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梅关后接下来的一路都十分顺利,虽然山匪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比起混乱的江南道好像还多些,但他们一行人中有不少身强马壮的,都没有成为抢劫的对象。
过南雄没多久,周粥他们与楚凌骁就分开了。
楚凌骁要继续往南到广州府衙报到,周粥他们则是往西又走了好几天,终于抵达浔江平原。
“同志们,咱们到了!”
伴随着位置的确认,大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他们这一路过来着实难过,这还是在粮食不缺的情况下,换成流民,还不知道要多受多少苦。
可一想到以后不用交那么多的赋税,不用受到地主豪强的侵扰,以后他们劳作的每一份果实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足足花了三天时间,他们将附近的地形探了个遍,最终选择了一处平原与山地接壤的区域。
他们所选的位置十分隐蔽,背靠山地,面朝平原,平原上江水奔腾着向东而去,水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离最近的县城有大半天路的距离,但只要绕开后面那座大山就抵达官道。
如果不是特意找过来,几乎不会有人发现这边竟然多了一群人定居。
“这地看起来真肥,咱们努力多开点地出来,来年肯定会丰收!”
“这位置真不错,还有小河,都不用到江边取水了。”
“山上可能有猛兽,咱们得先把栅栏建起来,住的地方暂时先搭个棚子吧,能躲雨就行,反正这天热!”
野外不比当初在磐石坞的时候,磐石坞外面是被清理过的,流民到了只要有材料,就能直接搭草棚,但到了浔江平原这边,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砍树,而是像开荒一样,清理地上的杂草。
这些杂草不仅现在影响建筑物的建造,以后还可能会藏匿各种蚊虫,所以一开始最好全部清理掉,先将土地垦平,等屋舍地基打好了,再将泥土压实,这才算完。
三十多个人忙活了半天,总算是清理出一片相对比较干净的地来,之后便开始男女分工,男人去砍木头搭建他们的临时住所,女人和小孩则是忙着采集茅草、准备食物、编制草鞋等活儿。
岭南的物资比周粥想象中的要更加丰富,她在割茅草的时候发现了野生稻和甘蔗,傍晚休息时去查看白天布置的简易兔子陷阱时,不仅抓到了两只肥美的兔子和一只鸡,她还找到了一块黄泥地。
穿越者必备的两个技能,烧砖和制水泥,这就成功了一半。
不过烧砖是个麻烦事,至少现在还不行,起码得等他们临时住所搭建好之后才能开始尝试。
至于当初在磐石坞时李三刀烧的土碗,他们的车上就带着大家的炊具,倒是不需要像那个时候一样连碗都得自己弄了。
“吃饭咯!”
晚上,三十多个人席地而坐,碗里盛着的是新鲜出炉的烤饼,锅里蹲着兔子和山鸡,虽然只有两只兔子和一只山鸡,但每个人还是分到了一大勺带着油星的汤喝和两小块肉,吃得喷香。
就连一直都十分沮丧的王鹏飞都恢复了活力:“真好!要不咱们多下几个套吧,这样每天都能有肉吃了!”
“你想得美!”其他人嘲笑他,“也就是这会儿咱们刚来,野物多点。等过几天,那些动物知道有人来了,就会往山上跑了,到时候别说兔子了,就连兔子毛你都见不到。”
“喜欢吃兔子肉的话,下次抓到兔子可以养起来,兔子繁殖很快,要不了多久就能有一窝的小兔子了。”周粥道,“不过兔子肉不能多吃,得跟其他的食物搭配着一起来。”
兔肉有丰富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却很低,不适合作为长期食用的肉食,但是用来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
而且,说实话,兔肉有一种特殊的土腥味,尤其是在没有后世那些丰富的佐味料掩盖的情况下,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
只不过现在的大家条件不行,能吃上肉就已经非常满足了,还没有到能挑剔肉的味道的时候。
她这古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呐!
丁大忠不仅年轻时走过镖,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他能够通过天象来判断接下来几天的气候。
他们的运气相当不错,除了刚到浔江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下雨了,所以大家也不着急,天色暗下来之后就不干活了。
吃完晚饭后,大家会坐在一起聊天,讨论今天的新发现,讨论他们干完现在的活,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要做。
有时候周粥会给他们讲一些自己还记得的故事,也会借着讲故事的机会继续教大家认字,学习算术。
除了蚊虫有点多,他们的日子过得无比舒坦。
中途王鹏举还带人去了一趟附近的县城,从那边又拉了两车粮食回来,短时间内根本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王鹏举打听到,浔江这边一年能种两季稻子,不过现在已经晚了,别人家的稻子都已经长老高了,他们这边就算种下,也赶不及在冬天之前成熟,倒是还能种一些成熟得快的蔬菜。
不过大家确认粮食能买到后都不慌,建造村庄需要时间,开荒种地也需要时间,现在抵达这里刚刚好,等明年两三月份,基础设施弄得差不多了,耕地也开垦出来了,刚好可以把种子种下去。
临时住的草棚搭建好,大家便开始根据规划挖地基和排水措施,岭南这边多雨,村子里的排水措施肯定是要做的。
周粥则是跟李三刀讨论了一下用黄泥烧砖的可能性。
砖这种东西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而是很多年以前,就已经被老祖宗将其运用在了建筑中,只是一直没能普及。
李三刀之前只是不知道砖头的原理,但周粥告诉他之后,他便有了想法。
就在周粥一行人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群不速之客乘船来到了东山大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