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有人端来醒酒汤,王玉瑶喝下,眼神逐渐清明,佩环提醒她刚刚说的失言之语。王玉瑶哪里用得着她提醒,哭着上前跪地,颤声应下,连声该死。
皇帝再看向寿王,问:“你的王妃说她曾与你说过娘家二姐的私密之事,可是真的?”
寿王愤怒的看着跪着王玉瑶,却不得不咬牙应“是”。
皇帝再问:“那你为何会说是周王妃?”
寿王依旧是装糊涂,“儿臣不知父皇何意。”
王继恩上前,将这些时日寿王与周王妃的流言小声告知。
寿王跪下,俯地认罪:“儿臣该死,实在是二嫂与儿臣过世的王妃长得实是相似,儿臣喝了酒,总会将两人认作一个人。不知道闯下如此大祸,请父皇降罪。”
皇帝看向众人,朗声道:“也就是说,流言生误,皆因你的王妃失言,皆因周王妃就是王家嫡女。”
皇帝带头应下,众人自然附和。
跪在地上的王玉瑶瑟瑟发抖,隐在众人中的王苏瑶的母亲却是泪流满面。
这个时候,汴京府尹包大人自远处走了过来,朗声道:“陛下,周王妃的身世是大事,如今京中又流言不断,若因寿王妃一面之词就断定周王妃是王家嫡女,难免让人怀疑陛下是为遮掩皇家丑闻故意捏造。”
皇帝皱眉,朗声道:“王家人何在?”
王从愈走来,扶起母亲走到王玉瑶身后。
皇帝问:“你们可有证明王家女儿的证据。”
苏氏忙道:“臣妇的二女儿小时候摔过一跤,右手肘下有一块疤痕。”
依然是胎记之类的,汴京府尹道:“陛下,这等证据依然是王家人的一面之词,至多算作人证,若要众人信服,当需物证。”
皇帝心烦。
赵弘佑道:“父皇,可否传周王妃前来,儿臣可让她自证。”
寿王冷冷提醒:“二哥,二嫂可是失忆了,你如何让她自证?”
“不劳六弟费心。”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皇帝打断两人,让周王接周王妃过来。
周王看向杨潇潇,杨潇潇微微点头,他转身离去。自寿王赶来那一刻,王苏瑶就和晓雨换了过来,自己等在金明池外。
赵弘佑走到事先约定的位置,看到了多日不见的妻子,激动的将人抱起转圈。
“二郎!”王苏瑶晕乎乎的拍人。
赵弘佑将人抵在廊壁上,吻了上去。天大地大,他毫不避讳的亲吻自己的妻子,她从未如此放肆过,羞涩的拍他,直到完全瘫软在他的怀里。
“身体好了吗?”时间还早,两人坐在长廊上耳鬓厮磨。王苏瑶还未从刚刚的吻中回过神来,惊恐的推人。
“你疯了,在这?”
他不过是关心她的身体,赵弘佑佩服道:“婠儿,你比我还疯。”
在这,那事,他想都不敢想。
王苏瑶羞臊的捶人。
赵弘佑将人搂入怀中,问:“婠儿,你怎么让寿王妃听话的?”
王苏瑶心虚,用笑遮掩,嘚瑟的仰头:“她叫了我十七年的姐姐,我还不能拿捏她!”
赵弘佑看着娇艳欲滴的唇,再次吻了上去。
等的时辰差不多了,两人手牵着手走进金明池,走进众人中央,齐齐行礼。
皇帝道:“佑儿,说出你的办法吧。”
“诺!”赵弘佑看向高直。
高直搬来书桌,上齐笔墨纸砚。
赵弘佑拉着王苏瑶走到书桌后,拿起沾了墨汁的毛笔递向她,仿佛真的是对待一名失忆的人,轻声诱哄:“婠儿,德太妃寿诞,你为德太妃写一副贺联吧!”
王苏瑶怯生生的问:“什么是贺联?”
赵弘佑解释:“贺联就是我前些时日教你的对联,但是写的内容,要是祝寿的话。”
王苏瑶再次怯生生的问:“你才刚教我写字,我的字能看吗?”
寿王看着两人装模作样演戏的扭捏样子,肺都要气炸了,可也只能生生受着。
赵弘佑道:“你尽管写,德太妃不会怪你失礼。”
王苏瑶接过毛笔,仍是怯怯的看着他,不敢下笔。赵弘佑拿着她握笔的手放到红纸上,朗声问:“不知谁能为王妃说一上联?”
众人起哄,让汴京城公认的才女李清婉做上联。李清婉拗不过众人,又见皇上看了过来,缓缓说出上联:
“瑞霭瑶池,慈竹风和承雨露。”
“多谢!”赵弘佑拿着王苏瑶的手写下“瑞霭”两个字后,缓缓松开,王苏瑶将剩下的字写完,在另一张红纸上,自动对出下联:
“祥呈宝婺,萱花日暖映云霞。”
“对的妙啊!”下联出来,即有人拍手叫好。
赵弘佑将上下联拿起,呈给汴京府尹包大人,道:“王家嫡女写的簪花小楷,是汴京城内一绝,京中众多女眷亦有其亲手所写的墨宝,大人不妨借来,让人比对查验。”
在等待中,上下联在众人手中传阅。除了开始两个字是周王殿下的笔迹,后面的字与王家嫡女的字如此一辙。
在比对的墨宝还没有拿来前,众人心中便已默认。有不少人看向寿王,心中默默猜测。若说寿王酒醉失言为真,但过后不解释任由流言流传,看来不仅是对周王妃余情未了,还是因爱生恨呀!
墨宝取来,比对后,汴京府尹包大人如实禀报:“陛下,周王妃正是王家嫡女。”
皇帝起身道:“此事既已明了,不可再妄传。”
众人应“诺”。
皇帝看向寿王,厉声提醒:“祯儿,男女婚嫁大婚之前退婚退亲者不在少数,既然没有大婚,那便不算夫妻,以后不可再妄言。”
“诺!”寿王低头。
此事了结,皇帝走向太妃,亲自斟酒为两个儿子赔罪。三杯酒后,丝竹管乐响起,德太妃的寿宴继续。
寿宴结束。寿王快步离开,寿王妃紧紧跟在后面。两人上得马车,就听见里面凄惨的一句叫声,但也只有一瞬,快的仿佛是错觉。
寿王府的马车离去,王苏瑶收回目光看向母亲,哥哥。苏氏激动的一直落泪,王苏瑶为母亲擦去泪水。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房妈妈走了过来,对苏氏耳语道:“夫人,老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