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年少时候曾多次不服管教,逃学出游。
后来他养父见自己无论如何打骂,始终都管不住眼前浑小子的撒野心,索性就让范正源这个本来与他年纪相差无几的兄弟代为管教。
充当其安置在腾论身边,寸步不离监督其上课学习的“耳目”与“兄长”存在。
然而最令范父感到无可奈何的地方在于。
他这傻儿子范正源,自己本来让他跟在腾论身边,衣食住行,寸步不离的目的是让他能够代替自己。
在自己因为公务繁忙,无暇照料腾论这位“故人之子”的读书与生活情况之时。
范正源陪在其身旁能够起到时时督促,关心作用,充分发挥自己平日里在族内子弟读书学习中名列前茅的带头作用。
却不料,他这傻儿子正如他在自己及冠之年,亲自为自己取的字号那般。
兴仁兴仁,何为仁者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只是其一,其二在于因材施教,并非只有读书人才能施行仁义。
范正源内心深处始终坚定着,即便是那些从未接受过儒家圣人熏陶,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乡野匹夫们。
他们只要心存仁义,照样可以成为往圣先贤口中值得敬佩的儒者。
因此在腾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申诉与“蛊惑”话语下,范正源内心终究有所动摇。
犹豫自己到底是否要违抗父亲命令,反过来带着腾论外出逃学一回。
跟在他身后,去见识见识他所谓的“侠客”与“剑客”是何模样,说是侠义剑客,其实事到如今回想起来。
当初那名直接影响,带着腾论内心世界推开所谓剑客,“侠义”之道大门的那人……
他也只不过是个抱着柄普通铁剑,整日同小孩子们围坐在说书先生摊前,给小孩子们讲述他以往仗剑“行侠”精彩历程的……
夸夸其谈,说话完全不切实际,没有任何可信程度的游手好闲之人罢了。
范府子弟不仅需要勤加读书,针对其中那些在武道修行上颇具天赋的子弟,族内还会额外给予其免费资源。
例如武功秘籍,强身药材,练武场地这些东西支持他们武儒双修。
腾论他尽管从血缘关系上讲,并不属于范府子弟范畴,但在范正源父亲的坚持下,他同样拥有武儒双修的机会。
相较于族内寻常子弟,他在武道修行上的天赋可谓拔群。
甚至比他身旁“兄长”范正源还要好。
不到弱冠之龄,便已凭借自身天赋,彻底迈过武道“震石”境界的修行门槛。
因此当他带着范正源,第一次来到此处街头闹市之中,来到他以往翻墙出门,最喜欢来的说书摊子前。
本来腾论只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结果没想到运气还真不错。
带范正源第一次来,就刚好碰见了那位游手好闲的“剑客”,正抱着柄剑,满脸笑容坐在摊前胡凳上。
趁摊位后方说书先生休息,喝茶之闲,面向自己身前围起来的那一圈“小听众”……
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以往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的精彩历程,上至九天揽明月,下达五洋捉海鳖。
只有他不敢想的,没有他不敢说的。
范正源仅是站在旁边,皱紧眉头听了不到片刻时间,便再也忍不住打扰身旁少年,盘腿坐在地上满脸沉浸的享受模样。
身为临近震石境界之人,即便是他,都能轻易看出眼前年轻“剑客”虚实。
周身气血运转,加起来还没他一个半步震石境界的少年充盈,就这实力,也敢在那自说大话?
他实在无法理解,以腾论在武道修行上的眼力,是如何能喜欢上听人胡言乱语的。
难不成其心底有某种别样趣味存在?
身为内行人,坐在这看着别人骗小孩子,尽说鬼话。
这种看破不说破的感觉,让腾论他觉得眼前男子极为可笑,所以他才能坐在这听个不停,笑个不停?
范正源不解,腾论脸上笑意丝毫不减,似乎还未从男子刚刚讲的笑话中缓过神来。
他说,他知道眼前男子是在骗小孩子。
之所以说书先生没有赶那人走,之所以那男子身前围着的永远只是群小孩子。
原因就在于但凡听他讲故事的人带了点脑子,都能轻易分辨出,他说的话里十句最起码有九句都是假话。
因此说书先生在乎的那些大人顾客,全都不屑于听眼前人说鬼话。
更有甚者,他们当中还时不时会有人看不过眼,觉得那男子纯粹带坏小孩子,因此站出来当面拆台。
每逢这时小孩子们都会因为自身面子问题,不愿成为拆台之人口中所说的“蠢蛋”。
从而哄作鸟兽散,远离鬼话男子。
那男子见到有人当面拆台,竟也丝毫不感到气恼,即便那人在站出来拆台之前,早就做好了与人结怨的打算。
有人觉得稀奇,曾问过那年轻男子怎么每次被人拆台,都一点不生气。
年轻男子对此问题,总是紧紧搂着他怀里那柄剑鞘磨损严重,看起来无比寒碜的老旧破剑露出笑容。
“这有什么,我本来就是在讲假故事给小娃娃听,他那话又没说错。”
听到如此回答的人自然不愿相信,不愿相信世间真有脾气这般好的人,哪怕被人当众拆台,羞辱都可以做到毫不在意。
只当眼前人鬼话说尽,实则内心深处懦弱无比,不敢招惹对方。
外加那群记吃不记打的小孩子,回过头来,第二日还是会忍不住内心诱惑,结伴跑来听他说鬼话。
这才使得他每次被人拆台,事后都能装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面对如此传闻,年轻“剑客”仍不气恼。
永远是脸上挂着他那副经久不变的和善笑容,时不时出现在街头说书先生摊位前。
日复一日,对身前小孩子讲述着他那新意层出不穷的假话故事,除了些许趣味以外,经不起任何常理推敲。
讲时,他的怀里还要紧紧搂着他那柄,从未有人见到出过鞘的老旧破剑。
甚至于不少人暗自怀疑,那剑鞘里面究竟有没有剑存在,该不会是那人为充面子,假装自己是名剑客。
不知道从哪捡来了一把破旧剑鞘,往上面粘个假剑柄,从此以后就开始到处宣扬。
宣扬他自己是个行侠仗义,仗剑走天涯的厉害剑客。
任凭身前孩童如何恳求,任凭围观大人出于内心好奇,如何起哄,如何开口激他,始终未曾有人亲眼见过……
年轻男子怀里紧搂着的那柄破剑出鞘之时。
他每次都解释说,身为剑客,侠义之道最基本的准则便是不能恃强凌弱,不能对无辜之人,对弱者亮剑。
与此同时,身为一名剑客,手中长剑也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就出鞘。
讲究出鞘必挥剑,挥剑必有所斩。
前方所斩之物,或人或物,亦或眼前不平之事,心底不平之事。
听闻此言的孩童大人们,无一例外不屑撇嘴,只把年轻男子说的理由,当作是他不敢拔剑的推脱言辞。
很可能真就像某些人暗自猜测的那样,他怀中紧搂着的那柄破旧剑鞘里……
根本就没有所谓长剑存放在内!
一切只不过是他编造出来的又一个谎言罢了,别说那些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他甚至都不是一名真正剑客,没有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剑。
你说他讲给小孩子听的那些剑客历险故事是真是假?你说他拿不出任何足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
他口中行侠仗义,仗剑走天涯的剑客身份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