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等人班师凯旋,回到了咸城。然而,踏入城门的那一刻,张林便敏锐地察觉到,这座曾经繁华喧嚣的城市,如今已变得萧条冷清。街道上行人稀少,商铺紧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百姓们的脸上不再有往日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倦与无尽的哀伤。他们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只剩下对战争的恐惧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秦王骑在马上,目光扫过街道两旁,心中亦是沉重。他看出了张林的心思,低声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无奈:“哎,此次王上大军突然毫无征兆地大举来犯,我秦军勇士奋不顾身,保家卫国,但奈何王上势大,仅这咸城,王上就派了二十万大军前来,而整个咸城的兵力仅有五万。”说到这里,秦王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他抬起手,不着痕迹地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眶,似乎不愿让旁人看到自己的脆弱。
这时,秦王的大世子走上前来,神情凝重地补充道:“不仅如此。在这咸城往西三百里的昆城,守军仅有八万,而王上却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围城。守城的祁将军率领全城百姓,坚守了七天七夜,最终城破被杀。八万士卒,无一幸免,城中近百万的百姓,存活下来的不足六成……”大世子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
听到大世子的话,张林心头猛然一颤,仿佛被一把无形的利刃刺中。他身旁的孙璃脚下也顿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的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与悲痛。
“为什么?”张林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不解与愤怒,“王上到底是想要干什么?他为何要对百姓下如此狠手?”
张林不明白,秦王也不明白。当年他征服其他几王,都是直接动得王府,并未伤及百姓。可此次,他的大军一改往日的形象,一路上凡有不从的,皆毫不留情。这究竟是为何?
周围众人皆是沉默,无人能回答张林的问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仿佛连风都停止了流动。秦王的目光望向远方,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鞍,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良久,秦王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沉重:“王上的心思,我们难以揣测。或许,他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王上了。也或者是权力的膨胀,让他变得冷酷无情,甚至不惜以百姓的性命为代价,来达成他的野心。”
张林闻言,心中更加沉重。他抬头望向天空,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艰难与黑暗。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孙璃,难道真如她所说,此前是因为她姐姐受伤,而她顶替她姐姐做了一段时间的王上吗?
孙璃也看到了张林疑惑的眼光,她轻轻拉了拉张林的衣袖,低声道:“张林,我们该怎么办?”
张林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转头看向孙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百姓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我们必须为他们而战,为这片土地而战。”
秦王听到张林的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沉声道:“张林说得对,我们不能再让百姓再受苦了。即便前路艰险,我们也必须坚持下去。”说完,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是立在那里。
过了一会,就在众人准备继续前行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疾驰而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报——王上大军已逼近咸城,距此不足百里!”
“这么快?”大世子也走上前来惊呼了一声,随后他转身拍了拍张林的肩膀,语气坚定说:“张林,孙璃,替我谢谢蜀王的好意让你们来支援我们,可你现在也看到了,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你们要尽量保存有生力量,我们也会争取为你们多带走几个敌人。”
众人闻言,也是脸色骤变。秦王猛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沉声道:“看了,即便之前韩凌围而不攻应该就是再等今日。传令下去,全军备战!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咸城,绝不能让王上的铁蹄踏入城门一步!”
听到秦王的话,张林与孙璃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孙璃微微点头,示意张林上前劝说。张林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到秦王身旁,低声说道:“秦王,我们此次前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与蜀王等人多次商议后的决定。如今王上势大,兵锋所指,无人能挡。若我们继续各自为战,只会被她逐个击破,最终全军覆没。”
秦王眉头微皱,目光中透出一丝疑虑。张林见状,继续说道:“蜀王深知秦地乃您的根基,但眼下形势危急,硬拼并非上策。蜀王建议您暂时放弃秦地,全军退守至秦岭,依险而聚,保存实力。秦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上大军虽强,但若贸然进攻,必会损兵折将。待他们力竭之时,我们再伺机反攻,方为上策。”
秦王听罢,神情依旧犹豫,显然心中仍有顾虑。张林见状,语气更加恳切:“秦王,您不必担心秦地百姓的安危。我们已与蜀王商议妥当,可将秦地百姓先行迁入蜀地。蜀王近日已发动奇袭,成功夺回了几座被围困的城池,蜀地如今安稳,百姓们去了也不会居无定所。反倒是王上大军,虽一时势大,但他们穷兵黩武,不事生产,完全依赖掠夺维持军需。这样的势头,绝不可能长久。”
说到这里,张林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秦王:“秦王,您也看到了,王上大军虽然表面上威风凛凛,但他们的统治完全依赖武力压制,底下人心早已不稳。李威将军的叛变,绝不会是个例。军中不满的情绪如同星星之火,稍有不慎,便会燎原。待到他们内部生乱,力竭之时,便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秦王听完这番话,神情渐渐松动。他抬头看向张林,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张林的目光坚定而真诚,仿佛在告诉他,眼前的困境并非绝路,只要忍一时之痛,退一步,便能海阔天空。
秦王沉默片刻,终于缓缓点头:“张林,你说得有理。本王确实不该再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退守秦岭,保存实力,或许才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
张林见秦王终于被说服,心中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秦王英明!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终有一日能够扭转乾坤,重振山河。”
秦王点了点头,目光中重新燃起了斗志。他转身看向远处的山川,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气息深深吸入肺腑,铭记于心。片刻后,他沉声下令:“传令下去,我秦地所属,迅速将城内百姓迁徙至蜀地,全体秦军据守秦岭,将秦岭打造成钢铁长城,抵御王上大军!”
