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
半个月后。
大宋使臣从辽国返回,辽国承诺不参与宋夏之争,隔岸观火。
大辽也不傻,知道李元昊并非久居人下的雄主。
若是让党项族崛起,必然会将矛头指向大辽。
而大宋不同,上到君主,下至臣民,都崇尚和平,绝不会主动冒犯大辽。
萧太后还愚蠢不到在这个时候去帮助李元昊来对付大宋。
有了大辽的包拯,大宋这边才算彻底放心。
随即筹备了五十万石粮草,拨款三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与此同时,包拯还特地笼络了一批江湖高手。
如丁兆兰、丁兆惠。
又通过系统,召唤了岳飞、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批精英。
其实,包拯都没想到,系统不但能召唤后世之人,还能召唤水浒中的虚构人物。
尤其是召唤到岳元帅,这无疑给了包拯极大的鼓舞。
要不是功德点已经消耗完,他非得将岳飞的整个背嵬军都召唤出来。
在系统加持下,很快,包拯召唤的人物均相继现身。
“林冲参见包大人。”
林冲身穿铠甲,手持银枪,威风凛凛。
虽然林冲头脑简单,但论战力,算得上水浒中的马军天花板人物了。
“鲁达、武松,见过包大人,听闻包大人即将发兵攻打李元昊,我等特来助阵。”
鲁达身穿僧袍,手持一柄六十斤的禅杖,身材雄壮,宛如一头肥牛。
武松长发披肩,手里拿着两把戒刀,威风凛凛。
“岳飞参见包大人,听闻包大人想攻打夏州,小人特来相投。”
只见岳飞手里同样是一柄银枪,却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显然,包拯召唤来的,是还没有参军的岳飞。
虽然有些小失望,但岳飞的才华和武艺包拯绝对相信。
只要给他机会,岳飞一定能崭露头角,大杀四方。
“诸位快快请起,各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投靠本府,足见爱国之心。”
众人均站起身来,见包拯对他们如此器重,无不欢悦。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包拯这次所召唤的几人,无一不是想要建功立业之人。
只是在他们的位面,朝廷腐败,没有机会让他们大展拳脚。
既然现在成了他的部属,包拯自然不会再让悲剧重演。
随即,包拯将岳飞、林冲、鲁智深和武松,以及丁兆兰、丁兆惠等,均授予相应官职,每人率领三千兵马。
公孙策和展昭都懵了。
除了丁兆兰丁兆惠外,其余来投靠的几人,他们闻所未闻。
刚刚来投靠,包大人便委以重任,让他们带兵作战,未免太草率了些。
但他们知道包拯目光如炬,慧眼识人,既然这么安排,说明几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也不便多言。
有了几人的加入,包拯心中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随即挑选了良辰吉日,亲自挑选三十万精兵,于庆历元年二月发兵。
三十万大军分三路进发,浩浩荡荡。
这是大宋开国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出征,旨在彻底踏平西夏。
西夏方面,得知大宋出兵三十万,一时间朝野震动,大感意外。
大宋此举出乎了党项人的预料之外。
大宋竟然选择主动出击,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不符合大宋以往的性格啊!
不过得知统帅乃是包拯,李元昊就笑了。
毕竟,在他眼里,包拯固然有青天美誉,可终究只是一介书生罢了。
大宋让文人带兵作战,那不是自寻死路么?
让李元昊尤为郁闷的是,自己都没主动攻打,大宋反倒先发制人。
看样子大宋的翅膀是硬了,他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
“大王万不可轻敌!”相国兼中书令马元出列劝李元昊。
李元昊不以为然地轻笑一声:“一介文儒,有何可惧,大宋军队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马元摇了摇头:“大王,包拯看似一介文儒,却非寻常书生可比,素来胸怀大志,更兼头脑聪慧,有大宋第一聪明人的称号。”
“况且,自从大宋皇帝任用范仲淹和包拯以来,便开始推行变法,训练士卒,大宋军队已今非昔比。”
“更兼包拯座下展昭和丁月华,武功盖世。”
“据说,包拯出征之前,还召集了不少江湖豪杰一同出征,大王万不可大意啊!”
朝中上下马元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各部首领均面带不悦。
拓跋延回愤愤道:“相国大人,莫非心里尚怀念大宋。”
马元原本是大宋落榜的书生,因不满朝廷的科举,一气之下便投靠了党项。
李元昊见马元有大才,遂重用于他。
马元也不负李元昊的期望,帮助李元昊整合党项各部,严重侵犯了各大酋长的利益,所以遭来党项各部族长的嫉恨。
面对各族长的诽谤,马元不知该怎么反驳,将目光看向李元昊。
李元昊对马元倒是信任有加,大夏能有今日的强盛,马元可谓是功不可没。
大夏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李元昊更离不开这个智囊出谋划策,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于是道:“相国对大夏忠心耿耿,谁敢怀疑相国,就是和本王作对。”
各大族长闻言,全都沉默了,不敢再做声。
李元昊道:“相国,包拯率兵三十万进攻大夏,扬言要活捉本王,相国有何良策应对。”
马元目光转动,沉吟道:“大王,宋军虽声势浩大,然远道而来,士兵必然疲惫。”
“我军的优势乃骑兵,宜速战速决,不予他喘息之机,必能大败宋军。”
作为汉人的马元,自然清楚大宋的强项和弱点。
大宋的优势乃是粮草充足,兵多将广。
而党项虽然全民皆兵,可终究地域狭小,人口不足。
能征集的士兵不到二十万人。
上上之策就是利用西夏骑兵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速战速决,打大宋一个措手不及,决不能和大宋打消耗战。
党项的经济实力不允许。
李元昊听完马元的分析,深以为然,目光扫视各大族长:“各位族长,谁敢为前部打头阵!”
“昊王,臣愿为前部,去会会宋军。”野利遇乞站出来,铿然回应。
李元昊点头:“好,本王给你三万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