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泥湾这片红色热土上,除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还有一样东西,也悄然融入了战士们和老乡们的生活,那就是——烟。
那年头,吸烟可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习惯,更像是一种“社交礼仪”,一种精神慰藉。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还是在战场上拼杀的战士,口袋里大多都揣着一个烟袋,休息的时候,掏出来,吧嗒吧嗒抽上几口,那叫一个舒坦!
“老李头,你这烟劲儿真大!”
“哈哈,这是我自己种的‘蛤蟆叶’,劲儿能不大嘛!”
“这‘蛤蟆叶’是啥?”旁边一个年轻的战士好奇地问道。
“这‘蛤蟆叶’就是咱们当地人对烟草的土称呼,因为它的叶子长得像蛤蟆皮,所以就叫‘蛤蟆叶’。”
“原来如此,这名字还真形象!”
这南泥湾的烟草,一部分是战士们自己开荒种的,也有一部分是从延安或者其他地方运过来的,还有一些是从老乡手里买的。
总之,这烟草的来源五花八门,能搞到手的,都是好样的!
可是,光有烟草还不行,还得有家伙事儿才能抽啊!
这城里人用的卷烟,在南泥湾可是稀罕物,大伙儿平时抽的,都是旱烟。这旱烟,就得用旱烟袋和烟杆来抽。
“哎,我的烟袋又破了,这可咋整啊?”一个战士看着自己破了个洞的烟袋,犯了愁。
“用布补一下呗,还能咋办?我这烟袋上,都打了好几个补丁了!”
“这也不是个办法啊,这烟袋老破,装的烟都漏出来了!”
“要是有个新的烟袋就好了!”
“新烟袋?这年头,新烟袋可是个稀罕物,咱们上哪儿弄去啊?”
这天,吴龙到各处巡视,发现很多战士和老乡的烟袋都破破烂烂的,有的甚至就用一块破布包着烟叶,抽的时候很不方便。
“这可不行啊,这烟袋都破成这样了,还怎么抽烟啊?得想个办法,解决大家的‘烟袋问题’!”
回到窑洞,吴龙就开始琢磨开了。
这旱烟袋,说白了,就是一个装烟叶的袋子,再加上一个烟杆和烟嘴。
这袋子可以用布料或者皮革来做,这烟杆可以用竹子或者木头来做,这烟嘴可以用木头、竹子或者骨头来做。
“这制作旱烟袋的材料,咱们南泥湾都有啊!”吴龙心想,“这可是个‘大工程’,得好好计划一下!”
想到这里,吴龙立刻把李位和赵连长叫了过来。
“同志们,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旱烟袋和烟杆,这样大家抽烟就更方便了!”
“好!吴教员,我们这就去办!”
于是,一场“自制烟具”的行动在南泥湾拉开了序幕。
制作旱烟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袋子的材料问题。
“这旱烟袋的袋子,可以用布料或者皮革来做。大家可以把那些破旧的衣服、被褥,或者兽皮,都利用起来!”
“好嘞,吴教员,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吧!”
妇女主任王大婶说道,“我们妇女同志,别的本事没有,缝缝补补的活儿,那可是一把好手!”
在王大婶的带领下,妇女同志们开始动手缝制旱烟袋。
她们把那些破旧的衣服、被褥,拆开洗净,然后裁剪成合适的大小,再用针线缝制成一个个结实的旱烟袋。
“这旱烟袋的袋子,要缝得结实一点,这样才能装更多的烟叶,而且不容易破损。”
“这袋子的口上,还要缝上一个绳子,这样才能把袋子口系紧,防止烟叶漏出来。”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结实耐用的旱烟袋就制作完成了。这些旱烟袋,有的是用粗布做的,有的是用细布做的,还有的是用皮革做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哈哈,这下咱们的旱烟袋有着落了!”
解决了旱烟袋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制作烟杆了。
“这烟杆的材料,咱们可以就地取材。竹子、木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烟杆!”
“这竹子做烟杆,可是个好主意!”一个老乡说道,“这竹子中间是空的,正好可以用来做烟杆,而且竹子还轻便,拿着不累手。”
“这木头做烟杆,也挺不错的!这木头做的烟杆,更结实耐用,而且还可以雕刻上各种花纹,看起来更美观!”
战士们和老乡们开始动手制作烟杆。他们有的到山上去砍伐竹子,有的到林子里寻找合适的木材,还有的在营地周围收集枯树枝。
“这制作竹烟杆,其实也简单。”一个有经验的老乡说道,“咱们先选好竹子,然后把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再把竹节打通,就可以了。”
“这竹子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选择那些粗细适中、竹节较长的竹子,这样做出来的烟杆才好用。”
战士们按照老乡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制作着竹烟杆。他们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然后用铁丝或者细长的棍子把竹节打通。
“这打通竹节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别把竹子弄裂了。”
“是啊,这竹烟杆可是个精细活儿,马虎不得!”
经过一番努力,一根根光滑笔直的竹烟杆就制作完成了。这些竹烟杆,有的还带着淡淡的竹香味,闻起来沁人心脾!
除了竹烟杆,还有一些战士用木头制作烟杆。
他们把木头削成合适的形状,然后在中间钻一个孔,再用砂纸把表面打磨光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种各样的烟杆被制作出来了:有的是用竹子做的,有的是用木头做的,还有的是用动物骨头做的……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哈哈,咱们南泥湾的烟杆种类可真多啊,比城里人用的还丰富呢!”李位看着战士们制作出来的各种烟杆,高兴地说道。
“是啊,这都是咱们自己动手做的,意义非凡啊!”
“这旱烟袋和烟杆都做好了,咱们就可以抽上自制的‘南泥湾香烟’了!”
战士们和老乡们迫不及待地把烟叶装进旱烟袋,然后插上烟杆,点上火,美美地吸上一口。
“咳咳……这烟劲儿真大!”一个战士被烟呛得咳嗽起来。
“哈哈,这可是咱们南泥湾特产的‘蛤蟆叶’,劲儿能不大嘛!”另一个战士笑着说道。
“这自己做的旱烟袋和烟杆,用起来就是舒服!”一个老乡一边抽烟,一边说道。
“是啊,这旱烟袋和烟杆,可是咱们南泥湾军民智慧的结晶啊!”另一个老乡也附和道。
自从有了自制的旱烟袋和烟杆,南泥湾的“烟民”们可就更“滋润”了!
他们在劳动之余,在休息之时,在开会间隙,都会掏出自己的旱烟袋,装上一锅烟,点上火,美美地吸上几口,驱散疲劳,振奋精神!
这旱烟袋和烟杆,也成为了南泥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吞云吐雾”间的,不仅仅是烟雾,更是南泥湾军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