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前天,农历五月初四的晌午头,老周氏的表侄杨华来了。
今天的他与正月十一那天的他截然不同。
将近四个月未见,杨华年轻了许多,脸上没有了愁苦之色,多了笑容!
他是来给老周氏下礼的。
买了六斤猪肉,四斤油条,四斤糖糕,两条一尺多长的草混子,六瓶白酒,十个大桃子。
一共六样东西。
他说:“表姑,表姑夫。一来,我是来感谢您二老的。二来,我也是就着这端午节,我买些东西给你二老及孩子们吃。
那天若不是大侄女金凤发善心,把硬给拉来,又倒茶又做饭给我吃,我还不知道表姑就在这金庄住!
也让我错过机会,花小钱治大病!”
金德顺问:“侄媳妇的病,可有好转?”
杨华眼睛有神,眼中有光,脸带笑容,说道:“已经大好了!
那日,我从你们这里前往邱庄。
到那里,闺女在家,正准备做饭,逮眼看到我来了,也亲热不得了,嘘寒问暖,就忙着端茶倒水的。”
从这一点上看,要比儿子暖心些。
做好饭,我简单吃了一些,说是在你们家吃过饭了。
饭后,我就向闺女女婿提出借钱的事。
一听说我要借二百,闺女女婿都为难!
亲家母就说家里没有什么钱,因为我闺女已经有儿有女,应公家要求就去上了环子,谁知上秋又顶着环子计划外又怀了孕。
唉!又被公家带去流产后结了扎。
这流产加结扎,抚养身体也花了不少钱。
当女儿得知她娘生病了,还被她哥嫂给撵出去住在简易的小破棚子里,就哭的跟什么似的。
当即下午,就和女婿从家里拉了一些树棒,粟秸杆子,和我一起回到住处。
闺女看我们的惨状,又是一阵哭。
就和女婿着手重新给我们搭了一大间棚子,顺便又去买了几片石棉瓦给封了顶,用粟秸杆了积了墙,和点泥给抹上,也总算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女儿女婿又去窑场捡了一些砖头,帮我们砌了个简易的锅灶。
忙活两天。
闺女女婿都是个好的,我这心也好受多了。
闺女给她娘买了一些管胃疼的药吃,暂时止住了疼。
又给我们买了米,从家里带的面来,连柴禾也拉了一点来。
一趟一趟,来回就是二十里,一句埋怨都没有!
另外,闺女又给了我五十块钱。
我就照姑父说的做,买了鸡蛋、蜂蜜、三七粉,每吃十天,歇个三五天,再吃。
并把鸡蛋壳焙干碾成粉冲茶喝。
渐渐地,秀她娘的胃就不疼了,面色也红润了许多,也能帮我干活打下手。
我按照姑父说的做,割了三分地的青麦苗,开了菜园,又去承包了两个公共厕所,一个厕所,公家给我十五块钱,这样每个月还有三十块钱可拿。
厕所一天一掏,每天下午挑个几趟,回来就倒在路边,摊开,打成饼状,晒干,再砸碎,撒入菜地里,地可肥了。
我种了上海青,买的葱秧子栽葱。
长的可旺了。
一开始,天冷,我买了塑料纸,罩了五个小弓棚。
小青菜长势快,二十多天就可以卖了。
头天下午,秀他娘在家打理菜,第二天一早我挑去卖,每一集菜都能卖个十块二十块三块钱不等,要根据重量,菜价的贵贱变动,每天卖的钱也有所不同。
由于地肥,菜长的特别好。
我栽有一分地的葱,卖了十集,令我没想到的是,竟然卖了五百块钱。
这真是令我没有想到的事啊?
我心里当时就非常感谢我姑父你,给我支的招好用啊!
卖完葱,我就又去买了葱秧子去栽,然后又买了葱籽,下了葱秧子到时候再栽也方便。
卖葱要比卖青菜省事。
不过,种一次青菜,可以卖五六次,间隔拔大苗卖,小苗再长。
隔个五天八天的,水跟得上,小苗很快就又长大了!
每天虽累,我和老婆子真的很开心!
一下子手里有了钱,也不愁吃喝治病了。
人说一亩园跟三亩田,一点也不假。
三个月的时间,我也挣了将近小千把。
给了闺女三百块钱,也算是感谢她的支持与帮助!”
杨华说着就从衣兜里掏出二百块钱双手递给金德顺。
说道:“医方难求,表姑父毫不保留地就把方子传给了我?
这虽不多,也是我和秀他娘的一片心意!”
金德顺伸出手推拒。
“说一千道一万,这还不是亲戚关系吗?
当时看你满面愁苦,心生怜悯之心。
慢病就得慢治。
关健你信了我,才给你自己带来了福气!
所以,不用谢,真的不用谢!
你把钱收回去,攒一些钱买一些砖,给你自己盖两间藏头的砖瓦房。
那棚子终究不是长久住法。能躲风雨,就怕下大雪,一压就垮。
听姑父的劝,先把房子盖起来才是重中之重。”
杨华把钱收起,再次落泪,眼前的长辈才是真正关心他的人啊!
大丫中午没回来。
中午的饭是吴水秀和三丫做的,味道也不错。
金明两口子喊杨华哥长哥短,十分热情。
麦收在即。
杨华吃过饭就走了,他也有三亩多地的麦子要收。
金德顺也忙着去北塘口边去浇稻秧子苗。
稻秧子苗是农历三月二十八过后四月初二下的,如今正好一个月零两天。
金德顺隔三差五都去浇水。
因为要栽稻,金庄人都没有经验。
古城村,后又更名为谷阳村。
王卫国变更为村长,谷阳乡就重新给古城谷阳村扶持一个党委书记出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党政一把抓,把王卫国的工作都给包了。
这一下子,王卫国就变得很清闲起来。
当金德顺去他家取经,如何种稻,他就亲自过来教金德顺如何催芽,如何种植。
他家的豆制品生意做的也很好。
就在赵桥自家房子门口支起了摊子售卖,顺便又从街上进些菜来卖。
由于有窑场在,工人多,有买砖的拉砖的,就劝说他们家开饭店。
王卫国盖房子就有此打算,就让女儿女婿过来帮忙,把饭店开了起来。
协会下午在家做豆制品,上午就去相庙与何集两下里跑,摆摊售卖豆制品。
相庙逢双,何集逢单。
正好天天都赶集,一点都不说累。
而且特别爱往何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