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丫头,胆子也太大了。”被解了哑穴的周光明张口道。
“放心吧,他们发现不了我。”明珠收起银针。
“你知道有人监视我?”周光明有些惊讶。
“开始只是猜测,后面我一路过来,发现整个县委大院都处于监视之下。”明珠不在意的摆摆手,“周叔叔,我来只想问你,我外公外婆被下放到哪儿了?”
周光明看着这个几月未见的小姑娘,发现她跟之前有很大的不一样。
“我也是刚刚得知师傅师娘下方的地址,不过......”周光明垂下眼,遮住眼中的复杂。
“所以呢,现在他们在哪儿?”对方支支吾吾,让她开始有些烦躁。
就一个地址,磨磨唧唧的,好想砍人啊。
“在宅口县下面的大盘农场。”
“行了,我知道了,你的穴道明早就自动解开了,我走了,周叔叔晚安。”
明珠转身摆摆手,没做停留,原路返回了。
对方果然有事瞒着她,当初外公外婆走之前就告诉她不要找他们,原身去找周光明求助,周光明见都没见她。
不过明珠倒是不在意,问道外公外婆的地址就好,回去准备些东西,请个假过去看看,替原主尽尽孝就好,至于其他的,跟她也没关系。
第二天上午没事,明珠没起太早,等她收拾完毕吃过早饭,就快到中午了。
几人退了招待所的房间,坐着马车到县政府附近等杨队长和杨书记。
过了一会儿,一辆小轿车从县政府的大门开出来,路过明珠他们停车的巷子时,后座上的车窗摇了一半下来。
周市长看着不远处靠在马车旁低着头的小姑娘,露出一抹苦笑。
明珠察觉到视线,抬头望过去,只看见扬长而去的小轿车。
明珠觉得这个周市长有些别扭,根据原身的回忆,他明明是外公最得意的弟子,反倒在外公出事后迅速地撇清关系,但是但是看见原主以后又表现的像是有千言万语说不出的苦衷。
婆婆妈妈的,真不像个男人。
周光明:你礼貌吗?
下午一点左右的时候,学完习的杨队长和杨书记兴高采烈的从大门里走出来,周围全是穿着干部服的人,两个人穿着大棉袄,特别显眼。
俩人看上去很激动,不用问就知道这半天的学习就是收获颇丰。
两人上车以后,刘长海甩着鞭子,马儿撂着蹶子就出发了。
杨大力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明珠。
“小沈知青,这是这次的菜钱,你数数。”
明珠接过,抽出里面的钱,看了一眼,也没数,就放到随身的包里。
马车一路晃悠,等走到公社的时候,杨大力和杨建国带着县委的审批手续去找公社领导,刘长海则是带着其余的人去邮局看看有没有到的包裹和信。
明珠看到有从京里寄来的包裹和信,大概猜到是谁寄的了。
顾长安也收到了京城的回信。
明珠看了回信,当即从随身的包里掏出纸笔写了回信。
顾长安却看着自己收到的信眉头紧皱。
等到一行人回到家,天已经彻底黑了。
明珠港道家门口,正在屋里烧火的豆子带着小黑就冲了出来。
“漂亮姐姐,你终于回来啦,我都想你啦。”豆子抱着明珠的大腿撒娇。
小黑也冲着明珠不停地摇尾巴汪汪叫。
明珠摸了摸豆子的头,又蹲下去摸了摸小黑的头,笑呵呵的往屋里走。
顾长安看着走在前面的一大一小和一狗,心里有些发酸,他在这个家的存在感看上去都不如一只狗。
刘婶子刚帮着烧完炕,屋子里热烘烘的。
“小沈丫头,你这些菜,我天天给你看着呢,长得好着呢。”
明珠看了下厨房北边的菜,照顾的确实不错。
她摘了一把小白菜装在篮子里:“婶子,这两天你辛苦了,这些你拿回家吃吧。”
刘婶子也不跟她客气,挎着小筐就回家了。
留下的三人简单的吃了口饭,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明珠舒坦的翻来翻去“烙饼”,琢磨着趁着休假去看外公外婆的事儿,渐渐进入了梦乡。
另一屋的顾长安却有些睡不着。
他记得他受伤之前明明已经把东西拿到手了,还交给了梁征,东西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信上说任务失败了呢?
还有他受伤之后每个月的包裹以及现在住的房子,也都不是队里的意思,杨队长说当时来的战友叫张松,自己压根儿不认识。
看来想弄清楚这一切,还得亲自去一趟京城才行。
一夜好眠,明珠第二天早晨起的很早,她出房门的时候,顾长安已经在烧火热饭了,豆子还在呼呼大睡。
两人互道了早安,明珠就开始琢磨在屋后靠着房子的位置搭个简易的阳光房。
不过她还得去趟公社,外公外婆被带走时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得先给他们寄点儿东西探探路,年前再过去一趟。
大冬天,保暖的衣物和粮食都是必需品。
粮食和防寒的衣服都有现成的,但是因为此时的身份问题,衣服直接拿新的外公外婆不一定能收到。
所以明珠打算把新棉衣改造成“破棉袄”,到时候和粮食一起寄过去。
她从空间里扒拉出两件军大衣,一件男士的,一件女士的。之所以选择军大衣是因为军大衣最实用,既能当棉衣穿,必要时还能当被子盖。
又从仓库里找到了一个复古缝纫机,虽然没用过,不过明珠觉得问题不大。
把东西都搬到别墅的大厅里,明珠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先找到自己的两件深色旧衣服全部拆掉,按着军大衣的大小做成旧的衣服罩子,套上以后虚虚的缝了几处,确保罩的结实还容易拆,这样到时候换洗就只拆外面的罩子就好了。
她可真机灵!
折腾完军大衣以后,明珠又从仓库里找出两套深颜色的秋衣秋裤,叠成小小一团,藏在军大衣里面的口袋里。
至于棉衣棉裤等其他的东西,还是等到时候她亲自带过去吧。
这年头,物资紧缺,人心难料,外公外婆处境艰难,她也不知道自己寄过去的东西,到了外公外婆手里还能剩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