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连绵,华丽营帐整齐排列,火盆被木架架起,其上燃烧着明亮火光。
甲片碰撞,带来一阵铿锵。
秦山跟在赵宇身后,看着这些火盆,习惯了放在地上的篝火,此刻看见火盆,居然有些不适应。
战马嘶鸣从不远处传来,几个骑手忙着安抚马匹。
因为追秦山,来不及带辅兵,这些粗活也只能先委屈一下这些骑兵。
此刻京营全员身着布面甲,听着铿锵转头看来,秦山一身N手老旧扎甲,甚至有些扎眼。
“督师,秦百户到了。”
前面赵宇止步,对着眼前营帐弓腰抱拳。
秦山也停在原地,脸上带起一丝尊敬。
“进来吧。”
轻声传来,虽然看不见,但赵宇还是抱拳弓腰又行了一礼,接着偏头看向秦山,向里面点头示意:
“你去吧,督师只见你一人。”
微微抬眼,秦山瞟了赵宇一眼,随后也不犹豫,向前一步,掀开了帐帘。
入手处帐帘丝滑,秦山眼底快速闪过一丝错愕。
居然还包了层丝绸!
带着诧异,身后帐帘放下,重新隔绝了内外,帐外嘈杂瞬间一轻,帐内多了几分静谧。
微微抬眼打量,两根大红烛火平缓燃起,摆在一张书桌两旁,将帐内照的一片明亮。
而在书桌后,一身红袍官服的孙传庭,正提着笔,低头不断书写。
烛光照耀,在孙的后背,拉出一条长长倒影。
提笔吸了点墨,孙传庭微微站直审视眼前书信,随后也不抬头,随意开口:
“赵宇是我入狱前的参将,他的话,我从来不会怀疑。”
“但是当他说起你,我确实有那么一瞬,起了点疑心。”
说着,孙传统随手又勾画几笔。
“不过还好,你确如赵宇所说,没让我失望。”
放下笔,孙传庭抬头,目光看向秦山身旁,微微示意:
“把官印拿过来。”
秦山偏头看,身边立着一张长桌,上面正好放了一个用玉石打造的官印。
伸手抱起,轻步将官印递了过去,孙传庭接过直接对着眼前书信微微按压。
接着拿起书信,递给了秦山。
带着些许愕然,秦山下意识接过,孙传庭抱起一旁茶碗,暖了暖手,抬头注视向一旁的地图。
目光深沉,孙传庭望的出神,秦山来不及看信,跟着转头看去,地图的中心,写着两个大字:
‘开封’!
“出狱时,陛下问我需要多少兵马荡平贼寇。”
“我给陛下说,五千精兵足矣。”
“结果陛下给我的五千京营,实在是...”
孙传庭微微止住,脸上带着一丝无奈,但随后偏头看着眼前秦山,眼中又重新泛起亮光。
嘴角重新泛起笑意,孙传庭脸上轻松了不少:
“不过还好,现在有你,我就知道潼关兵依然能战。”
秦山从开封周围密密麻麻的流寇标识上收回目光,略微一愣。
带着些许无奈,秦山小心瞟了自信满满的孙传庭一眼。
等你见识了李自成,就知道这两年他实力增长的有多夸张。
而你自信满满的潼关兵,又烂成了什么样。
秦山没有说出来,只是好奇起来等着孙传庭抵达潼关,见识了潼关武备后,还会不会这么自信。
随后,秦山突然愣住,回想方才孙传庭的话,转头看向孙传庭,眼中浮现一丝疑惑。
什么叫现在有我?
看着秦山望来,孙传庭目光瞟了瞟秦山手中的书信,秦山连忙低头查看,随后眼神微微睁大。
“你既是朝廷册封的潼关团练百户,那自然也归属我潼关官军。”
“但我看你麾下士卒远超百户能带的兵额,所以先用你革里眼和徐虎的功劳,给你把官职升了升。”
“而这,就是你的册封文书。”
孙传庭解释,秦山则看着眼前文书,带着一些错愕。
此刻文书上,官印落下的地方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而且官印也不是高适才的寻常官印,而是‘三边总督’四个大字的官印。
其含金量不知道高了高适才多少!
秦山的官职也从一个不入流的团练百户,一跃成了大明潼关军团下的一员游击。
游击可以组建五百本部兵马,并独领一营,已经算是正式跨入‘将军’行列。
秦山带着一些震惊,孙传庭说的倒是随意,只是升了升官,可现在看来,这简直是直接连跳四级,将秦山以及麾下乡勇,全部转成了大明正规野战军!
不仅日后将会拥有军饷,甚至还会得到朝廷配发的武器装备。
而孙传庭仅仅只是与秦山见了不过两面,便直接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以至于两天前秦山还是一个白身,两天后的此刻,就成了大明朝的正牌将军。
看着文书上有些发烫的官印,以及官印下自己的名字。
秦山微吸一口气:
果然,战争永远是军人的阶级直通车!
看着秦山脸上有些愕然,孙传庭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坐回帅椅,随手甩正衣袍:
“现在,秦将军,既然你已是朝廷官军,又可独领一营,自然不能再叫乡勇。”
“依本朝惯例,你可给自己本部起个名号,比如赵宇本部便唤作‘捷锐营’。”
微微回过神,秦山眼中短暂的愕然消散。
垂眼沉思,只是片刻功夫,秦山便又重新抬起了头:
“安平。”
孙传庭抬眼,带着一丝疑惑。
“安平营,末将本部,便唤作安平营。”
秦山眼眸低垂,孙传庭则看着秦山,目光一时有些发呆。
居然用起兵时麾下兵卒家乡为名,这倒是比较少见。
而且...
孙传庭眼中泛起一些亮光,看向秦山的欣赏越发明显。
而且‘安平’两字,倒是符合天下百姓,在这世道下的追求!
孙传庭没有反驳,只是拿起早已吸满墨的笔,在纸面上写下三个大字。
“好,秦山本部,从此便唤作‘安平营’。”
说完提笔,看着眼前颇具神韵的安平营三个大字,孙传庭拿起官印,再次加盖了上去。
烛火忽的一闪,前面传来了孙传庭的声音。
递过安平营的册封书信,孙传庭看向秦山:
“好了,你回去准备准备。”
秦山接过,眉眼微微一皱:
“准备什么?”
孙传庭一脸淡然,重新坐回书桌,翻开新的一页,拿起笔继续书写。
随后头也不抬,只是平静:
“当然是作为大明官军,准备随我一同...去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