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羡慕,也有惊叹。
“老丁,这你就太小瞧那位郭先生的能量了!”
他压低声音,凑近丁伟。
“那位郭先生,虽然看人的眼光是有点……嗯,特别,但这财力和本事,绝对是没得说的!”
孔捷伸出手指比划着。
“你猜现在老李这个独立旅,有多少人?”
丁伟皱眉:“扩编了?五千?八千?”
孔捷摇摇头,神秘兮兮地说道:“告诉你别吓着,上下加起来,小两万人!”
“什么?!”丁伟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两万?!”
孔捷点点头,继续爆料:“这还只是人头数!装备更吓人!”
“除了老李后来在平安县招的那几千新兵,还有上级调拨过来的一千多老兵骨干,剩下的大部分兵员,都是郭先生想办法给弄来的!”
“而且装备……”孔捷咽了口唾沫,“人手一支崭新的三八大盖起步!”
“一个标准的十人步兵班,就给你配一个双人轻机枪小组,歪把子都算次的,很多都是捷克式!”
丁伟倒吸一口凉气:“一个班一挺轻机枪?!”
“这算啥!”孔捷摆摆手,“一个步兵连一百来号人,除了三个步兵排,还给你配一个加强的重机枪排!”
“四十多号人伺候着,你知道是啥家伙吗?”
孔捷凑得更近了。
“四挺!整整四挺美制的m2重机枪!”
“啥玩意儿?!”丁伟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就是那传说中能打飞机的12.7毫米大家伙?一个连四挺?!”
孔捷得意地点头:“没错!就是它!”
“这还只是连级火力!”
“老李手底下现在有四个主力团,一团、二团、三团、四团!每个团,都给你配了一个加强迫击炮连!有60mm的,也有81mm的,清一色的美货!一个连十门!”
丁伟已经有些麻木了,只是下意识地跟着问:“那旅部呢?”
“旅部?”孔捷嘿嘿一笑,“旅部直辖的火力更猛!”
“一个重炮营!十二门!苏制的152毫米榴弹炮!”
“轰隆一炮下去,鬼子的炮楼子都得给你扬了!”
“啥?!”丁伟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152榴弹炮?九门?!”
“还没完!”孔捷继续说道,“还有一个防空营!也是九门!得国佬的88毫米高射炮!既能打飞机,又能平射打坦克、轰工事!”
丁伟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脑子里嗡嗡作响。
孔捷看着丁伟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平衡了不少,最后又补了一刀。
“哦对了,忘了跟你说。”
“老李现在,还有一个满编的骑兵团!一千多匹战马,装备比咱们以前的骑兵营强多了!”
丁伟听完孔捷这一连串的爆料,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冲击。
他愣愣地看着不远处那个正假装没听见,却耳朵竖得老高的李云龙,嘴里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
“乖乖……这哪是傍大款,这是认了个干爹啊!”
“老孔,你说……老李这小子,该不会是那位郭先生失散多年的私生子吧?”
“其实他不姓李,应该姓郭?”
这话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地传到了李云龙的耳朵里。
李云龙终于忍不住了,猛地转过身,脸黑得像锅底,指着丁伟和孔捷的鼻子就骂:
“行了!行了!”
“老丁!老孔!”
“你们俩小子有完没完?!”
“老子还在这儿站着呢!当着我的面,就这么编排你们的上级?!”
“还有没有点规矩了?!”
丁伟见李云龙真有点急了,立马收起嬉皮笑脸,啪地一下立正站好,对着李云龙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一脸严肃地大声报告:
“报告旅长!”
“是我的错!我不该当着您的面说实话!”
“我应该和孔副旅长同志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蛐蛐您的!”
“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作检讨!”
“噗嗤——”
旁边一直憋着的赵刚,听到丁伟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李云龙回头狠狠瞪了赵刚一眼。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摆了摆手,沉声道:
“行了行了!”
“鬼子六七万大军马上就要压过来了!火烧眉毛了都!”
“少给老子扯这些没用的淡!”
听到这话,丁伟、孔捷脸上的玩笑神色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严肃。
赵刚也收敛了笑容,表情变得郑重起来。
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四人重新围拢到沙盘前。
这一次,气氛比之前更加沉重。
丁伟双手撑在沙盘边缘,眉头紧锁,仔细地审视着沙盘上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代表敌军进攻路线的箭头和标记。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刚刚获取的庞大信息量与眼前的战场态势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而李云龙、孔捷和赵刚,则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丁伟。
他们三人之前已经讨论了半天,能想到的应对策略也都摆了出来,但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
丁伟以足智多谋、鬼点子多着称,尤其擅长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他们都期待着这位新来的参谋长,能给出一些不同的见解。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只剩下丁伟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敲击的声音。
良久,丁伟终于直起身子,抬起头,看向李云龙。
“老李,你刚才说,截获的鬼子电报明确提到,北路集群配备了战车中队,走大孤镇公路,直扑平安县北门,是主攻方向?”
李云龙点头确认:“没错!情报是这么说的,筱冢义男的命令也是这么下的。”
丁伟又指向东侧的滏阳河。
“东路,阿部规秀那一路,需要渡过这条滏阳河,然后才能进攻县城东郊,算是辅攻?”
李云龙再次点头:“对!”
孔捷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丁伟的手指在滏阳河上来回滑动着。
“你们看,”他沉声说道,“这条滏阳河,河面宽度足有上百米。”
“就算水不深,鬼子的大部队想要快速通过,除了那座小土桥,必然要选择涉水徒渡。”
“上万人的部队,携带装备辎重,横渡一百多米宽的河流,哪怕组织得再好,也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而且,渡河之后,他们距离平安县城还有十几里地。”
“就算他们是铁打的,一路急行军,也至少需要数个小时才能抵达城下。”
“这还没算上他们渡河之后,重新整顿队形、恢复建制所需要的时间。”
孔捷听着丁伟的分析,有些疑惑地问道:“老丁,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之前的计划,不就是利用他们渡河的时机,在岸边阻击他们吗?”
丁伟摇了摇头,表情严肃。
“问题大了去了!”
他的手指猛地敲在北路大孤镇公路上。
“你们想想!北路鬼子走的是公路!还有战车开道!”
“他们的行军速度,会比需要渡河、跋涉的东路鬼子快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