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安排完以后,周市长和李书记还有事情要忙,留下厉同继续接待几人,转身就走了。
临走前,他看了一眼明珠 ,给自己的随行使了个眼色。
折腾了一大早,几人又回到了招待所,只不过这次是厉同随行,并给他们报销了住宿费。
明珠想着前一天黑市的那个老太太,约好了下午一点再见面,这个时间出门刚好。
她跟几人打了招呼,背着挎包就出门了。
顾长安也说自己要去四处走走,紧跟着也出门了。
明珠出门后左拐右拐,先进了一处无人的巷子,钻进空间准备了一小筐鸡蛋,又翻出了一个风干的猪腿,装在了小筐里,用布盖上。
今天没有换装,只找了条深色的头巾把头和脸用围巾包住了。
她挎着小筐慢悠悠的走着,又拐过了几个巷子,就来到了昨天交易的黑市附近。
她没有急着去和老太太约定好的地方,而是站在不远处观望。
李老太太前一天在黑市买到了细粮,拿回家后一家人都很高兴,尤其是还在坐月子的儿媳妇,晚饭吃了两个白面馒头,一大早就有奶水了,大胖孙儿终于不用饿的一直干嚎了。
今天要是能把鸡蛋买回去,儿媳妇多吃点儿,她乖孙儿的口粮就有保证了。
她站在巷子口来回的踱步,不停地张望,心里有些急切。
明珠观察了一会儿,确定老太太是一个人,这才从另一头的巷子里慢悠悠的走出来。
李老太心里正惦记着鸡蛋的事儿,缓过神,就看见一个包的很严实的小姑娘站在自己面前。
“闺女,你是?”老太太疑惑的开口。
“大娘,鸡蛋。”明珠低声道,把小筐上面的布掀开了一角。
“老妹妹呢?”李老太还是有些不确定。
“奶奶她脚崴了动不了,说昨天跟您约好了,怕你着急,所以就让我过来了。”
“啊,没事儿就好。”李老太这才放下心。
“大娘,鸡蛋一共是三十个,您数一下,还有一个风干的猪腿,是十斤。”明珠把两个筐都递了过去,让她查看。
李老太数了下鸡蛋,没错,整三十个,又掂了掂猪腿,多年的买东西经验,让她不用称,用手掂几下就能估出大概的分量。
两人按照说话的价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快速结束交易。
“丫头,你们东西还有多余的吗?如果还想找你买,该怎么联系啊?”李老太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问问。
没办法,想买点儿东西太难了。
明珠没说话,抬头看了她一眼。
李老太怕她误会,急忙解释道:“丫头啊,你别误会,大娘就住在轴承厂那边,我儿子是轴承厂的工人。这县城的供销社物资紧缺,家里儿媳妇在坐月子,想买点儿东西太难了。”
“大娘,我和奶奶只是来县城办事的,事儿没办成,路费也花光了,这才把把攒了大半年的东西卖掉,回去还不知道怎么交代呢。”明珠已经决定不再做这种零散的交易了,赚的少,还很麻烦。
“这样啊,那、那好吧。”李老太有些失望,原本想找个能长期供应的呢。
明珠没再说话,带着两个已经空了的筐七拐八拐的走出了巷子。
在无人的角落把筐扔进空间,时间还很充裕,她打算到处逛逛。
就在她悠闲的逛着街的时候,杨队长和杨建国正被人拉着聊天。
聊天的对象正是周市长的秘书王信,他先是问了问南洼村的情况,紧接着就把话题引到新知青身上,没一会儿就把想问的事情都了解清楚了。
说到知青,杨大力就不住的夸赞明珠。
傍晚时,周市长房间,王信就已经把打听到的事情和市长做了汇报。
周市长忙活了一天,捏了捏眉心:“看样子,明珠丫头在南洼大队过得还算不错。”
王信给他倒了杯热水:“确实不错,杨大队长不停地夸赞。”
周市长点头:“当初师傅师娘被带走,我一点儿忙帮不上,后来听说这丫头被沈家给送下乡了,我正好也在被监察,等我自由了,好几个月过去了,如今看到她过得不错,我就放心了。”
王信安慰道:“您也别太担心了,沈同志看着不错,你当初也是身不由己,老司令知道了也会理解的。”
“如今暗中看着我的还很多,我也不能在明面上有什么动作,看见她没什么事儿我就放心了,以后暗中多照应些。”
明珠这会儿正躲在房间里想事情。
她准备去干一票大的。
原本她种菜就是为了搭上县城的线,好打听外公外婆的下落,没想到来到县城有意外的惊喜。
北方冬日的夜晚,万籁俱静,即便没有灯光,雪地上莹白的光也能让人看清路况。
凌晨一点,所有人都在熟睡的时候,一个瘦瘦的黑影从招待所的院墙翻出去,一路急奔,来到了县政府的大院内。
她搜查了几个地方,最后站在一个房间的门口,侧耳听了一会儿,确定屋里只有一个人且正在熟睡以后,掏出一把小匕首,几下就把房锁的门打开了。
她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悄无声息的靠近床上的人影。
看着男人熟睡的面庞,她从包里掏出几根针,向着几个穴位迅速的扎了下去。
床上的男人被惊醒,看见站在床头的明珠吓了一跳,刚想开口说话,发现自己发不出声,而且根本无法动弹。
明珠打开床头灯,看着躺在那里干瞪眼的“周叔叔”,友好的开口。
“周叔叔,好久不见啊。”
“......”男人无声的张着嘴,只能挤眉弄眼。
“周叔叔,我来就是想问你件事儿,你要是答应不大声吵闹,就眨眨眼,我就让你开口。”明珠拿着银针比划了两下。
对方快速的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