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他们把长生不老丹,换成驻颜丹这事儿,让猴儿和毒蛊王师徒俩心如死灰,那现在听到火蝠要的费用,他们心里彻底结冰了。
凉了!
沙儿见师父和师公一副天塌了的表情,他对猴儿道:“师父,您想想,火蝠炼丹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一整天都睡觉,动都不动?”
猴儿回想了一下,确实是这样的。
他拉着沙儿的手问道:“乖徒弟,你真没说谎?”
沙儿用力的点点头,举着小手,对猴儿保证,火蝠确实是这么说的。
沙儿现在说啥,都不能让毒蛊王和猴儿相信他们四个。
好在时间能证明一切,第二天,看着四个小东西熟练的把丹药换回去,他们才算把心放回肚子里。
七天后,一颗乌黑发亮的驻颜丹炼成了,鸿儿小心翼翼的把丹药装进瓷瓶,放在暗格里。
两天后,这颗效果存疑的长生不老丹也出炉了。
外观看着,跟前几颗一模一样,但是,猴儿还是留了记号,把它装在一个绿色的瓶子里。
好不容易找到的红色天蚕,被他们四个脑子一热给炼丹了。
没有红色天蚕,他们就不能真正开始学养蛊。
有个成语叫守株待兔,这四个小东西也学会了守石头待天蚕。
其实这是师父教他们的。
天蚕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严苛,适合生存的环境很少,所以好的环境会吸引天蚕。
如果在这个地方找到过天蚕,过一段时间,大概率还会有的。
四个小东每天都会去那个石头下面翻找翻找。
这天,他们在山里转悠累了,打算去石头那边看看,然后回去吃饭。
他们刚刚到这个缓坡下面,就听到上面有野兽的咆哮声,还有嘶嘶的,类似蛇发出的声音。
药王岭不缺毒物,但是没有猛兽。
这也是毒蛊王放心让四个小团子在山里溜达的原因。
四个小东西互相看了看,加快脚步往山上跑。
转过石头,看见一只浑身是伤的山猫正跟一只流着口水的毒蜥对峙。
这只山猫体型不小,身上的伤口应该不是毒蜥造成的。
山猫慢慢往后退缩,那只毒蜥慢慢往前逼近。
最终山猫退到了石头旁边,离四个小团子也就五六米远。
毒蜥看到山猫旁边的小团子,突然改变方向,朝四个小团子来了。
山猫见危险化解,用舌头舔了舔自己身上的伤,但是它没有走。
鸿儿让弟弟妹妹慢慢往后退,自己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准备迎战毒蜥。
嫣儿没有退后,她对鸿儿道:“我有玉坠,它伤不到我,哥哥你退后。”
毒蜥可不给他们互相谦让的时间,一摆尾巴,就朝拿着木棍的鸿儿扑来。
鸿儿的木棍看着挺粗,但不太结实。
棍子打在毒蜥身上,咔嚓一下断了。
毒蜥被打的翻滚出去好几米,正好滚到了山猫脚下。
这头山猫好像有智慧,见有人帮它,它一爪子就挠向毒蜥的眼睛。
鸿儿朝山猫大喊:“不要……”挠它!
但是晚了,猫的速度比鸿儿的话快。
咔嚓一爪子下去,毒蜥啥事没有,山猫的伤口被毒蜥的皮肤碰到,一头栽倒在地,中毒了!
毒蜥晃晃悠悠的爬起来,张嘴就要吃山猫。
鸿儿没有了武器,伸手就拽住了毒蜥的尾巴,往后使劲儿拽。
毒蜥离山猫只有一拳的距离,还是沙儿的小拳头。
这个大家伙不肯放弃到嘴的食物,蹬着小短腿往前冲,鸿儿拽着尾巴使劲往后拖。
一时之间竟扯平了。
嫣儿赶紧过来,拽住毒蜥的一条后腿,跟着往后拖。
本来四条腿用力的毒蜥,现在少了一个着力点,被鸿儿和嫣儿往后拖回来一大截。
毒蜥气坏了,回头照着嫣儿的胳膊就是一口。
鸿儿想救嫣儿,可是来不及了,只好用力往左边扯毒蜥的尾巴,希望它能咬偏。
嫣儿有玉坠,毒蜥这一口没咬到嫣儿,却被玉坠掀出去老远,尾巴上还带着一个小团子——鸿儿。
被掀出去的毒蜥趴在地上不动了,大概是晕了。
鸿儿却拍拍身上的土,从毒蜥尾巴下面钻出来。
估计这个玉坠是认主的,对鸿儿手下留情了。
现在山猫毒晕了,毒蜥摔晕了。
他们要回去找师父帮忙,把这两个大家伙搬回去。
等猴儿带着人,跟着他们来的这里时傻眼了。
靠!这山里居然有猞猁!还有火龙蜥!
这四个小东西遇到猞猁和火龙蜥,还能跑回家,说是虎口逃生都不为过。
可现在这情况是怎么回事?两个该醒着的都晕了,四个该成食物的居然活蹦乱跳。
猴儿心里后怕啊!他虽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况,但猞猁的攻击力不容小觑。
还有火龙蜥,皮肤都带毒素,如果身上有伤口,碰到火龙蜥的皮肤,都能中毒。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猴儿的头发也不至于白了。
第二天一大早,猴儿起床后,在院子里练功。
他发现昨天关着猞猁的笼子门开了,猞猁不见了!
不光猞猁不见了,四个小东西也不见了。
他们留了一张字条,说带着大猫去接她的孩子。
猞猁!那是猞猁啊!这四个小东西去哪儿接猞猁的孩子了?
猴儿的血压,现在如果没头盖骨压着,都能窜到房顶上。
他拿着字条去找他师父。
毒蛊王听说四个徒孙去接猞猁崽子,当时就冒出个想法:这四个“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早晚让人家团灭了!
他们这边派人在药王岭里地毯式找孩子,四个小东西已经出了药王岭。
药王岭里确实没有猞猁,这只猞猁是隔着一道山梁的禹仗岭的。
它这一身伤是跟一群狼打架,被狼咬的。
昨天它为了救自己的两只小猞猁,引走狼群,不知道小猞猁现在怎么样了!
走了大半天,他们终于翻过了山梁,到了禹仗岭。
猞猁带的路越来越难走,最后在一个灌木丛旁停下。
它在灌木丛周围嗅了嗅,朝着四周短促的叫了几声。
不一会儿,两只小猞猁从树上下来,凑到大猞猁身边蹭来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