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洛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问今天天气如何。
“如果你只是想要沈玉容的命,本宫现在就可以替你结果了他。”
“或者,你更想亲自动手。”
薛芳菲的心脏猛地一缩。
长公主殿下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仿佛取沈玉容的性命,不过是碾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
是的,有长公主相助,沈玉容如今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
但仅仅是死,太便宜他了。
她要的,从来不只是他的命。
“回殿下。”
薛芳菲抬起头,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冷静而清晰。
“臣女想亲自揭露沈玉容杀妻攀附权贵、寡廉鲜耻的真面目。”
“我要他身败名裂,被万人唾弃,在无尽的悔恨和耻辱中,尝尽我曾经受过的苦!”
苏洛微微挑眉,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很好。”
她又问:“那你想过以后吗?”
“报完仇之后,你有什么想做的?”
薛芳菲被这个问题问得一怔。
以后?
她满心满眼都是复仇,从未想过报仇之后的事情。
看着苏洛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眸,薛芳菲忽然意识到,这位长公主殿下所图,绝非仅仅是帮她复仇那么简单。
她今日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为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铺路。
薛芳菲定了定神,对着苏洛深深一拜。
“报仇之后,民女这条命便是殿下的。”
“任凭殿下差遣,万死不辞!”
苏洛看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本宫有一宏愿。”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清晰地传入薛芳菲和姜梨耳中。
“本宫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大燕,亦能有女子凭才学立于朝堂,为官为宰,辅佐君王,造福万民。”
此言一出,薛芳菲和姜梨皆是心神巨震!
女子为官?
为宰?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惊世骇俗!
她们震惊地看着苏洛,这位年轻的长公主殿下,其胸襟抱负之宏大,远超她们的想象。
不愧是大燕的长公主!
苏洛看着她们震动的神情,继续说道:“但这第一人,并不好做。”
她的目光转向薛芳菲,带着一丝考量。
“薛芳菲,你才情谋略皆备,心性坚韧,本宫有意给你一个机会,但你还必须经受本宫的考验。”
“本宫希望,你以姜梨的身份回到京都。”
“替真正的姜梨洗清冤屈,也替你自己,报仇雪恨。”
接着,她又看向姜梨。
“姜梨,你受苦十年,身子亏空,需要静养。直接回姜家,无异于羊入虎口。”
“本宫会为你安排一个新的身份——肃国公萧蘅的妹妹,镇国公府的嫡出大小姐,暂时寄养在国公府中养病。”
“待你身体康复,也待时机成熟,再行定夺。”
苏洛的目光扫过两人。
“本宫如此安排,你们可否同意?”
薛芳菲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激动与感激。
长公主殿下不仅救了她,更给了她一个从未敢想的未来。
过去,她为了沈玉容,将自己的才华与锋芒深深掩藏,甘心困于内宅。
如今,有这位殿下做后盾,她不仅能报仇雪恨,更能追寻那惊世骇俗的宏愿。
她再次俯身,郑重叩首:“殿下指引明路,恩同再造!薛芳菲,不,姜梨,定不负殿下所托!”
声音清亮,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旁边的姜梨亦是泪眼婆娑,她挣扎着也要再次行礼,却被苏洛抬手虚扶了一下。
“殿下……这份恩情,梨儿……梨儿无以为报。”
她哽咽着,“以萧家女儿的身份……这,这是梨儿高攀了,十个姜家也比不上国公府啊……”
成为肃国公的妹妹,镇国公府的小姐,这简直是她过去连梦都不敢做的尊荣。
苏洛看着她们,一个浴火重生,锋芒待露;一个久经苦难,得获新生。
她微微颔首:“记住你们今日所言便好。”
“起来吧,接下来还有事要做。”
苏洛站起身,对薛芳菲道:“你随本宫来。”
薛芳菲定了定神,由桐儿搀扶着,跟上苏洛的脚步。
她们穿过回廊,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这里临时关押着从贞女堂带回来的那些人。
守卫推开房门,一股混杂着恐惧与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的妇人、少女们瑟缩着,惊恐地看着走进来的苏洛。
苏洛的目光扫过她们,最后停留在薛芳菲身上。
她抬手指着薛芳菲,声音清晰地传遍房间的每个角落。
“抬起头看看,这位是姜相府的嫡长女,姜梨姜小姐。”
“你们可都认得?”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看向薛芳菲。
她们在贞女堂见过“姜梨”,虽然此刻她换了干净衣裳,面色苍白,但那眉眼轮廓依稀可辨。
更重要的是,她们看懂了长公主殿下的意思。
立刻有人颤声附和:“认得,认得,是姜小姐……”
“没错,是姜梨小姐……”
附和声此起彼伏,带着明显的畏惧。
苏洛的目光转向缩在角落里的贞女堂堂主。
那堂主脸色灰败,浑身发抖。
“你呢?”苏洛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宫可以饶你不死。”
“告诉本宫,她是谁?”
堂主的心脏猛地一缩,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饶她不死?这是何等的诱惑!
她看着薛芳菲,又飞快地瞥了一眼苏洛。
权衡利弊只在瞬间。
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地面,声音嘶哑却无比肯定:
“回殿下!是姜梨!是姜相府的姜梨小姐!奴婢绝不敢认错!”
“很好。”苏洛淡淡道,不再看她一眼,转身带着薛芳菲离开。
门再次被关上,隔绝了屋内压抑的恐惧。
回到偏厅,苏洛对菘蓝吩咐了几句。
没过多久,消息便传了出去。
肃国公萧蘅动作极快,翌日早朝,便上了一道措辞严厉的折子。
折子里详细陈述了他在桐乡的所见所闻,揭露了贞女堂内草菅人命、虐待官家女儿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行。
虽然隐去了姜梨的名字,只说是“某官宦之女”,但矛头直指地方官员失察,以及可能存在的包庇。
朝野震动。
姜相国在朝堂上听着御史的弹劾,脸色铁青。
贞女堂之事一旦深究,他当年将亲生女儿送进去的旧事必然会被翻出。
无论真相如何,一个“苛待亲女”的名声是跑不了了。
为了名声,也为了尽快平息此事,他不得不做出姿态。
下朝后,他立刻回到府中,面色阴沉地对继室季氏道:
“去!派人去大理寺,把……把姜梨接回来!”
季氏心中虽惊疑不定,却不敢多问,连忙应下。
她心中暗恨,那个小贱人,竟然还没死!还闹出这么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