确实‘准备’得很充分。”
他特意加重了“准备”二字,谢一扬却假装没听懂,热情地邀请道:“午饭已经安排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下午三点,检查组终于离开。
厂区大门刚关上,谢一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转身走向高炉区,声音冷得像冰:“谁负责三区的检修面板?”
一个工头战战兢兢地站出来:“谢、谢总,按您的吩咐,我们连夜换了新零件……”
谢一扬一脚踹在他肚子上,工头惨叫一声跪倒在地。
“新零件?”他弯腰揪住工头的衣领,“刘司长差点把面板拆了,里面要是没东西,他当场就能把我送进纪委!”
工头脸色惨白:“我们……我们确实换了……”
谢一扬松开手,对张铁柱使了个眼色。机械臂弹出全息投影,显示着高炉三区的实时监控——面板内部,本该老化的管道被临时焊上了一层新金属,而旧管道的裂缝被厚厚的防锈漆掩盖,漆还没干透。
“给你半小时。”谢一扬点了根烟,“把三区的高炉停了,彻底检修。”
工头连滚带爬地跑去安排。
傍晚六点,夕阳将厂区染成血色。
谢一扬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张铁柱的汇报:“三区的高炉已经停火,但温度降得太慢,至少需要八小时才能冷却到检修标准。”
他皱了皱眉:“检查组明天才走,今晚必须修好。”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了闪:“如果强行降温,可能会损伤炉体。”
谢一扬冷笑:“炉体坏了可以换,刘司长杀个回马枪,我们都得完蛋。”
深夜十一点,厂区寂静无声。
高炉三区,十几个工人正用高压水枪强行给炉体降温。蒸汽弥漫中,金属外壳发出“咔咔”的怪响,像是随时会崩裂。
突然,一声刺耳的金属撕裂声划破夜空——
“炉体裂了!快跑——!”
工人们丢下水枪四散奔逃。下一秒,炽红的钢水从裂缝中喷涌而出,瞬间吞没了最近的三人。惨叫声中,高炉像被引爆的炸弹,轰然炸裂!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惊醒了整个武汉。
谢一扬站在扬帆大厦顶楼,望着远处冲天的火光,面无表情地拨通了周明远的电话。
“武钢出了点小事故。”他淡淡道,“九个人,消息压住。”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周明远的声音传来:“《长江日报》已经收到消息了。”
谢一扬轻笑:“那就让他们登明天的头版——‘武钢安全生产再创佳绩,国务院检查组高度赞扬’。”
挂断电话,他转身看向张铁柱:“把死者的家属‘请’来,每人十万,签保密协议。”
机械眼红光闪烁:“如果有人闹呢?”
谢一扬望向窗外,火光映在他冰冷的瞳孔里。
“那就送他们去矿难现场,和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