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在厨房精心熬制了一份雪梨百合羹,熬好后,她又和红杏、碧桃把雪梨百合羹盛在精致的小盏里,自己则端着托盘,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书房。
此时,书房里充斥着谢明理的笑声,他正指着棋盘,大声嚷嚷着:
“贤婿,瞧见没,我这一步可把你给困住了吧!”
张梓禁微笑着点头,应和道:
“岳父这一步果然妙啊。”
阿瑶轻手轻脚地走到两人身旁,将托盘放在桌上,先端起一盏雪梨百合羹,递到谢明理面前,柔声道:
“爹,您下了这么久的棋,肯定口干舌燥了,快喝碗雪梨百合羹润润喉。”
谢明理接过碗,猛灌了一大口,而后竖起大拇指,大声夸赞:
“还是我闺女贴心,这羹汤清甜可口,舒坦!”
阿瑶又端起一盏,递给张梓禁,声音轻柔:“你也喝一碗吧。”
张梓禁接过,轻声道谢。
阿瑶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手里同样捧了一盏雪梨百合羹,静静地看着两人对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如果时光能永远停在这一刻,那该多好啊!
又下了几盘,谢明理摆了摆手。
“瑶瑶啊,带梓禁在府里逛逛吧。”
阿瑶知道她爹这是在赶她,他想干什么,她大约也能猜到。虽然有些担心,但阿瑶知道,她劝不住她爹。于是她只能和张梓禁行礼,退了出去。
两人一走,谢明理就让人把红杏和碧桃叫了来。
“说说吧,小姐这两日过的可好?”
他当然不会相信阿瑶的一面之词,所以要来问问这两个丫鬟。
红杏和碧桃对视一眼,都不知从何说起。她俩来之前,就被阿瑶警告过了。如果她俩敢胡说八道,阿瑶会生气的。
碧桃是个直性子,虽然不能说实话,但她也不想说假话来骗老爷,索性低着头不说话。
她不说话,就只能由红杏说了。她叹了口气,如果说实话,小姐生气事小,自己作为丫鬟,成了在小姐和姑爷之间挑弄是非的人就不好了。于是她回禀道:
“回老爷的话,小姐过的不错。……”
她看似事无巨细的把阿瑶嫁入侯府这两天的事情都说了,其实避重就轻,阿瑶受的委屈是一点没敢说。
谢明理笑了一声,他经商多年,察言观色是做惯了的,怎么可能看不出红杏不尽不实。
“你来说。”
他没有呵斥红杏,只是抬手一指碧桃,示意她上前回话。
“我?”
碧桃一愣,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嗯?”
谢明理斜她一眼,不明所以的哼了一声。
碧桃一个激灵,马上跪下,磕磕巴巴道:
“老、老爷,小姐她真的过得还不错。就是侯府规矩多,她有点不习惯。还、还有姑爷,他比较忙,没什么时间陪小姐。”
“呵。你们两个小丫头啊,倒是听瑶瑶的话。”
谢明理当然知道这两个丫鬟没把话说完,也知道这恐怕是女儿的受益。他叹了口气,有些忧愁。他就知道把女儿嫁到昌平侯府,瑶瑶会过得不好。不过好在女婿是个不错的,瑶瑶之后的日子应该会越过越好吧?他不太确定的想。
半下午的时候,张梓禁和阿瑶要回去了。谢明理不舍的拉住阿瑶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话:
“瑶瑶,要好好的。”
阿瑶也有点想哭,她吸了吸鼻子,坚定的回答:
“女儿会的。”
“岳父放心,我会好好照顾阿瑶。”张梓禁再次保证。
阿瑶登上马车,素手掀开车帘,恋恋不舍的看着渐渐远去的谢府。
……
阿瑶在侯府是如何受人刁难的,在这里不必细说,总之她已经在侯府安稳下来。
就说李成禹。张梓禁离开的当天晚上,他就让人去验证了张梓禁说的事。具体的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当天晚上,肃王府里抬出了一具尸体,据说是李成易的宠妾。也不知是做了什么,惹怒了李成易,被赐死了。另外就是,第二天早上,李成责形象凄惨的从肃王府出来。
这样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让李成禹上了心。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李成责啊李成责,看来是我小看你了。”
李成禹坐在桌前,手指有规律的轻敲桌面,神色变得玩味。除了李成责,还有一个人让他有些意外。
“张梓禁,有意思。你竟然会跟他。”
对于被张梓禁和李成责当了刀子,李成禹当然不高兴,但他也会借此机会,不遗余力的打压李成易。于是在张梓禁和阿瑶回门的当天,朝中就炸开了锅。
这一场闹剧声势浩大,靖王和肃王在朝中就差大打出手了,嘉佑帝大怒,申饬了两人。后宫的闵皇后和周贵妃也相互交锋。朝中人心惶惶,谁也不敢结党营私。
但李成易和周大将军敢做那样的事,就肯定是有万全之策的。嘉佑帝找不到证据,也只能暂时软禁李成易。事情就这么诡异的僵持了下来。
李成责怕李成禹想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来找他的麻烦,把他按死在摇篮里。更怕李成易发现是他透露消息给李成禹的,更不会放过他。为避风头,李成责自请去了五台山,陪太后为大良祈福。
太后前段时间病了一场,嘉佑帝一直想让她老人家回宫休养。可是太后在五台山修行多年,坚持不肯回来。嘉佑帝正想派人去伺候她老人家呢。本来想找几个妃嫔去。但李成责此举,正中他的下怀。于是就这么答应了。
临走之前,李成责给张梓禁写了一封信。信上大概的意思是,首先为那晚破坏了他的洞房而道歉。然后就是那日救命之恩的感谢。最后就是说了说最近的安排,说他自己要去避一避风头,也让张梓禁避其锋芒。信的末尾还一句带过了一件事,他已经二十有一了,这次想借此机会,求太后替他说一门亲事。
张梓禁看信的时候,谢瑶就飘在一旁。看到信上这最后一句话,她才突然想起,李成责后来确实有一个妻子。只是李成责并没有因此而被封王,他的妻子也只能被人不尴不尬的叫一声四王妃。而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女人后来突然病故。事情办得非常低调,等她都已经下了葬,消息才在坊间传开。整件事情都透着一股不对劲的味道。大家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人言可畏,李成责后来就多了个“绿帽子殿下”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