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军得到来,以及一天的战绩,在日军那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刚上来就全歼了战车第三师团一个联队的坦克,并且还在夜袭中搅乱了一次大的进攻。这些战果引起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极大焦虑。
冈村宁次作为制定本年度作战计划的参与人之一,深知在河南战役结束后,马上要在湖南发起的大规模进攻,三十多万大军在湘北的集结,根本隐瞒不了太久,所以这里战斗结束后,马上湖南就要开始进攻。
之前为了避免两线大规模作战,定下的目标是等到河南战役结束后才发起湖南的战事。
随着43军的到来,给在洛阳的作战带来了太大的不确定性。不说43军本身强大的作战能力,现在看来43军的部队还有了反坦克作战的利器巴祖卡火箭筒。
虽然在北方作战的日本基层士兵没有见过这种火箭筒,但是对于他们这些高层来说并不是秘密,美军已经在欧洲和东南亚战场上使用过。
事实证明,这种火箭筒对于坦克有着很强的反制能力。
这就使得之前在河南战场上纵横的战车第三师团,这个河南战场皇军手中最大的杀手锏,之后很可能再无法发挥大用。
并且经过几天的试探,在洛阳驻防的15军武庭麟部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守卫洛阳城打的很有章法,进退有度,又极为了解洛阳周围的地形。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还打了进攻部队几次伏击,尤其是在洛阳西北邙山南麓猪龙嘴的伏击,竟然造成皇军上千人的伤亡。
况且周围还有一个刘戡兵团,当初不是这个军团的阻挡,估计洛阳的守军15军都来不及反应,皇军已经冲进了洛阳城内。
河南战役从开战之初到进攻洛阳前都打的非常顺利,一战区的部队被他们摧枯拉朽般的击败,可是自从攻击洛阳后,部队的攻击就变得不顺。
心中比较在乎感应的岗不宁次,觉得这不是好的兆头,除了一丝焦虑外,在心中对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也生出强烈的愤怒来。
按照他的安排,在河南的12军主力既然已经集中在洛阳周围,就应该将洛阳城包围起来,先一鼓作气将洛阳西北和西南的新安和宜阳全部拿下,然后以63师团为主力的“菊兵团”从洛阳东北到东南合围,迅速歼灭洛阳守军,拿下洛阳,结束这次会战。
可是作为前线指挥的内山英太郎,却不听他的安排,认为主要目标应该是追击刚被击溃的汤恩伯部第31集团军,在它们整顿以前予以击歼。
于是只在洛阳周围留下独立步兵第9旅团、第110师团及战车第3师团大部,其余主力从洛阳周围分散出去,向豫西的嵩县方向追击前进,另以第62、第37师团在临汝以北,向伊河、洛河上游河谷追击。
冈村宁次深知第12军的行为会加长河南战役的期限,更加增加了整个目标的不确定性。
于是他再次以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名义,用极为严厉的语气要求12军集中主力进攻洛阳。
内山英太郎此时也意识到这个他轻视了洛阳的问题,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可以兼顾两个方向,可以同时消灭洛阳周围的中国军队和汤恩伯的主力。
所以下令第12军在洛阳周围的部队和炮兵等,凡属不参加洛河追击的部队,全部配属给菊兵团,负责执行进攻洛阳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