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诗瑶的手指停在防弹玻璃表面,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画中人身着月白旗袍拈着绣帕,耳垂坠着的莲花耳饰在展柜射灯下泛着幽光,与她锁骨间那条翡翠项链的纹路如出一辙。
\"这个角度。\"郝宇轩突然用钢笔尖点了点画框右下角,深灰色西装袖口掠过玻璃时发出细微摩擦声,\"徽记被修复师补过色。\"
她接过他递来的放大镜,黄铜边框还残留着体温。
指甲盖大小的暗纹在二十倍镜片下显露出藤蔓缠绕的盾形轮廓,中央刻着半枚残缺的墨竹——这让她想起母亲书房里那本《民国沪上望族考》的烫金藏书票。
\"荣昌洋行董事局专用火漆印。\"郝宇轩划开手机相册,翻出上个月拍卖会的藏品图,\"去年苏富比拍过同款火漆印章,持有者是当年上海化工大亨的曾孙。\"
防弹玻璃映出郝逸辰倚在《夜莺与玫瑰》装置艺术旁的侧影。
他摘了棒球帽,栗色卷发垂落在黑色高领毛衣领口,指尖正无意识摩挲着和田玉吊坠的刻痕:\"知道荣昌洋行最传奇的传闻吗?
他们给德国领事夫人定制过十二瓶不同月相的香水,每瓶底款都嵌着调香师的血样结晶。\"
落地窗外飘进玉兰花的香气,混着他身上若有若无的琥珀香调。
赖诗瑶发现自己在跟着他说话的节奏呼吸,紧绷的后颈渐渐松懈下来。
郝逸辰说起那位喜欢在旗袍盘扣里藏毒药的交际花时,故意让尾音沾上老式留声机的沙哑,逗得她终于露出今天的第一个笑容。
\"查到了。\"郝宇轩突然将平板电脑转向两人,监控画面定格在轮椅金属支架擦出的火星位置,\"荣昌洋行1943年的报关单存根,编号正好对应展柜里那批珐琅香炉。\"
晨光爬上三楼拱形玻璃穹顶,在赖诗瑶睫毛上投下细碎金斑。
她看着两个男人同时朝自己伸出手——郝宇轩指间夹着刚打印出来的展厅平面图,郝逸辰掌心里躺着枚从工作人员那儿借来的紫外线手电筒。
水晶吊灯忽然暗了两度,安全通道的绿色指示灯在百米外的走廊尽头明明灭灭。
赖诗瑶握紧胸前的莲花吊坠,冰凉翡翠贴着皮肤激起细微战栗。
她注意到郝宇轩的袖口少了一颗蓝宝石袖扣,而《破碎香炉》展柜底部的阴影里,正有什么东西随着日光偏移泛出幽蓝光泽。
郝逸辰的紫外线手电筒扫过展厅西北角时,郝宇轩手中的平面图突然发出簌簌响动。
中央空调出风口吹落的灰尘在蓝紫色光束里翻卷,最终落在墙角蒙着绒布的老式红木橱柜上。
\"这里不该有陈列品。\"郝宇轩用袖口擦拭橱门铜牌,露出\"设备间\"三个褪金的楷体字。
郝逸辰已经蹲下来研究锁孔,玉兰香气混着霉味钻入鼻腔:\"民国时期的保险锁,我上个月拍谍战剧刚学过开这种锁。\"
赖诗瑶看着两个男人肩膀相抵的背影。
郝宇轩抽出钢笔帽里的细钢针,郝逸辰从钥匙串取下回形针,金属碰撞声像在合奏某种密码。
当锁舌弹开的咔嗒声响起时,橱柜深处飘落的纸屑正粘在她睫毛上。
郝逸辰掀起防尘布的动作掀起细雪般的灰尘。
十二本裹着蛛网的画册码在隔层,最上层那本烫金封面上,藤蔓缠绕的盾形徽记在紫外线照射下渗出暗红色荧光。
赖诗瑶抓住画册边缘的瞬间,指腹被纸张锋利的毛边割出细小血珠。
\"1919至1937年荣昌洋行艺术赞助记录......\"郝宇轩用手机扫描褪色的目录页,数据库匹配的提示音在空荡展厅格外清晰。
郝逸辰突然按住其中一页泛黄的照片,画中女子颈间的莲花银链与他们发现的翡翠项链设计图并列呈现。
赖诗瑶的呼吸随着翻页声急促起来。
当看到\"林氏调香世家\"条目下那张全家福时,她扯松了高领毛衣的系带——照片里穿学生装的少女抬手整理鬓发的姿势,与她紧张时摸耳垂的习惯分毫不差。
\"等等!\"郝逸辰突然抓住她翻页的手腕。
在\"1943年特殊物资运输清单\"的跨页插图处,参差不齐的撕痕像道狰狞的伤疤。
郝宇轩用放大镜沿着装订线移动,突然从夹缝中挑出半片指甲大小的碎纸——残留的钢笔字迹显示着\"血样\"和\"封印\"几个字。
防弹玻璃外的日光偏移了十五度,展厅温度不知何时降了下来。
赖诗瑶把画册残缺处举到灯下,发现被撕掉的页面正好卡在家族成员名录与香水配方档案之间。
郝逸辰哼着即兴编的探案小调调节气氛,声音却在中途变了调——他瞥见赖诗瑶后颈渗出的冷汗正顺着翡翠项链往下滑。
郝宇轩已经调出橱柜的三维扫描图,平板屏幕上旋转的模型显示最底层抽屉有近期开启的摩擦痕迹。\"撕页的人很匆忙,\"他用钢笔尖轻点抽屉边缘的织物纤维,\"用的是展厅导览图同款铜版纸。\"
当闭馆广播突然响起时,赖诗瑶正试图把碎纸片拼回运输清单的空白处。
应急灯的白光打在画册缺失的页码上,那些吞噬秘密的锯齿状边缘,此刻像极了民国画像中女子旗袍上破碎的缠枝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