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凤刚一离去,柴无畏便因过度虚弱,两眼一黑,直直昏死过去。众人见状,顿时慌了神,七手八脚地将柴无畏抬进营房。萧天凤等人主动承担起照看的任务,轮流守在床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应对潘凤接下来的挑战,众人围坐一处,开始了热烈讨论。
萧天凤率先打破沉默,眉头紧锁,一脸忧虑地说道:“这铜门关守将也不知为何对我们突然发难。虽说今日被我们打退了。但是看他的样子好像还是不服气,恐怕过几天还是回过来的,我们要想办法应对才是啊。”
老和尚悟景点点头,说:“萧天凤,那大汉临走时不是留下一封挑战信吗?信里写了些什么,你给大伙念念。”
“好!” 萧天凤应了一声,拿起信件,眼睛瞪大了看了半天,愣是一个字都没念出来。
众人等得心急如焚,纷纷催促道:“你怎么回事?倒是快念啊!我等的花都谢了。怎么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萧天凤满脸尴尬,苦笑着解释:“我也想念啊,可不认识字啊。”
周侗埋怨道:“你既然不认识字,那你拿着那封信还煞有介事的琢磨了老半天。这不是浪费我们时间么?”
张忠也埋怨:“对啊,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李义也迈远:“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老萧啊,你不会念就赶紧让别人念吧。”
萧天凤尴尬的笑了笑说:“我并非是故意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只是见到这张纸,我觉得稀罕,想多瞅两眼。虽说我们契丹人也用汉字,可北境那地方物资匮乏,除了王宫贵胄和达官贵人,普通老百姓哪有条件读书识字?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亲眼见到纸呢。”
萧天凤所言句句属实。虽说孔老夫子一直倡导 “有教无类”,致力于普及知识,可几千年来,真正能读上书的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写字需要合适的载体,比如竹简、丝帛、羊皮、纸等。
或许有人会问,为啥不能把文字刻在石头上,或是写在沙土上?当然可以,可石头又沉又大,沙土字迹难以保存,根本没法方便作为普及教育的载体。
纸张,作为普及教育的关键载体,轻薄便携,有了它,教育普及才成为可能。
纸张的生产,离不开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先进的科技支撑,并非所有地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拿西方来说,在不少西方电影里,我们常常能看到写在羊皮上的藏宝图或是信件,这是因为他们当时不会造纸术。在古代,纸张对我们来说或许只是寻常生活用品,写信、如厕都用得上,可在其他地区,那简直就是奢侈品。
我国凭借先进的造纸技术,把纸张价格降了下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普及,大家读书识字变得更方便了。
就拿关老爷最爱读的《春秋》来说,全书一万六千多字,大概 200 多页纸,关老爷睡觉前随手往枕头边一放,想看的时候随手拿起来就能读。
反观欧洲,即便是最高权力的罗马皇帝,如亚历山大、凯撒等,想要读一本《春秋》这样一万多字的书籍,手下人得扛着 200 多张羊皮才行。
请注意,200 多张羊皮,那可是需要宰杀数十头羊才行呢,这是何等奢侈的事!
所以他们的宗教势力一直很强大,毕竟讲神话故事比扛着数万张羊皮普及教育要方便的多,加一些故事情节还容易记忆,口口相传,传播也广泛。
请注意,我这里只是解释工业和科技对文明演化的影响,并不是在否定宗教信仰。人类在数万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在追寻信仰,信仰对人类而言至关重要!毕竟科技的尽头是神学嘛。
所以总结一下,因为工业和科技没有发展,西方没有纸张的普及,更没有发明印刷术。所以教育和科技才无法普及,皇帝的世俗权力无法成长。所以强如亚历山大和凯撒的罗马皇帝,以及后面的欧洲皇帝,全都不得不屈服于欧洲的教皇的权力,西方的皇帝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得不看教皇的脸色。西方宗教领袖的权力压制世俗领袖的权力,即便是到了现代这一点也没有完全被改变。
请注意,我这里是解释工业生产对文明演化的影响,并不是在否定宗教信仰。人类数万年间一直追求信仰,人类是需要信仰的!毕竟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嘛!
全世界上只有我们在古代就实现了世俗权力压倒宗教权力,这是全世界上独一档的存在。
这里扯得有些远了,让我们继续小说剧情。
周侗焦急的一把扯过那封信,说道:“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还是我来读吧。”
“挑战书: 我乃大将军潘凤,自幼投身军旅,历经大小数百战,战场上的厮杀锤炼出我这身绝世武艺。
我的拳脚刚猛无匹,力可开山裂石,便是那凶猛的虎豹,在我面前也不过是轻易便可制服的猎物,世间难寻敌手 。 我的武器乃是玄铁铸就的萱花斧。能劈山断海,无人能阻。
西北剑客,街溜子,无业游民柴无畏,你本是前朝余孽,皇恩浩荡不仅饶了你,还为你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让你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生活。然而你却不能知恩图报,反而结交山中的山贼,骗取延州城的军械物资。
本以为你就是想发点小财,朝廷宽宏大量,才没和你计较。没想到你蹬鼻子上眼了。还一路向西闯关而去,打伤不少守关大将,比如芦子关的李将军,金锁关的赵将军,三星关的韩将军,老美关的金将军......
他们到现在还在医院躺着,而你却逍遥自在,连医药费都不付一下,更别说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其他费用了。
如此暴行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非常生气。
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走的后门,更不知道你有什么后台。朝廷竟然对你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统御西北的曹玮大帅也在迁就你,不想派大军围剿.......这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然而我身为大宋铜门关守将,就有镇守关隘的责任,更有维护宋军威严的义务。他们不敢办你,就让我来吧。我本想率领天兵数万剿灭你们这伙流民,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想生灵涂炭,伤及无辜。
于是就善意的决定,以武林人士的方式结束这场争端:你我来一场公平的单挑。
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挑战,沙场之上,你和我来一场真刀真枪的对决。刀剑无眼,生死有命,特此立下生死状。
够胆的话就签下生死状,并且回信吧。等待您的答复。
铜门关大将军--潘凤。”
听完潘凤的这封信,众人面色严肃,沉默了起来。营房里安静的吊根针都能听得到。
忽然萧天凤站了起来,很严肃的看着大家,像是想要说些什么?
那么萧天凤究竟会说些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