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将上下而求索!】
......
......
[那个令无数人愁苦的时代,也是无数人挺身而出的时代。]
[孔子从未停止寻找出路,为受困的弟子,为受困的自己,也为......受困的华夏。]
......
[刘彻说,我要的不是一时的权变之策,而是长治久安的大道之理,从升平向太平过渡的条件。]
......
[儒者杜甫,回忆颠沛流离的一生。他的心,依然牵挂着苦难中的家和国。他尝遍了社会底层的酸辛疾苦,他的目光,无法不在低处徘徊。因为,他本就是‘天地一沙鸥’]
......
[班超从来都是一个无畏的探险者,他告诉皇帝,假以时日,西域必将再次归顺,西域都护府的旗帜可以永远飘扬]
......
【虽然千万人,吾往矣!】
......
[张居正与海瑞的人生始终没有真的交集。]
[一个,是理性而务实的改革派。]
[一个,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忠君和爱民的方式完全不同。]
[但他们,都坚定的走完了自己选择的为臣之道。]
......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
[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那是比一统六国疆域更大的梦想;]
[是一项至今没有人开创的伟业;]
[是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的大一统。]
......
[孟轲走过的路,悲壮但豪迈。]
[孟轲不幸赶上了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
[在诸侯国,纷纷追求霸道而非王道的时代背景下。]
[他竭力推行的仁政,还没有可以落地生根的土壤。]
[孟轲相信,终将有人......]
[继往开来!]
.........
.........
评论区
【华夏历史比任何小说都精彩,因为它是无数华夏人智慧最大的彰显。】
【每一个时代都有千千万万人挺身而出,哪怕是养蚕人。】
【张居正是权臣,海瑞是清官,但目的相同。
谁说天公不好客,漫天飞雪送一人。】
【王霸兼之,儒为表,法为里!】
【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
【大明可以没有海瑞,但绝不能没有张居正。】
【历史可以没有张居正,但不能没有海瑞。】
【如果人人都是海瑞那就不需要张居正了,但就是因为只有一个海瑞,所以大明需要张居正。】
【日月共明,万国仰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仰太岳相公。】
......
万界时空
虽然这一次天幕也说了很多人。
孔子寻找出路的‘仁’。
孟子艰苦追寻的‘仁’、‘义’。
秦始皇的‘大一统’。
刘彻的‘长治久安’。
班超无畏的‘昭昭大汉’。
杜甫颠沛流离希望的‘家国山河’。
以及海瑞和张居正的‘为臣之道’!
孔孟皆淡然。
如今的他们早已经明白。
虽然不甘心,但这就是现如今的情况。
况且,他们已经看到了未来。
......
秦始皇和刘彻,天幕多次提及他们,这一切并不陌生。
所以,他们也波澜不惊。
他们相信,自己此时已经荣辱不惊。
毕竟天幕再也不可能给他们搞出狠活了。
他们不觉得,自己经过天幕如此长时间的洗礼,还能有什么让他们所动容的!
他们在,这天下就乱不了。
天下的担子,都在他们肩上担着的!
......
至于班超,杜甫两人。
境遇不同,心态自然也不同。
更何况,未来的历史他们已经大概知晓。
于是该欣喜的人在欣喜,该悲伤绝望的人在悲伤绝望。
......
然而,到了张居正和海瑞这里,他们两个比谁都平静。
破防的人,反而是天下的君父,也就是所谓的皇帝。
一个叫嘉靖,一个叫万历。
嘉靖一直以为海瑞是那些大臣们退出来跟他斗法的家伙。
所以,他很烦海瑞,并且对其嗤之以鼻。
可是当他审问海瑞之后,他瞬间破防吐血。
奄奄一息下,看着天幕的评价,一口气没上来。
毕竟‘历史可以没有张居正,但不能没有海瑞’这句话太严重了。
结合之前的天幕,这说他是什么?
第二个赵构啊!!
......
而万历,本来之前就对天幕颇有微词。
现如今看着天幕也是对张居正极高的评价,顿时怒不可遏。
“什么叫‘大明可以没有海瑞,但绝不能没有张居正’?难道没了张居正,朕的大明就完了?”
“什么叫‘如果人人都是海瑞那就不需要张居正了,但就是因为只有一个海瑞,所以大明需要张居正’?难道朕的衮衮诸公,满朝文武都是贪官污吏,都是垃圾粪桶,尸餐素位不成?难道他们还比不上区区一个张居正?”
“什么叫‘日月共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仰太岳相公。’你们后人都认定他为权臣,何敢与朕并肩?”
万历破防破的不是一般大,因为按照天幕所言,他就是错误的存在。
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都是无君无父之徒。
............
【华夏的历史与文明不曾断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