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第225章
京城的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洒在张诚书房的案牍上。剿灭湘西匪患刚过月余,科举改革的各项举措正有条不紊地推行。张诚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手中握着一份关于地方学府改制的折子。这时,门外传来丫鬟的通报声:“老爷,红娘子和柳姑娘来了。”
张诚起身相迎,红娘子一袭劲装,腰间佩着双刀,英气逼人;柳若雪则身着月白襦裙,手中抱着一个雕花匣子,眉眼间尽是温婉。“张大人,湘西百姓托我送来些特产。”红娘子大大咧咧地将一个包裹放在桌上,柳若雪也微笑着递上匣子:“这是我新抄录的各地学子对科举改革的建言。”
三人正说着,管家匆匆进来,神色慌张:“老爷,顺天府尹李大人求见,说是有急事相商。”张诚心中一凛,忙请李大人进来。顺天府尹李正国满脸愁容,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张大人,有人在暗中散布谣言,说科举改革偏袒南方学子,北方士子联名上书,要求暂停改革。”
张诚展开密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挑衅。红娘子一把夺过信,气得柳眉倒竖:“定是那些守旧势力搞的鬼!”柳若雪则沉吟道:“此事蹊跷,北方士子向来支持改革,突然发难,背后必有推手。”
当晚,张诚独自在书房踱步。窗外的月光被乌云遮蔽,整座京城仿佛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他深知,科举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旧贵族和保守派一直在寻找机会反扑。正想着,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张诚警惕地握紧腰间佩刀,大喝一声:“谁在那里?”
一个黑影从屋檐上跃下,蒙着面,手中握着一把匕首。张诚迅速抽出佩刀,与黑影展开搏斗。几个回合下来,黑影渐渐落了下风。就在张诚准备生擒对方时,黑影突然甩出一把石灰粉,趁着张诚闭眼的瞬间,翻墙逃走。
张诚回到书房,发现桌上的折子被翻动过。他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刺杀,更是一次情报窃取。第二天清晨,张诚来到翰林院,找到好友徐文远。徐文远是改革派的核心人物,对京城的局势了如指掌。
“此事恐怕与礼部侍郎周延龄有关。”徐文远压低声音说,“他一直对科举改革不满,最近又和几个北方士族来往密切。”张诚皱起眉头,周延龄是三朝元老,在朝中根基深厚,若贸然动手,很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离开翰林院后,张诚决定去拜访太后身边的红人——端敏格格。端敏格格不仅聪慧过人,还对科举改革颇感兴趣。在王府中,张诚将近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端敏格格轻抚着腰间的玉佩,沉思片刻后说:“我听说周延龄的侄子周铭在顺天府任职,或许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张诚心中一动,立刻起身告辞。回到府中,他吩咐管家暗中调查周铭的行踪。三天后,管家来报,周铭今晚将在醉仙楼与几个神秘人会面。张诚决定亲自前往,探个究竟。
夜幕降临,醉仙楼灯火通明,酒客们的喧闹声不绝于耳。张诚身着便服,在角落里坐下。不一会儿,周铭带着三个黑衣人走进雅间。张诚悄悄靠近,透过门缝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周大人,只要你按计划行事,等改革失败,我们定不会亏待你。”一个沙哑的声音说道。“可张诚那厮不好对付,万一事情败露……”周铭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怕什么!太后那边我们已经打点好了,就算张诚有通天的本事,也翻不出手掌心。”
张诚心中大惊,没想到此事竟牵扯到太后。他正要离开,突然听到雅间内传来拔剑的声音。原来,周铭发现了窗外的异常,派人出来搜查。张诚迅速躲进楼梯间,看着几个黑衣人从眼前走过,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
回到府中,张诚召集红娘子、柳若雪和几位亲信幕僚商议对策。红娘子主张直接进宫面圣,揭露周延龄的阴谋;柳若雪则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前,贸然进宫只会打草惊蛇。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管家匆匆进来,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后下旨,三日后在御花园设宴,邀请张诚和周延龄等人赴宴。
“这分明是一场鸿门宴!”红娘子拍案而起。张诚却陷入了沉思,太后突然设宴,究竟是何用意?是试探,还是另有阴谋?柳若雪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说:“既然是鸿门宴,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三日后,张诚身着朝服,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御花园。周延龄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张诚,皮笑肉不笑地说:“张大人,今日太后设宴,不知有何喜事?”张诚微笑着回应:“周大人,等会儿便知。”
宴会进行到一半,太后突然开口:“听闻科举改革引发了不少争议,张大人可有应对之策?”张诚起身,恭敬地说:“启禀太后,改革虽遇阻力,但成效显着。近日臣收到各地学子的建言,特整理成册,供太后御览。”
说着,张诚从怀中掏出一本折子,正要呈上,周延龄突然站出来:“太后,张诚擅自篡改科举制度,偏袒南方学子,致使北方士子怨声载道,此举分明是谋逆!”张诚心中冷笑,不慌不忙地说:“周大人此言差矣,臣有证据证明,有人在背后蓄意煽动,妄图破坏改革。”
就在这时,红娘子带着一群侍卫冲了进来,将周铭等人押到殿前。周铭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地:“太后饶命!都是周延龄指使我做的……”周延龄见状,恼羞成怒,拔剑刺向张诚。张诚早有防备,轻松躲过,反手将他制住。
太后脸色铁青,下令将周延龄等人打入大牢。宴会结束后,张诚独自走在回宫的路上。月光洒在他身上,驱散了多日的阴霾。回到府中,红娘子和柳若雪早已等候在那里。三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而,张诚知道,这只是改革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在更深的黑暗中,还有更强大的敌人在等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信念,有无数支持改革的百姓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张诚握紧了拳头,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