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坦然接受渐渐压过逃避,占据上风。
梁太太指尖微顿。
虽不知许笙感激之情从何而来,却并不妨碍她笑着回复,“不客气。”
答完,才深思。
究竟为何。
魏妤面露忧色。
怎的情绪不对劲,还同梁太太道谢。
不是讲这样不可能。
其实,若将情绪的不对劲,理解为感动,故而才会道谢,也不说得过去。
可偏偏此情此景,不是这样的。许笙的明眸中,明显迷茫与脆弱的意味更多。
魏妤长睫微扇。
明明,聊天时还是好好的。
在她来的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视线转向梁太太,正想着该如何委婉问出,心中所想,余光却对上许笙的视线。
所有的说辞,全然咽下。
视线微移,挪至许笙身上。
好似面色好了些,也不知是真的好了,还是装出来的。
但无论怎样,许笙这样表现,便说明不想她过多担心,那么,她装也要装出,放心的样子。
总之,过后她仔细关注着就是了。
此刻脑中响起,昨日梁砚邶的来电。
内容大致便是,笙儿近日重新工作,不大习惯闪光灯,而她是主播,希望她能多同笙儿聊天,传授经验。
她一口应下了。
好友进圈是为了她,那么她也当尽自己所能,帮助许笙。
可随后是一句,“这件事,不要让笙儿知道”。
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这样的事,有什么不能让许笙知道的,莫非其中有什么猫腻?
况且,她又不是梁先生的下属,凭何要听他的吩咐。
可正要出声回绝时,却忽而听见,电话那头低沉的嗓音传来,“恳请。”
稀奇。
毕竟,往日她见梁先生,他大多都是冷着脸的。
指尖微顿。
她回答的是,“我想想。”
若非涉及的,不单是她自己,还与笙儿有关,她就应下了。
挂断。
当时想不明是因何事,如今似乎隐约明白了。至少她以为,自己应当明白了。
莫非,梁先生是不想给笙儿更多的心理负担?
是了,笙儿向来怕麻烦旁人,若知道梁先生私下里,让她多传授经验。
必然要纠结一阵子。
且这段时日,笙儿应当因为工作原因,情绪时起时落。
那她更不该,火上浇油。
……
许笙调整过心绪,缓步走至魏妤身旁,介绍道:“妈妈,这是我的好友,魏妤。”
梁太太是长辈,故而她是向梁太太介绍魏妤。
魏妤主动唤了句,“梁太太好。”
梁太太见许笙已然恢复正常,也不好再多问,究竟是何事。
视线转向魏妤,笑得婉约,“不必这样客气,你跟笙儿是好友,那唤我梁姨就好。”
魏妤应了句“是”,便没再出声。
梁太太指尖握着手机,笑着出声,“你们先聊,我还有事。”
这是要出去的意思。
所谓有些事,不过是借口。
毕竟笙儿好友来了,她总不能还在这里,挡着闺蜜说悄悄话。
往常她不会考虑这些,多的是人看她眼色。可如今不同,她喜爱笙儿,那么便想考虑笙儿的感受。
况且,她还想在这,多住几日。
前提却是,梁老爷子不会追至京城来,而能拦得住的,也唯有梁砚邶了。
许笙轻声开口,“妈妈,我送你。”
愧疚。
梁太太刚来,她让魏妤过来便罢了,还落下梁太太,转而陪魏妤。
不合适。
即便,梁太太说的是有事先出去。可她依旧过不了心里那关。
故而才有了这句。
送至门口,她心中还好受些。
梁太太手腕微抬。
这是不必相送的意思。
许笙脚步微顿,没再坚持。
许是看出许笙的不好意思。
梁太太走前提了句,“不必担忧,我在京中也是有好友的。”
这话,并非是随口说的。
年轻时,她与燕太太便是笔友。当时,虽也可通电话,可她们享受那种期待回信的过程,默契地皆未提过电话之事。
后来,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书信愈来愈少见,她们才转为手机聊天,亦或是视频,可频率增了,味却淡了。
故而,她十分期待与燕太太的见面。
也许是心情好,临走前她脚步微顿,视线转至许笙同魏妤的方向。
眨眼。
随后关门。
许笙心中泛起涟漪。
是羡慕的。
梁太太的心态,当真是极好,或许,她该向梁太太学习的。
她这样想着,魏妤便艳羡地说了句,“你这婆婆,看起来比梁先生还有活力。”
许笙微顿,跟着笑了声。
依照魏妤的性子,是不会多加评论梁砚邶的。
有此一句,除了真心羡慕梁太太的状态,想来还有引她往积极方面靠的意思。
“慎辞总说,妈妈想一出是一出,可我看来,心态年轻才会这样。”
不想让魏妤的话落地。
魏妤闻言,视线转向许笙的明眸。
恰巧,许笙亦然。
相视一笑。
最后还是魏妤勾着唇角,打破平静,“不是说要改歌词吗?现在进展如何了。”
总要先说些别的话,再慢慢过渡到,梁先生所说的经验。
直接讲,既尬又明显。
“改了后半段。”许笙缓缓走出两步,取过手机,轻声开口,“你可想听?”
方才她唱时,便录了下来,以便自己后续反复听,判断哪里还需改变。
魏妤点头。
许笙便取过平板,点开歌词递给魏妤,随后才指纹解锁手机,点开录音。
先响起的,是梁太太所弹的钢琴前奏。
魏妤小时学过钢琴,甚至成年后,也偶尔弹上一曲,故而
心中暗自赞叹,真好。
若非许笙的嗓音刚出来,她便该直接出声称赞了。
思绪收回,视线缓缓落至平板上。前半段截屏,是平板默认字体。
指尖随着许笙娇糯的嗓音,缓缓下滑。
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新飘逸的字体。
她一看便知,乃许笙所写。
指尖微顿。
配着歌词听后半段,倒有些欲说还休的意思。
甚至最后那句,她还听见了哭腔。也不知是技巧,亦或是真情流露后的失声。
但魏妤判断,应当是后者。
她是知道的,少时的许笙一心想学设计,画画便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哪里还有时间,学唱歌技巧。
可惜,大学专业终究没能如少时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