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菀追上去拉住瑛瑶的袖子,忙问:“什么意思?”
瑛瑶没有卖关子,直言道:“方明时此次领了皇命来东海督造出海的巨轮,并在出发之时在大殿之上立了生死状,若是巨轮两年之内没有造好……他以死谢罪。”
陈菀不懂造船,她眨眨眼小心问道:“两年完不成吗?”
瑛瑶坐上马车,陈菀也随着一同上车,只听她缓缓道:“两年之期虽然苛刻,但是努努力未必完不成。可是有个大问题……”
“什么?”
“朝廷只拨款三万两银子给他。”
陈菀不可置信,她虽不懂工程也知道打造一艘能出海的巨轮所费绝不止三万两。三万两或许连零头都不止。
“是谁在陷害他?”陈菀当即便觉得一定是有人在操作陷害。以东秦现在的国力根本没有能力造巨轮出海,空桑钰不像是这样的无道昏君,这背后一定是有人在推波助澜搅弄风云。
瑛瑶一挑眉:“还能有谁?现如今的朝堂之上还能有谁有这样的能力和手段……”
“是魏王,还是木新阳?”
如今东秦的朝堂是空桑锦和柳朝雪分庭抗礼,两人势如水火已经是人尽皆知。
空桑锦不用多说,他已经全力接管了曾经摄政王空桑泽的势力,昭北之外甚至连带着丽粟一带也全权接管,整个北方已然在他的囊中。
而木新阳如今已经是东秦历代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去岁江南科考,登榜之人尽是她手底下门生,而且也都早早派了官。江南一带已然归属于她。
瑛瑶的回答却是让她有点意外,她道:“是两人联手把他打发过来的。”
陈菀不禁有些恼火,她一拍窗沿怒道:“方明时老老实实做他的工部员外郎,他们两人为什么要为难他一个本份的直臣!”
“坏就坏在他太过纯直了……”瑛瑶叹了口气,继续道:“这两年方明时监修水利,办了许多好差事。他是得了民心了,可有人却不开心了……他早就把两边都得罪了。”
陈菀垂头不语,听瑛瑶继续给她分析。
“前些日子,我们的方大人又上奏了一本。他竟然敢上疏奏请陛下停止修建皇陵,而改为与先帝同用一陵……”
“他怎么敢!”陈菀脱口而出。
“是啊……我们这位方大人胆子大到我都以为他在自寻死路了。”瑛瑶嘴上这么说,可眼睛里却忍不住流露一丝钦佩与赞许。
陈菀冷静片刻后才缓缓道:“方明时的想法是对的。如今民不聊生居然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造一个皇陵实在是不合理。如果当今圣上是个明君……”
“就算是明君也不会同意他这样的想法。”瑛瑶打断她:“历届帝王的皇陵都是从他们登基起就开始建造的,为的就是将自己生前的所有都带到地下去。这是帝皇的象征,不管国库如何,皇陵都是他们的首位。当今圣上算是仁慈没有当即赐死方明时,换作东秦历代帝王定会让他千刀万剐。”
陈菀无奈叹了口气:“如今这般与赐死又有什么区别?”
瑛瑶俯身向前,笑眯眯地看着陈菀:“有啊……有人可以帮他啊。”
陈菀心虚地往后一躲。
瑛瑶却又逼近微微眯了眼道:“你敢说你没有动贴补他的心思?义菀行大东家?”
陈菀轻轻推了她一下道:“骗你这话说的,我虽是东家但是动银子不还要碧水批准嘛……而且义菀行的银子自有大用处,也不能因我的一己之私而乱用啊。”
瑛瑶戳了戳她的脑门:“算你还清醒。”
几年前碧水在昭北做买卖,原以为是小打小闹,没想到却是顺风顺水越做越大。她在昭北做的买卖因为有魏王做靠山所有衙门都对她大开方便之门,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大商行。后来又遇到了齐无殇,因为陈菀的缘故两人一拍即合,合伙将生意越做越大。如今的义菀行已经是辜家商行之下最大的商行了,让她拿出几十万两倒也不算是太难。不过一来商行的钱算是公款,一向是用作下弦月运作的,她若是私用那是不妥,二来钱不是她亲手挣的她也有些心虚,就算是再想帮方明时她也不能用这笔钱。
不过……事情总有可以运作的地方,如果她能想到一个既能帮方明时又能壮大下弦月的方法的话,那就是两全其美了。
“两位姑娘,到了。”
说话间马车就到了目的地。
瑛瑶同陈菀一前一后下了车,进了一处挂着下弦月旗帜的临街屋舍。
屋舍不算豪华却也是干净精致的两间两层,进门就是一个不小的会客厅,主要是接待来往的同僚和上门来求助的百姓。
她俩前脚进门上官就迎了上来。
“你俩可算是回来了,正有事要同你们商量呢!”
“发生什么事了?”
上官却是笑了:“好事。快进来,我说给你们听。”
等她们进了内室才听上官郑重其事道:“河东又有人起义了。”
“啊?”
“啊?”
陈菀和瑛瑶异口同声反应却不相同。瑛瑶眼中奇光闪烁,一脸的兴奋压根按捺不住。可陈菀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几年到处都有起义军,虽然都被一一镇压,可还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络绎不绝。说是起义,但大多还是被逼到没有活路的百姓,这类起义军几乎被朝廷镇压的毫无还手之力,最后的下场还是一个死。只有极少部分是地方权贵趁乱想浑水摸鱼他们被镇压后有的倒还能逃出生天。所以陈菀听到起义下意识又觉得是哪里的百姓又被逼上了绝路。
瑛瑶眼珠子转了几圈便有了计较,她道:“河东是卢氏的地盘,近些年河东卢氏人丁凋敝,虽还能勉强立足于四大世族但其实已经势力早就衰败了。不过好歹也是大世族,怎么在他们的地界都能出现在起义……难道河东卢氏已经落魄到这个程度了?”
河东卢氏?陈菀听着觉得有些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她的记性实在是算不上太好。
正在脑海里搜索关键字的陈菀却又听上官说道:“不管他卢氏如何,我觉得这次对我们而言是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