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柴无畏和桑晓打的是两败俱伤,一个衰老十岁,一个耗尽内力。好在有吕洞客帮忙为柴无畏运功灌入真气,有赤晓军护卫桑晓周全,二人才没有生命之危。
话说吕洞客在山上全神贯注地为柴无畏疗伤,四周静谧无声,唯有真气涌动之声。忽然,一阵嘈杂喧闹自山脚下隐隐传来,紧接着,滚滚烟尘扶摇直上,映入二人眼帘。柴无畏正沉浸在疗伤的紧要关头,这般突如其来的动静,原本专注的神情中闪过一丝诧异 。
“不要分心,以你现在的状态,就算下山也做不了什么。”
那道长缓缓说道。
柴无畏闻言,心中豁然明了。他微微颔首,深吸一口气,随即将纷扰思绪尽数摒弃,双眸紧闭,周身气息逐渐平稳,再度全身心地沉浸于疗伤之中。
约莫一炷香的工夫,柴无畏的身体状态逐渐好了起来。此时,吕洞客额头布满细密汗珠,面色略显苍白,柴无畏的气息渐趋平稳。见此情形,两人默契地停止了运功疗伤。吕洞客缓缓收回双手,长舒一口气,柴无畏亦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重新焕发出坚毅的光芒 。
“柴将军,”吕洞客神情凝重,目光满含忧虑,语重心长地说道,“虽说你的功力已恢复至五六成了,可你身上的伤势依旧不容小觑,切需静心调养。往后一月之内,切勿与人打斗。若强行运功,恐怕会导致伤情恶化,到那时再想恢复恐怕就难了 。”
“多谢道长关心,在下知道了。”柴无畏见这道士仙风道骨,又功力深厚,对他的来历十分好奇,于是问道,“道长功力如此了得,不知该如何称呼?”
“哈哈哈,柴大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难道你忘了在延安府,下雪天街道上我曾经与你有一面之缘?”
听完老道长的话,柴无畏的思绪飞速转动,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
“吕洞客?莫非你是那天的吕洞客道长?”
“无量天尊,柴大侠,你总算是想起来了。”
柴无畏尴尬一笑道:“道长法力无边,神功盖世,岂能忘记。”
“哈哈哈,想不到,一贯清高的柴大侠竟也说起奉承话了。”
听闻老道长此言,柴无畏愈发尴尬,苦笑着回应:“并非在下变得世故圆滑,实因身受内伤,如今怕是连下山都成了难题,不得已才说了些讨喜的话 。”
老道士闻言,顿时哈哈大笑:“哈哈哈哈,柴无畏啊,柴无畏,闹了半天,你是想让老夫背你下山呐。”
柴无畏脸上的尴尬更甚,涨红了脸说道:“若不是心系山下局势,在下也绝不敢劳烦道长。道长法力高深莫测,武功超凡入圣,还望道长能不辞辛劳,助在下下山。”
老道士听后,再度朗声大笑:“柴将军身负重伤,却仍心系国家大事,当真是难能可贵。只是.......”
吕洞客话锋陡然一转,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虑之色,开口道:“柴将军,敢问您此次西行,当真只为助力于阗抵御喀喇汗王朝?您务必跟我说实话,难道你真打算卷入伊斯兰教与佛教的冲突之中? ”
柴无畏缓缓摇了摇头,郑重说道:“事到如今,在下也不再隐瞒。此番西行,意在平息喀喇汗王朝与于阗之间的纷争,我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老道士长叹一声,接话道:“唉,双方你来我往征战三十余年,早已使得这片土地生灵涂炭,沦为人间炼狱。若双方能就此罢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那可真是天下百姓之福。可单靠你一人之力,你觉得真能做到吗?”
