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赫在敌军大营中悠悠转醒,脑袋还有些昏沉,意识逐渐回神,他发现自己身处陌生之地,周围皆是异样的布置。身旁己军,见他醒来哽咽着说道:
“将军,咱们败了,都被俘虏了。”
周赫听闻,犹如遭受晴天霹雳,心中又惊又怒,瞬间完全清醒过来。他的眼神中满是不甘与绝望,环顾四周,只看到几只瓷碗,几乎是下意识地摔碎,他伸手去抓那瓷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堂堂大明将领,怎能受此屈辱,唯有一死以保气节。
就在他拿起碎瓷片,准备自刎之时,一名被俘的明军军士眼疾手快,冲上前死死抓住他的手腕,军士焦急地说道:
“将军,万万不可啊!您若自杀,敌军定会迁怒于我们,到时候众人皆会被杀,还望将军三思!”
周赫闻言,手臂僵在半空,心中痛苦挣扎,他望着眼前这些同样被俘,眼神中满是求生渴望的兄弟们,长叹一声,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碎瓷片,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一行泪水从脸颊滑落。
这时贺黑豹大步走进营帐,他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眼神中豪迈之气。周赫见他进来,怒目而视,大声喝道:
“贺黑豹,我不服!你暗箭伤人,算不得英雄好汉!”
贺黑豹听后,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
“周将军,两军交锋,各施手段,岂会拘泥于规矩。战场上生死相搏,能取胜便是王道,不过,我敬你是条好汉,在战场上那般英勇,虽败犹荣。我也不逼你投降,你且安心养伤,待打完这仗,自可放你回去。”
周赫听了贺黑豹这番话,心中微微一动,对贺黑豹的敌意似乎也减少了几分,但仍倔强地扭过头去,没有说话。
与此同时,大明军帅营中,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众人皆因上午的战败而心情沉重。黄崇坐在主帅位上,脸色铁青,他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
“今日战败,一来是黑龙军太过勇猛,二来王猛临阵怯战,实在是罪不可恕。方将军,你认为该如何处置王猛?”
方光琛站在一旁,也是咬牙切齿,毫不犹豫地说道:
“王猛身为将领,临阵脱逃,按军律当斩!”
黄崇听后,微微点头,沉声道:
“好,那就依军律行刑。”
可当行刑军士前去捉拿王猛时,却发现他早已逃跑,营地守卫一脸惶恐地报告:
“王将军称有紧急军务,持令牌出了寨门,小的们不敢阻拦。”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都怪初战不利,乱了方寸,没有按照军纪第一时间监禁王猛。
正在自己军帐踱步的谭威听闻此事,皱着眉头,有些忧虑地说道:
“王猛心思狡狤,此次战败,他怕受惩罚,提前预判而逃,极有可能投敌。咱们必须立刻重新调整军事布置,以防不测。”
徐悠听后,犹豫了会儿小声提醒道:
“将军,王猛也算静海的世家,军中多有戚联,他真会不顾家族,做出投敌之事吗?”
谭威微眯双眼说道:
“我与王猛自静海相识,深知他的为人。他恶狠果断,如今战败,为了保命,定会投敌。一旦他投敌,我军的底细便会被敌军知晓,那后续战事必将更加艰难,此事不可不防。”
谭威和徐悠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前往主帅大帐,王猛逃跑一事关系重大,若王猛投敌,明军将面临巨大危机,此事必须提醒主帅,进入大帐,谭威拱手说道:
“黄帅,徐将军与我前来,是为了王猛逃跑一事。我们建议立刻重新调整军事部署,以防王猛投敌,将我军机密泄露给敌军。”
黄崇和方光琛坐在帐内,听了谭威的话,先是一愣,随后方光琛说道:
“谭将军,这是不是过于小心了?王猛虽战败逃跑,但未必会投敌吧。”
谭威一脸严肃地说:
“方帅,王猛此人我了解,他若求生,必定不会隐匿,此次战败害怕受罚,极有可能为了保命求富贵而投敌,我们不能心存侥幸。”
方光琛嘴角微微上扬,略带深意地说:
“谭将军,你与王猛自静海就开始积怨颇深,会不会因此对他的判断有失偏颇?况且重新策定会很麻烦,还是稳妥些好。”
谭威心中一紧,知道方光琛这话有几分针对自己,但他仍据理力争:
“方将军,我虽与王猛有矛盾,但此事关乎战局,我怎会因私废公。王猛的为人,在场诸位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他做出投敌之事并非不可能。”
黄崇坐在主位上,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谭将军所言虽有些危言耸听,但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还是谨慎为上。”
方光琛见黄崇这般说,也不好再反驳,只得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众人商议决定变更军中口令,以防敌军假冒明军混入,同时增加岗哨,加强巡逻,对各个重要据点都加大了守卫力度,尤其是粮库,那可是军队的命脉所在,更是增派了不少人手。
事实上王猛在战败后,因临阵脱逃,被近卫士兵们自发的看管了起来。他心中害怕极了,猜测自己回到事后必将受到严惩,甚至可能被斩首。在一阵慌乱后,他眼珠一转,心生一计,趁着守卫松懈,他寻机夺过武器,拿着方光琛未收回的令牌,逃出了军营,之后他径直奔向敌军阵营,选择了投敌。
敌军主将见到王猛,心中大喜,连忙询问明军的情况,王猛为了讨好敌军,添油加醋地编造了自己与谭威之间的深仇大恨,将自己逃跑的原因归咎于谭威的陷害。接着他又指出明军当前粮食运输困难,后勤补给吃紧,不耐久战的弱点。
为了表忠心,他还透露了明军粮库的位置,并建议敌军夜袭粮库,称此乃击败明军的绝佳机会,敌将欧罗对本地十分熟悉,听闻王猛所言,立刻想起一条可避开明军防线的小道。
方克行分析后,当机立断,命欧罗率领二千人,趁着夜色,直奔明军粮库而去。
而明军这边,原本粮库有一千人守卫,黄崇采纳了谭威的建议后,又紧急增派了五百人前往粮库加强防守,军中吴校尉接到调防命令时,正值晚饭时间,他看着手中的命令,眉头微皱,对着身旁的士兵抱怨道:
“这大晚上的,山路又崎岖难行,现在调我们过去,真是麻烦。”
士兵们也纷纷附和,面露难色,但军令如山,吴校尉虽满心不情愿,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下令集合队伍,服从命令,朝着粮库进发。
敌军虽然路程略远,但他们目标明确,一路急行军,三更时分,他们先于明军增援部队抵达了粮库,王猛一马当先,率领五百人来到寨门,他对着寨门内喊道:
“我是方帅座下王猛,奉命前来加强粮库守卫,快开门!”
守将站在寨墙上,仔细辨认后,认出了王猛,但他也不能违反军令,高声回应道:
“原来是王将军,按军令,需有文书核验,还请出示。”
王猛心中一沉,他本以为能轻易骗开寨门,没想到守将如此谨慎,他与欧罗对视一眼,低声商议:
“看来骗不开门,只能强攻了。”
欧罗点头同意,随即下令敌弩手准备就绪,就在这时,明军从寨门上放下箩筐,高声喊道:
“把文书放在箩筐里,我等好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