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知道朱卷交易所,是因为他与王和信常跑去大雄宝殿那边烧香,关注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才打听到一点消息的。
经常有书生前来烧香拜佛,祈求高中。
偶尔会看到怪异的现象,就是不知名的香客在书生旁低语,像是自言自语。
恰好林远离的近,也听到了香客的话。
“施主若想魁星附体,可去后殿寻慧明师父。”
当时林远并没多想,只觉得好奇怪,但他与王和信常去,结果听到的次数多了,就明显察觉异常。
之后还跟踪过,但里面有身份验证,反正有交易,书生得到一卷纸,具体是啥两人不得而知。
“我与和信常常去大雄宝殿烧香,起初不过是随便去走走,心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只是每次在大雄宝殿那边,我们总能碰到一些奇怪的现象。
记得有几次,常常见到一些书生前来烧香。
那些书生都穿着朴素的衣衫,低头恭敬地磕头、上香。
每次香烟缭绕,大家都在祈求‘高中’。
我和王和信也总是静静站在一旁打量,但有时却会见到一些怪异的现象。”
林远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继续说道。
“偶尔会看到有香客,低声在书生旁边低语,好像是自言自语,但他们的语气却显得异常神秘。
有一天,我不小心靠得近了,听到其中一个香客低声对书生说:施主若想魁星附体,可去后殿寻慧明师父。
那时候我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很奇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俩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发现这现象还挺多的。”
他抬起头,看向众人,目光中似乎闪烁着回忆的光芒。
“后来我和和信决定跟踪观察,想弄清楚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需要考生证明,说是得廪生担保的,一看这架势,我们也无法继续,只好蹲守。
后来发现书生手里会多一卷纸。”
孙文石皱了皱眉:“那卷纸是什么东西呢?”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仿佛林远所说的事情让他产生了更深的疑问。
林远轻叹一声:“我们没有亲眼看到卷纸里面的内容,只知道那纸卷是从慧明师父那里换来的,但具体是什么,至今仍不得而知。”
段昊初点点头,缓缓开口解释。
“这卷纸表面上看是佛经,实则是幌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严肃,“实际上传说中的‘佛前烧高香’‘文昌托梦’这些说法,其实都指的就是这种事情。”
孙文石似有所悟,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震惊,“我听说过一些传闻,但这件事居然真有其事?”
他有些难以置信。
林向安若有所思地听着,并没有发言。
在一旁的杨辉,心里更是震惊,若不是这些同窗,他更不可能有机会知道这种事。一股无力在心底蔓延开来,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是的。”段昊初点了点头,“民间百姓一直在传科举有门路,但具体无从知晓。正是隐藏的这些交易。”
他顿了顿,继续道:
“这卷纸并不是普通的佛经,而是乡试考生的答卷。
交易消息主要在屡试不第者、富家子弟、边缘文人中流传。
多次落榜的寒门士子为求生路,通过同乡会馆或文社得知交易渠道。
而富家子弟凭借财力接触中间人,边缘文人充当掮客,替人牵线赚佣金。
这寺庙供场地掩护,僧人抽成牟利,但对外宣称‘代供文殊’。
这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交易渠道。”
“乡试的考卷不是应该保密的吗?”孙文石显然对此感到疑惑,眉头紧锁,“怎么会流落到外面?”
“原版的考卷确实不会流出。”
段昊初轻轻摇了摇头,“这就涉及到乡试的批改和保存制度,原版考卷虽然不流出,但朱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这块文昌了解的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