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水银,朱砂……
这些东西当真是有毒的吗?那他们这么些年吃过的这些圣药又算什么?!
这个消息炸翻的,不仅仅是生活在“毒”环境中的宋王朝的皇室,也包括那些时不时、甚至时常服用丹药的皇帝、以及一些达官贵人、丹师。
嬴政听到玉不识的话也是眉眼骤然压了下来。
——他自然也是寄希望于丹药过的,想要长生并不是他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不过之前有着玉不识的提醒,他让那些术士都去研究火药和航海了,倒是放下了对丹药和长生的执着。现在他回想起来,还是会忍不住一身冷汗。
这些东西再配上草药,就是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他自然是看过的,不然也不敢就此入口。若玉不识说的是真的,那他这不是就是在慢慢的杀死自己吗?
他想要长生,很大一部分是想要更好的给这片土地继续自己的统治,而不是找死。
所以当时停丹还是逃过一劫?
刘彻和李世民也都还没有到吃丹药求长生的年纪,对此虽然有些后怕,但也没有很多的感触。
但也有人彻底破防。
嘉靖皇帝从一开始都很镇定,哪怕天幕中提到了自己一朝的那些臣子和自己的儿子,不管是张居正、海瑞、徐阶还是其他,他都很是淡定,毕竟他自己一个人观看水幕,是不是作法向天幕祈祷,过的还算自在。
至于朝政,这不是有些天幕样板在前,朝臣在他的示意下也是多方尝试,开始实验了。但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小事,真正看见玉不识说铅、朱砂有毒他才是忍不住失态。
他后半生求道,求长生,求仙神。他一开始以为这天幕是上天给他的警示,分化的水幕是上天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单独给他的。结果玉不识直接打破了他的幻想,别说是长生了,就连他自己吃的那些丹药说不定都是要人命的。
他回忆起曾经,看着不远处托盘上硕大的、刚被呈上来的金丹圣药,脸色阴晴不定。
良久,他唤来外面候着的人,叫人把这些金丹带下去赐给那些为他炼药的圣师,看着他们吃下去。
有没有问题,他们吃一吃不就知道了?!
玉不识放出这么一个炸弹,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依旧神色自若地讲了下去。
【或许有些人觉得这些东西还挺熟悉的,是的,这些也是丹药的组成。
很多人吃那所谓的金丹来求长生,或许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求死。
你想要活的久一点,说不定还不如去练练什么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来的有用呢!
养生之道,还是得看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
玉不识简单说完,又回到了之前的内容。
【而在宋徽宗在位的这二十来年里,一直都是内外交困的。这位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的新皇,这位之前最为出名的名声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新皇,他的治下,确实是一团乱麻——
他或许是知道自己的情况,在朝政上不是依靠向太后,便是自己的臣子们。
其实这样也没有什么错,毕竟这样看着好像他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先是看再是学,最后是不是就可以上手?但他并没有这么想,而且他依仗的臣子,也是全凭他的喜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臣子是个好的、做实事的,或许北宋还不至于没的这么快,但问题是有着宋徽宗,你觉得能让他喜欢的,会是这样的人选吗?
或许他们的能力也是有的,但就像是他们投靠的陛下一样,宋徽宗的天赋才能点在了艺术上,那么他们的天赋能力就点在讨好上,而不是百姓和实事身上。
——在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而太后在神宗时便有一个身份很是显目,那就是守旧派,是的,这里还有守旧派和变法派的斗争。那么这“变法派”变得是什么?是王安石变法,这些日趋激烈的内斗,就更不是宋徽宗能够压制的住的!】
或许是之前铺垫的足够久和足够多,大家一开始听着还没有异样,毕竟正如玉不识说的,虽然他们也是看得焦急,但都这样了,还能求什么呢?
到听到了后面才是脸色一变。
玉不识说着似乎这样的皇帝这个性格很容易被人掌控似的,好像遇上个霍光、张居正就能治好之前朝廷的病疴一样,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才能得,世间最多的还是庸碌之辈,所以她的假设也只是假设罢了。
而且都是皇帝了,当真就能够这样听人摆布吗?
再加上这里提到了没有后续的王安石变法,设计到变法,从前面来看就很少能够成功的,那么他们又能奢望什么?
王安石也是紧紧抿住了唇角,听见自己的名字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他关心的依旧还是他的主张。
之前有着这么多的前例在,哪怕他对自己的计划和主张是改了又改,但真的能够坚持下去吗?
虽然现在他的变法和历史上的已经不一样了,但他还是有所期待的。
他变法,不也还是为了积病已久的宋朝?真的不能有所奇迹降临吗?
【王安石变法,我们在这里只是简单带一下——
这次由王安石主持的变法从熙宁二年开始到元丰八年结束,历时十五年。它确实改变了不少北宋贫弱的局面,也充实了财政,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地位。但部分举措的不当,使百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最后,就像是之前的那些变法一样,此次变法也是随神宗的逝世而告终。
等到了徽宗时期,等身为守旧派的太后当政后,她支持的守旧派当即翻身做主。
首先是她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而反对立徽宗为帝、支持和推动王安石变法的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其中蔡卞首率先被贬任知府;同时她也在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