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夜宴结束之后,吐番的几位使臣几乎是黑着脸垂头丧气的退出了明堂,座上的众大臣看向慕容桓的目光中皆露出赞赏之色。
“早听闻这位萧夫人会摸骨画像,曾经在洛阳城中助大理寺破过好几起案件,今日一见,果然让我等大开了眼界。”
“是啊是啊!那苏家早已是名声狼藉,当初萧相执意要娶这女郎,还让洛阳城中一些名门子弟笑话了许久,未想这女郎确有几分能耐,她今日不仅与萧相联手破了这起案件,更是为我大周挽回了颜面与威严啊!”
“是啊!看看那几位吐番使臣的脸色,真是解气!哈哈哈…”
当众大臣与贵族皇亲自明堂之中走出来时,与韦氏一同在马车上度过了大半夜的李裹儿不由得竖起了耳朵,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当听到传来的话语中多是对慕容桓的钦佩赞意之时,李裹儿又不满的瞥下了嘴角。
“她怎么到哪儿都能出风头啊?更可气的是,那吐番使者怎么不让她去和他们的王子和亲!”
韦氏气极道:“你还说,我曾经对你的教导你都当耳旁风了,你兄长和阿姐的死,你是不是早就忘了,祸从口出的教训,你怎么还不长记性。”
“这要是说起来,你得感谢这位萧夫人今日就在现场破了此案,若是这位吐番王子的死真与我大周有关,指不定圣人为了平息吐番的愤怒,就得送你去和亲!”
一说到和亲,李裹儿又有些畏惧的缩起了身子,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母妃,千万不要让我去和亲,你和父王现在就只剩我这一个亲生女儿了,裹儿还要孝敬父王与母妃,长伴你们到老!”
韦氏听罢,心中又一软,看着女儿又是心疼又是叹息。
“裹儿,你现在也及笄了,既然你不想和亲,为了你皇祖母不再对你父王戒备生疑,唯有你嫁入武家,与梁王之子结亲,我们一家才能在这洛阳城中平安的活下去。”
一听说嫁入武家,李裹儿又心生起了满心的不愿,脑海里不自禁的回想起与崔湜的几度缠绵,心中的涟漪便再度荡漾开来。
再想到曾经见过的武三思之子武崇训那一张平庸的脸,在崔湜与萧慕宸这等惊才绝艳的男子面前简直如同莹火对日月,根本不值得一提,李裹儿便委屈道:“阿娘,裹儿不喜欢那梁王之子,那武崇训,裹儿见过,无论是论貌还是才甚至是家世,都比不博陵崔氏与那兰陵萧氏中的男子……”
说这话时,李裹儿脸上不自禁的腾起一片霞晕与娇羞,这幅模样让韦氏心中不由得大惊,似联想到了什么,忙抓着女儿的手,低声问:“裹儿,你实话告诉阿娘,你最近常常外出,是不是去见某位郎君了?”
李裹儿没想到母亲竟然如此敏锐,忙摇头:“没有没有,裹儿只是常去和那些崔家、郑家、王家的女郎们聊聊天,您不是也常说,要我去结交一些世家贵女吗?”
“没有就好,裹儿,你现在年纪还小,你父王现在的身份又在风口浪尖,你可千万别再出闹出什么事了,知道吗?”
李裹儿顿时感到十分无助起来,她能将与崔湜的事情告知母亲吗?
不不,崔湜与姑母之间还有来往,父王定然不会同意她嫁给崔湜,他们现在更在意的是与武家联姻。
那她该怎么办?她都失身了能怎么办?
……
萧慕宸与慕容桓将新罗女王与慧善公主送回使馆之后,很快又得到了女帝的诏见。
待二人随着上官婉儿一离开,慧善公主看着新罗女王眼中对儿子的万分不舍与思念,忍不住问道:“姑母,您这又是何苦,为何不将真相告知他,也许他就会随您回新罗了,今日宴会之上,我见他娶的那个妻子也是十分聪慧且心胸宽广的,她应该也能体谅您的难处与用心。”
“我知道,正因我知他们的心,所以不想以任何理由来约束他们,让他们违背自己的本心背离故土。
阿宸他毕竟还是姓萧啊,他的父亲乃是兰陵萧氏中的嫡子,是名门之后,萧家这一支虽然只剩了他一人,但我知道,他是想将他父亲的这一支延续下去,让兰陵萧氏的辉煌永存于世。
那我这个做母亲的,自然要支持成全他了!”
“可是您好不容易才来这一次大周,而且您的时间也不多了……您不是也害怕那个噩梦会成真吗?”
慧善说着,眼中竟控制不住的溢出泪来。
“别说了,也别在阿宸面前提起,明日递交国书后,我们便返程吧!”
慧善只得应喏,又听新罗女王问了句:“慧善,你可有觉得那位契丹使臣有些面熟?”
慧善摇了摇头:“这我倒是没有注意,姑母觉得他是像什么人?”
……
此时的紫微宫中,女帝摒退了身边所有宫女,只留萧慕宸与慕容桓于殿前。
“子城,你们夫妻二人今日做得很不错,但是不是还有话没有说完?”女帝率先问道。
萧慕宸便道:“是,吐番六王子能如此大胆的在我大周明堂之上杀人,绝不是他一人想要在吐番夺嫡的阴谋,必然还另有其人相助,尤其是我大周的人。”
“我大周之人?”女帝挑起了眉头,露出极度的不悦。
慕容桓便接道:“是的,圣人,是谁放出来的猫,令猫叫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又是谁传出妖猫吃人的传言?做这件事情的人一定不会是吐番人,而是我大周之人。”
“所以,你们是怀疑我大周甚至是这皇宫内便有奸细存在?”
“不是奸细,而是我大周的叛徒。”
慕容桓说罢,又道:“圣人可有想过,这妖猫吃人的传言为何偏偏会在各国使臣到来之前传出,是否有人提前便设计好了今日的这一出戏,就等着在今夜的宴会上上演!”
女帝顿时也心生疑窦,看向了萧慕宸:“子城,你还有何想法?”
萧慕宸便道:“臣以为,吐番此次出使归国后,必然还是不会善罢甘休,论钦陵有如吐番的一根定海神针,只要他在,吐番必不会真正的与我大周结盟,他们的每次和谈都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是为了探清我大周的军事与民力,择日又会挥兵来袭。”
女帝闻言,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吐番的诈降之术与假意和谈之术已不止一两次了。
“那么依子城之见,朕应该如何做?”
萧慕宸便道:“据臣所知,因论钦陵功高盖主,且恃功而骄,吐番的可汗赞普已对他十分不满,臣以为,可以激化论钦陵与吐番赞普之间的矛盾,若是能逼得论钦陵降于我大周,那么吐番便不再一只威胁我大周的猛虎!”
“不错!那么你们刚刚所说的这个大周叛徒……”
慕容桓接道:“臣妇有一计,可为圣人将此人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