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夏挺身而出,挡住了那名企图毁掉玉玺的黑衣人。黑衣人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却被幼帝的侍卫迅速制服。
“将他们严加看管,务必审出幕后主使!”幼帝怒喝道。
众人带着黑衣人离开密室,而幼帝和时安夏则带着玉玺返回宫殿。一路上,两人心情沉重,深知此次事件背后的阴谋绝非如此简单。
回到宫殿,幼帝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们听闻玉玺已找回,纷纷松了一口气,但又对幕后黑手的身份猜测不已。
就在众人讨论之时,宫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名太监匆忙跑来禀报:“陛下,丞相大人求见。”
幼帝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丝疑惑:“这个时候,丞相来此所为何事?”
丞相大步走进宫殿,面色阴沉。他看了一眼幼帝手中的玉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陛下,老臣听闻玉玺被盗,特来探望。”丞相拱手说道。
幼帝冷笑一声:“丞相来得倒是及时,朕正为此事烦恼。”
丞相故作镇定:“陛下洪福齐天,定能揪出幕后黑手,保我朝平安。”
时安夏在一旁观察着丞相的表情,心中的怀疑愈发强烈。她轻声对幼帝说:“陛下,臣妾觉得丞相此番前来,颇为蹊跷。”
幼帝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丞相:“丞相,你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丞相沉吟片刻:“老臣认为,此事或许是一些不法之徒妄图扰乱朝纲,陛下当严惩不贷。”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来,在幼帝耳边低语了几句。幼帝脸色一变,猛地一拍桌子:“丞相,事到如今,你还不说实话!”
丞相心头一震,强装镇定:“陛下何出此言?老臣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幼帝怒目而视:“从黑衣人身上搜出的信物,与你府中的物件一模一样,你还有何话可说!”
丞相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腿一软,跪倒在地:“陛下饶命,老臣一时糊涂啊!”
原来,丞相一直对幼帝心怀不满,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压制。于是,他策划了这起玉玺被盗事件,企图趁乱夺权。
幼帝看着眼前的丞相,痛心疾首:“朕一直信任你,没想到你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时安夏在一旁说道:“陛下,如今真相大白,当如何处置丞相?”
幼帝深吸一口气:“将丞相打入大牢,待朕查明所有罪行,再行处置!”
一场前朝风波,终于随着幕后黑手的现身而渐渐明朗……
丞相被打入大牢后,幼帝和时安夏决定亲自审讯,想要弄清楚他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参与这场阴谋。
阴暗潮湿的大牢里,丞相头发凌乱,神色憔悴。幼帝和时安夏走进牢房,目光冷冷地注视着他。
“丞相,事到如今,你还是如实交代吧。”幼帝声音低沉而威严。
丞相抬起头,眼中满是绝望和悔恨:“陛下,老臣糊涂,一时被权力蒙蔽了心智。”
时安夏上前一步,质问道:“仅仅是为了权力?我看没那么简单,说,是否还有同党?”
丞相沉默片刻,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既然事已至此,我也不再隐瞒。这一切,都源于多年前的一场宫廷争斗。”
原来,当年先皇在位时,丞相曾与一位皇子走得很近,一心想要扶持那位皇子登上皇位。然而,最终登基的却是当今幼帝的父亲。先皇深知丞相的野心,对他有所提防,逐渐削弱了他的权力。
幼帝皱起眉头:“所以你心怀怨恨,策划了这一切?”
丞相苦笑着点头:“老臣以为,只要能掌控局势,让陛下成为傀儡,便能实现多年的心愿。”
时安夏愤怒地说道:“你为了一己私欲,竟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丞相继续说道:“我暗中勾结了一些朝中大臣和宫外的势力,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
幼帝握紧拳头:“那些与你勾结的大臣都是谁?宫外又是何人在支持你?”
丞相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吐露了几个大臣的名字,并交代了与他合作的宫外势力是一位野心勃勃的藩王。这位藩王一直觊觎皇位,企图借助丞相的阴谋趁乱起兵。
时安夏惊道:“若藩王起兵,必将天下大乱!”
幼帝神色凝重:“必须尽快做好应对之策,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丞相低下头:“陛下,老臣罪该万死,只求能给家人留一条活路。”
幼帝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犯下如此重罪,国法难容。但念在你多年为朝廷效力的份上,朕会酌情考虑你的家人。”
说完,幼帝和时安夏转身离开大牢。外面阳光刺眼,他们深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