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看着站在殿堂下目光坚毅的儿子,倒是有些恍惚,没想到这么快,原本还老是不干正事的老五已经长成能替他分忧的程度了。
“皇上,如今多地因着酷暑,颗粒无收,百姓们若是安抚不当,怕是后患无穷,臣认为晟王提议可取,将粮食和凉茶一同带去赈灾,也能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如今记挂着他们,”一名大臣很快站出来配合。
“臣等附议!”
朝中就算与恭亲王不是一派的大臣也没敢站出来反对。
老皇帝虽然疑心重,但仍然是一位明君,很快便通过这个决定。
“你如今年纪不小了,如此有成见,也该成家立业了,”老皇帝下朝后看着晟王感慨道。
“哪有,这方子也不是儿臣的,借花献佛罢了,父皇应该给出这方子的人一些赏赐才是,”晟王没敢在朝中提起赵家人要赏赐的事情,赵家人虽已离了贾府出来,但到底在贾家当过奴才,若被揪着此事不放,怕是能惹来不少麻烦,倒不如隐身在背后,反正得了实际好处。
“你倒是不贪,这方子若是记在你名下,你可知能带来多少好处?如今给了朝廷,你的好处可没了,你甘心?”老皇帝正色道,到底是宠爱多年的孩子,老皇帝这番实是想给儿子捞好处。
“还是父皇疼爱儿臣,儿臣不过是想着为父皇分忧,这些名利之事,儿臣不想掺和,”晟王也不知这位在位多年的君王是否是真的疼爱自己还是在试探自己,明确地拒绝了。
“哼!说你聪明,你又能讲丢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说你笨吧,时不时还能出些主意,真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是好,”老皇帝嘴上这么说,却对儿子的选择十分欣慰。
“不过既然想为朕分忧,那就帮忙帮到底,你也该历练历练了,这次赈灾便由你来负责,”老皇帝轻飘飘说道。
“什么?儿臣对这事可不熟,父皇你心可真大呀!不怕被儿臣搞砸了?”晟王连忙拒绝。
“此事容不得你拒绝,如今皇家必须要派一个代表,你放心,朕早就料到你没那本事,所以你老老实实跟着去,别丢了朕的脸就是,旁的不用你操心,”老皇帝看他那没出息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他倒好,想都不想就往外推,若不是念着他这么大个人了还要靠着他哥,他用得着费心吗?
“父皇别气,儿臣去就是了,”晟王见他生气,只能接过这烫手山芋,本来他能提出此事就已经够招眼的了,还能去赈灾,底下的兄弟们但凡能捞到一件,都够受用的了,他抢这么多风头,着实不好。
只是如今他四哥名义上被禁了,他总不能靠着他四哥再混下去,能有些事情办也好,所以只能接过此事。
朝中大臣得知由晟王带队赈灾之后也有不少人站出来反对。
总不能好处都让晟王占了,他们总不能连口汤都喝不上吧。
然而,他们再反对也没有用,这件事情老皇帝早已做好了决定。
没多久晟王便带着人马和粮食前往赈灾的地方。
虽说这事能立功,但这么热的天,赶起路来也十分难熬,萧君霁只能下令,趁着太阳下山之后,连夜赶路,白日休息,否则还真没办法顶着这么热的天赶路。
不过他们如今带着不少凉茶药包,倒是可以用来解暑。
萧君霁钱多,对自己大方,对这些赈灾的将士也不吝啬,那出药包让人熬了好几锅凉茶,还奢侈地放了糖,这是他怕路上要吃太多苦买来安慰自己的,倒是派上了用处。
这些将士们得了好处,便再不敢乱说他养尊处优,吃不了苦了,毕竟能过得好一些,谁愿意一直吃苦呢?
……
如今凉茶配方公开之后,许多施凉茶、施粥的棚子如雨后春笋,京中百姓再无一人热死家中,此事传到各地,各地富商纷纷效仿。
一时间各地百姓也逐渐受益,这个炎热的夏季,总是有了些盼头。
商贾的地位和名声倒是在百姓心中得以提高。
不仅是富商,就连许多大臣家眷也开始露脸行施粥、凉茶等善事,为朝中大臣赚足了颜面。
荣国府里,因着这事王氏和王熙凤等女眷也纷纷表态,虽不出去抛头露面,但让府里的下人搭了好几个棚子出来做样子。
京中就是这样,只要是有利于名声、有利于家族的事情,从来不缺人去做。
赵家花铺此时倒是不怎么显眼,撤了几个点,他们是头一个做的,在百姓心里自然不一样,一想到凉茶,心里想起的必然是赵氏花铺,旁的就算施再多次,也只能得几句好话。
赵家的赏赐很快便下来了,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不过并没有提药方的事,只是送了块牌匾外加各种赏赐。
这也足够让人眼红了,牌匾挂在花铺上,十分引人注目。
想到这可是连皇帝都夸的花铺,能进去逛一番都觉得不一般,所以赵氏花铺竟成了京中的打卡点。
还有不少心中记着赵氏花铺恩情的老百姓,来花铺门前送礼,虽都是些瓜果蔬菜,但好歹是他们的一份心意,赵国基让伙计们对他们以礼相待,若进店的,便好好带他们逛一圈。
这些百姓出来之后个个面色红润,他们原只是在京城中艰难度日的普通人,根本没得到过这种待遇,这可是皇帝赐的牌匾乖乖,他们不但见着了,还能进去逛一圈,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
虽都在京城,但他们住的地方与这里天差地别,一伙人是凑着银子过来报恩的,所以自然会如此震惊。
赵国基帮忙帮到底,干脆雇了马车送他们回去。
那些人从马车上下来时,惹得周围人羡慕极了,都是生活在“贫困区”的人,自然知道这些马车价格不菲,也不是他们能消费得起的。
“恩人真是太好了,不仅让人带我们逛了铺子,茶水、点心,一样不少地招待我们,连马车都是他雇的,果然是大善人!”
“我们原是去报恩的,没想到这样下来,又得了不少好处,皇帝赐下来的牌匾,真是晃人眼,我都不敢认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