柴无畏凝视着西北方向,沉思片刻,随后抬手指向远处连绵的高山,说道:“沿着这条路一直前行,便能抵达河西走廊。那可是中原物资运往西域、阿拉伯世界乃至欧洲的咽喉要道。一旦西域陷入战乱,丝绸之路通往中原的道路必将被截断,这对阿拉伯世界、欧洲,以及辽、宋甚至是党项、高昌回鹘、吐蕃等小国来说,都将是巨大的损失。一个稳定繁荣的西域,对各方势力皆有益处。我此次前去,只为止息战火,相信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各方都会支持我。 ”
老道士听了柴无畏的话,不住点头,感慨道:“普天下若能多几位如将军这般深明大义之人,太平盛世怕是早就实现了。然而,这西域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各怀鬼胎,要想让他们同心协力,谈何容易。就拿党项来说,党项人与敦煌归义军同信佛教,表面上都支持于阗,可党项人对河西四州,尤其是敦煌,早已垂涎欲滴,妄图覆灭归义军,将河西之地纳入囊中。所以,李德明一直打着自己的算盘,想借伊斯兰教东扩之机,削弱于阗以及支持于阗的敦煌归义军的力量。而将军此番西行,河西走廊是必经之路,党项又恰好横亘其间,您觉得李德明会轻易放您过去吗?他岂会不有所防备、有所盘算?”
柴无畏笑了笑说:“我猜他必然让我过去,不仅会放我过去,还会给我准备好吃好喝的欢迎我。”
老道士有些不理解:“哦?为什么呢?”
柴无畏若有所思的说:“李德明是个聪明的政治家,党项人控制的土地是资源贫乏的地区。若他想要有建国的实力,单靠着他所管辖的地区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一直妄图西扩,想要吞掉河西地区,以便控制陆上丝绸之路。这样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中获取财富,弥补了他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短板。而若西域长期战乱,那么丝绸之路的财富就无法通过河西走廊,这一点李德明不会答应的。因此他也想要一个稳定的西域,一个畅通无阻的河西走廊。”
老道士神情凝重,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话虽如此,可一旦喀喇汗王朝与于阗休战,李德明便无法借伊斯兰教东扩之势,去削弱归义军了。” 柴无畏听闻此言,神色陡然一沉,长叹道:“唉,归义军如今实则已摇摇欲坠。半年前,我曾助力归义军击退党项人的进犯。党项人虽暂时退去,可我却亲眼目睹了敦煌归义军的衰败之态。连年战火纷飞,致使原本驻守此地的汉人数量锐减。如今瓜州、沙州,汉人军民仅余寥寥数万,反观四周,少数民族势力却在不断壮大,吐蕃、党项、回鹘等族时常前来劫掠。在这般艰难处境下,归义军还常需抽调兵力支援于阗。不仅如此,归义军内部各族势力矛盾频发,纠纷不断。如此内忧外患,归义军孤悬一隅,覆灭或许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了。
因此我认为李德明一定会暂时的支持于阗和归义军对抗喀喇汗王朝。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于阗倒了,喀喇汗王朝做大了,那么下一个喀喇汗王朝想要对付的必然是他李德明。李德明想要成为河西走廊的霸主,就一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他也必然会出手制衡,避免喀喇汗王朝一家独大 。”
老道士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说道:“的确如此。老夫曾夜观星象,只见那传承千年之久的于阗佛国,其星象黯淡无光,恰似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依我看来,它的气数恐怕也就只剩这一两年了。”
柴无畏目光如炬,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毅,斩钉截铁地说道:“正因如此,我定要设法延续它的命脉。以于阗和归义军之力,牵制党项的势力。唯有如此,大宋方能觅得良机,东西夹击,一举覆灭党项,进而真正掌控河西走廊。待掌控河西走廊后,便可借助丝绸之路的商贸财富,充盈国库,强盛国力。而后,大宋便能集中力量,图谋收复燕云十六州。长此以往,天下才有希望实现真正统一的大业。”
老道士听闻柴无畏所言,脸上神色陡然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探寻的光芒,急切问道:“哦?听你这一番话,难道说,对于覆灭党项之事,你心中已然有了成算 ?”
柴无畏点点头笑道:“那是自然。”
那么柴无畏的计划是怎么样的?又能否实现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