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有一个朋友..\"
\"他这两日,遇到了一个难题,咱也不知晓如何是好..\"
\"故而想听听先生的意见..\"
宽敞的正堂中,朱元璋斩钉截铁的声音犹如惊雷,言简意赅的将昨日在宫禁中撞破的\"丑闻\"娓娓道来,只是在最为关键的部分,模糊成了因为争夺家产所致。
\"老爷子,您说的这位朋友,不会就是您自己吧?\"待到朱元璋将来龙去脉尽数讲完之后,心中颇有些荒诞感觉的曹爽便忍不住脱口而出,毕竟无论是朱元璋血红的双眼,发黑的眼袋,亦或者颤抖的声音,均是在证明着其复杂的心情。
轰!
此话一出,颇有些口干舌燥的朱元璋和一直默不作声的老太监朴仁猛好似如遭雷击,原本还算平稳的呼吸迅速急促起来。
眼前的曹爽怎么知晓的?
\"咳咳,先生玩笑了。\"
\"真的是咱的一个朋友..\"终究是御极多年的洪武皇帝,尽管心中早已翻江倒海,但朱元璋仍是迅速镇定下来,转而以无奈的口吻惆怅道:\"清官难断家务事。\"
\"咱实在是爱莫能助..\"
见\"刘三吾\"态度坚决,曹爽心中虽是仍有怀疑,但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凝眉分析道:\"老爷子,如若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您的这位老友家中颇有余财,其万贯家财本应悉数由长子继承,但奈何长子不幸病逝..\"
\"而长孙为了不让这万贯家财落到其余叔叔的手中,竟是授意其心腹在府中散播谣言,试图中伤他的这些位叔叔们?\"
\"散播谣言,恶意中伤,应该不是长孙的主意,而是咱那位老友恶毒儿媳的主意..\"未等曹爽将话说完,朱元璋便适时出言打断,声音很是肯定。
虽然他还没有派人缉拿那色胆包天的周骥,但也知晓这些下作的手段,极有可能出自太子妃吕氏之手。
至于自己的长孙允炆?倒不是他瞧不起自己的孙子,实在是以朱允炆那早已被腐儒们教废了的性子,压根就没有如此胆识。
\"那还说啥了,都说长嫂如母,但当家做主的老爷子还活着呢,您这位老友的儿媳便敢如此作妖?\"
\"倘若老爷子百年之后,不管这家产有没有落到他儿子手上,这家都得被她折腾散了..\"
吧唧了一下嘴之后,曹爽便是理所当然的回应道,但心中也是微微一叹。
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说白了其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毕竟按照\"刘三吾\"的说法,其老友确实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将其长子当做继承人培养,使得长房儿媳和长孙在日积月累之下,便被灌输了将这万贯家财视为囊中之物的概念。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攒下这万贯家财的老爷子还活着呢,如何分割财产皆是人家的自由,何须在意旁人的看法?
或许是因曹爽话语中\"家被折腾散了\"的字眼而产生了共鸣,朱元璋的脸色竟是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只觉压在心头之上的巨石也在不知不觉间消失。
当真是上了年纪,变得有些多愁善感,瞻前顾后,不如年轻时那般果断了。
\"先生说的,咱明白了。\"
\"待会咱便派人,转告咱的那位老友。\"
沉闷的点了点头之后,朱元璋有些疲惫的声音便在正堂中幽幽响起,惹得一旁的老太监朴仁猛心神颤栗。
他知晓,东宫中的太子妃即将在今日\"体面\"的离开,追随太子朱标而去。
\"这些家长里短,解决起来确实麻烦。\"似是感同身受,曹爽的神情也显得有些颓然,故而主动更换了话题:\"老爷子,可派人去查那江夏侯的..\"
咳咳..
话音刚落,不待朱元璋有所反应,曹爽便是有些尴尬的轻咳起来,神情也变得不太自然。
这一次,倒是他有些糊涂了,昨日晌午过后他们方才在街道上得知\"周骥\"的罪行,这才刚刚过去一夜,眼前的\"刘三吾\"哪里有时间去调查。
\"有些眉目了。\"
曹爽不提此事还好,闻听\"周骥\"的名字,朱元璋本是趋于平静的情绪竟再度激动起来,浑浊的眸子中充斥着压抑不住的杀意。
在他看来,紫禁城中的宫娥内侍无论青春与否,皆是他的\"私人物品\",岂容旁人染指,这色胆包天的周骥,切切实实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哦?\"
\"自作孽,不可活..\"意味深长的瞧了一眼情绪愤愤不平的\"刘三吾\"之后,曹爽转而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仅仅一夜的功夫,眼前的\"刘三吾\"便掌握了江夏侯独子罪行的证据?
呵,无外乎利益得失罢了。
这周骥作为江夏侯周德兴的独子,一向在南京城中飞扬跋扈,早已惹得天怒人怨,他就不相信朝中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和锦衣卫们对此一无所知。
说来说去,不还是看在江夏侯周德兴和太子妃吕氏之间的亲戚关系,没人愿意\"无中生事\"嘛。
\"先生对这周骥颇为了解?\"
迟疑少许,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似有所指的追问道,犀利的眸子死死盯着眼前的曹爽,他总觉得,眼前的曹爽似乎知道些\"内情\"。
\"从未见过..\"
\"只是知晓此人心术不正,色胆包天,来日必有横祸。\"迎着朱元璋审视的眼神,曹爽风轻云淡的回应道,但内心却是一紧,同时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自己知道的东西,有点多了...
\"先生所言甚是,\"尽管心中仍有些狐疑,但望着曹爽那毫无涟漪的双眸,毫无头绪的朱元璋也只得轻轻颔首,沙哑的声音中满是嘲弄:\"此子确实色胆包天..\"
自他于洪武元年在南京登基称帝以来,为了避免重蹈昔日北元统治者受朝中官员蒙骗,不知民间百姓疾苦的覆辙,他专门成立了\"锦衣卫\",用意监察地方和朝中文武百官。
但他实在没有料到,就在这南京城紫禁城,他堂堂洪武皇帝,却是被一个声色犬马之徒\"偷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