命令一出,秦军的将领们皆是一愣,面面相觑,显然对秦王的决定感到意外。一名老将上前一步,抱拳劝谏:“秦王,秦地乃我秦军根基,岂能轻易放弃?若退守秦岭,王上大军必会趁势追击,我军恐难以立足啊!”
秦王抬手,打断了将领的话,语气坚定而威严:“我是这秦地的王,我的决定自有我的道理。你们依令行事,不得多议。秦王府的守军将随我留下,做最后的防守。你们速速撤离,不得延误!”
众将领见秦王态度坚决,虽心中仍有疑虑,却不敢再多言,只得领命退下。秦王的目光落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他走到大世子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你们随大军一块撤吧。”
“父王!”大世子急忙上前,神情激动,“儿臣愿与父王同生共死,绝不独自撤离!”
秦王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慈爱,但语气却不容反驳:“听话!假如我不在了,你就是秦王。秦地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话音未落,秦王掌上突然发力,轻轻一震,大世子还未来得及反应,便晕了过去。二世子见状,急忙上前扶住兄长,满脸震惊地看着秦王:“父王,您这是……”
秦王看着自己的二儿子,眼中满是怜惜。他伸手轻轻摸了摸二世子的脸庞,低声说道:“你也是父王的好儿子。你不像你大哥那样冲动,但你无心权力,否则你比你大哥更适合这个位置。保护好你自己,也辅佐好你大哥。倘若……”
说到这里,秦王顿了顿,目光微微闪烁,随即低声在二世子耳边说道:“倘若你大哥不堪重任,就把秦交给张林吧。我很看好他。蜀王只有一个女儿,蜀地将来必定是张林的。苍皇大陆千年前是一国,以后也应该是一国才对。”
二世子听到这番话,神情平静,并未表现出太大的惊讶。其实,他此前早已暗中打听过张林的事。平静了多年的大陆再度陷入战乱,虽说搅乱这天地的人是王上不假,但和张林也不无关系。一个不能习武的“废材”,却引得各方势力关注,这本身就注定了张林的不凡。
秦王见二世子神色如常,心中略感欣慰。他拍了拍二世子的肩膀,语气坚定:“走吧,时间不多了。”
二世子点了点头,扶起昏迷的大世子,转身离去。走出几步后,他回头看了一眼秦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但终究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将兄长的身体托得更稳了些。
秦王目送两个儿子离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才缓缓收回目光。他转身看向张林,眼中带着一丝深意:“张林,我这两个儿子太不成器,让你看笑话了,你也抓紧时机撤吧,我会尽量给你们争取时间。”
张林微微一愣,随即郑重地点头:“秦王放心,张林定不负所托。”
秦王笑了笑,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山川,仿佛在凝视着这片他守护了多年的土地。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修长,显得孤独而坚定。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或许会让他背负千古骂名,但为了秦地的未来,为了苍皇大陆的统一,他别无选择。
“传令下去,秦王府守军,随我死守秦地!”秦王的声音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带着决绝与悲壮。
次日一早,秦王便收到探子传来的急报:王上大军三十万已抵达距咸城仅三十里的地方,形势万分危急。好在城中的百姓已经撤离,只要秦王能拖住王上大军两日,剩余的百姓便能悉数转移至蜀地,而数十万秦军将士也能在秦岭之上站稳脚跟,筑起一道抵御王上的钢铁长城。
秦王站在城墙上,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地望向远方。他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咸城的地形和有限的兵力,尽可能地拖延时间。正当他沉思之际,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秦王叔叔,吃点东西吧!”张林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秦王回头,只见张林和孙璃正捧着一碗热粥和一只烤得金黄酥脆的兔子走来。
张林见秦王眼中带着疑惑,笑呵呵地说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秦王叔叔劳碌了一晚上,想来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吧?我不告自取,给您做了点吃的送来。”
秦王这才反应过来,脸色一沉,怒道:“我不是让你走了吗?你怎么还在这里?”说完,他不由分说地推着张林向外走,边推边催促,“快走快走!王上大军到这里还得一个时辰,你现在走应该还来得及!”
张林身子瘦弱,不能习武,哪里是秦王的对手?三两下便被推到了门外。可当他看到门外的情景时,顿时愣住了——蜀王府的诸位客卿王爷们正悠闲地坐在院子里,有的吃着烤肉,有的喝着美酒,仿佛眼前的危机与他们毫无关系。
张林见状,急忙转身对秦王说道:“秦王叔叔,您当初离开蜀王府回秦的时候,应该也知道我是怎么回到蜀王府的吧?”
秦王听到这话,脑子一时有些转不过来,愣愣地点了点头。
张林见状,继续说道:“我还要告诉您一件事,这事连蜀王都不知道。”说完,他走到秦王耳畔,压低声音说道:“孙璃其实是王上的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