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除夕夜......
万家灯火中的团圆宴。
傍晚,湘江河畔的炊烟裹着糟辣椒的辛香漫过青瓦屋檐。老城区的刘家厨房里,铁锅与铲勺碰撞出铿锵的节拍,48岁的张桂芬正将腌制三日的糟辣鱼滑入滚油,金黄的鱼身在热浪中卷起鳞片般的酥边。八仙桌上,腊肠泛着柏树枝熏制的琥珀光泽,与红亮油润的香辣鸡构成视觉盛宴。十岁的孙子趴在灶台边,偷捏了块扣碗里的五花肉,烫得直哈气:“奶奶,这个比汉堡包香多啦!“
凉拌折耳根的脆爽与卤猪蹄的胶质在舌尖交织,刘老爷子特意把黄瓜片摆成铜钱状:“吃了这个,来年财源滚滚!“窗外,供电局的黄色工程车缓缓驶过,车顶闪烁的警示灯与灯笼红光交相辉映。
电网铁军的无声守岁。
汇峰区三桥村配电房里,供电局的值班员王建军盯着监控屏上跳动的负荷曲线。他掏出对讲机:“新舟供电所注意,10千伏新街线负载率突破85%,启动二级响应!“三公里外,应急发电车如巨型甲虫般轰鸣,95后技术员李瑶在零下3c的寒风中连接电缆,冻僵的手指在绝缘胶带上留下歪扭的缠绕痕迹。
“报告!风华镇光明社区变压器温度异常!“抢修队的张师傅抓起工具包冲出门,妻子刚发来的年夜饭照片还在手机屏上闪烁:酸汤鱼的热气模糊了女儿贴的窗花。
烟花与电流共舞。
午夜钟声敲响时,凤凰山广场骤然炸开漫天金雨。退休教师陈启明带着小孙女点燃手持烟花,火光在湘江水面投射出流动的星河。供电局的无人机掠过天际,红外摄像头扫描着输电线路,与升空的孔明灯擦肩而过。
“徐叔,烟花要离变压器远些!“风华供电所的小周举着喇叭穿行在人群里,手电筒光束扫过社区公告栏——那里贴着用毛笔写的《安全用电顺口溜》,墨迹未干。
街头巷尾的温度。
丁字口夜市依然人声鼎沸,烙锅摊主老杨在发电机嗡鸣中翻炒洋芋粑,油星子溅到“春节保电应急供应点“的横幅上。穿红棉袄的供电宣传员递来暖宝宝:“杨叔,电磁炉比炭火安全多啦!“
老杨笑着指向排队的人群:“这些娃娃就爱炭火香,说这才是这个城市的味道!“
零点时刻的明暗交响。
当全城陷入跨年欢呼时,播州区龙坑变电站的主控室里突然警报大作。“35千伏龙马线跳闸!“值班长吴军抓起绝缘杆冲向设备区,积雪在工装靴下咯吱作响。二十分钟后,随着断路器重新合闸,远处村落此起彼伏的“来电了!“的欢呼,淹没在新一轮爆竹声中。
晨光里的余韵。
大年初一清晨,环卫工李素芬清扫着街角的鞭炮碎屑。供电局的工程车仍在巡视线路,轮胎碾过的地方,露出夜雪覆盖下的电缆井盖,上面铸着“2018年电网改造“的字样。湘江水面漂浮着几盏荷花灯,烛光映着供电铁塔的轮廓,如同现代与传统的温柔对话。
在这场冰火交织的守岁夜里,550万人共享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糟辣鲜香,更是电流中流淌的守护温度。当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播放春晚重播时,供电调度大屏上的负荷曲线,已悄然绘就成一座城市的平安图腾。
大年初一的清晨,城市仍沉浸在节日的余韵里。街道上零星的行人裹紧大衣,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消散。星辰传媒的玻璃幕墙映着初升的朝阳,烟紫色的温莎结LoGo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晕。
冷玥推开公司大门,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声音在空荡的办公区格外清晰。她脱下大衣搭在椅背上,指尖划过智能中控屏,调出新一年的数据面板——银发经济部的订单系统仍在跳动,适老手环的预售量在除夕夜又涨了15%。
而今的冷玥可以随喜好穿搭,不用再工装。
冷玥身姿修长,一袭墨色旗袍勾勒出窈窕曲线,领口银线绣着细碎昙花,在行走间若隐若现。她将鸦羽般的长发挽成低髻,斜插一支白玉簪子,几缕碎发垂在耳际,衬得肌肤如新雪般皎洁。那双丹凤眼尾微微上挑,眼波流转时似有寒星闪烁,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她习惯性抿着薄唇,右眉尾处有道浅疤,给清冷面容添了三分凌厉。黑色皮靴踩过青石板时会发出清脆声响,腰间悬着的青铜罗盘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偶尔折射出暗哑的光。
“冷总,您这么早?”保安老张端着保温杯,惊讶地看着她。
“新年新气象,得赶在风口前面。”她笑了笑,从包里取出母亲塞给她的保鲜盒,荠菜饺子的香气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电脑屏幕亮起,冷玥调出加密U盘里的《适老产品2.0企划书》。文档的第一行还停留在昨晚写下的“记忆褶皱功能”,她敲击键盘,补充道:“嵌入怀旧音乐触发模块,关联用户青春年代的高频旋律,缓解阿尔茨海默初期症状。”
窗外,一辆快递车驶过,车灯扫过她的办公桌,照亮了案头两样东西——左边是父亲那枚1984年的老钢印,右边是星辰传媒去年的财报。钢印的凹槽里还沾着面粉,财报的扉页上印着穿透红头文件的问号形多肉图案。
手机震动,张阳发来消息:“冷总,快手平台的新农人系列数据爆了,留守妇女主演的《山月记事》单日播放破500万!”
冷玥没有立刻回复。她点开后台,看着实时滚动的弹幕:“想我外婆了”“这才是真实的中国乡村”。镜头扫过土灶台时,画面角落的智能手环悄然植入,弹幕却无人质疑,反而刷满“给爷爷奶奶买”。
她忽然想起除夕夜父亲用适老手环拍雪人的画面,蓝光闪过时,他鬓角的白发像极了老式打印机吐出的空白交割单。
“把银发经济部和短视频部打通,”她按下语音键,“让《山月记事》的主演直播带货,剧本改成她们的真实故事——留守老人如何用手环联系儿女。”
屏幕上的GmV曲线又开始攀升,冷玥却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证券营业部的LEd屏仍亮着猩红数字,与她的账户余额重叠。半年前那根医疗股K线曾是她人生的转折,而现在,她正用父母那代人的钢印,在数据世界里刻下更深的痕迹。
办公区的灯陆续亮起,加班的员工们捧着咖啡进来,惊讶地发现冷玥早已在白板上写满新年的目标:“信任链2.0”“怀旧经济蓝海”“真实故事付费库”。
“冷总,您不休息吗?”实习生小声问。
她拿起钢印,在《区块链版权存证》证书上重重压下一记凹痕:“热爱可抵万难。”
窗外,新年的阳光照在温莎结LoGo上,烟紫色的丝巾在风中轻扬,恰似当年辞职信附件上那枚褪色的“优秀信息员”胸针——如今它已化作星辰传媒的图腾,在数据洪流中锚定真实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