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剑南那边儿想要按部就班,应该变得会非常艰难,通知王豆子,暂停扫荡贼寇,尽快折返。”
李平安继续说道,“另外,通知官商,最近不要对外拓展新市场了,尽量将护卫队调回来一部分。”
“还有,龙州那边儿,加快训练士兵的速度,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
“是!”
待众人散去,屋内只剩下李平安和魏尚两个人。
“大哥,你将家里的庄子暂时关闭,暂时回长安吧。你不是说,家族对你的表现颇为满意,总是想让你回去吗?现在正是时候。明日一早,我送你。”
“现在形势不明朗,你别受尉迟常的蛊惑,卷入我漩涡里。我可以让家里给你活动一下,让你赴京见驾,躲开这个旋涡。到时候真的见不见无所谓,反正下面一活动,你就可以赶紧回来。”魏尚开口道。
“别闹了,大哥,岭南南道那么一大摊子事儿,我怎么走得开?”李平安无奈道。
“那你不走,我也不走。”魏尚一把抓住李平安的手,“你能有今天,很不容易,我怕你一不小心,把家业全都赔进去。”
“我有那么败家子吗?还把那么大的家业都赔进去。”李平安笑着说道。
“我不管,你不走,我肯定也不走的。”一向是很好说话的魏尚死命地摇头,“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兄弟越要齐心协力,贺循那小子能帮到你,我也可以。”
“那行吧!”李平安无奈的说道。
吐蕃人不可能放弃南诏,到时候剑南道肯定也会乱,南越人肯定也会趁机反击,多方势力夹击之下,岭南南道肯定会受到波及。
“三弟,你说皇帝不会脑子一热,真的割地吧?”
夜里,兄弟二人秉烛夜谈,魏尚还是一肚子的担心。
“剑南道,是大康的重要粮仓之一。每年朝廷所食用的军粮,很多都是剑南道供应的,朝廷一口气割让那么多城池,就意味着大量的士兵会饿肚子。”
李平安说道,“而且,大康立国那么多年,还没有割地求和的事情,这种事情,即便是王朝覆灭,也会被唾骂的。”
“前朝开国皇帝,签了个和平盟约都被那么那么多年,大康的皇帝,除非昏了头,才敢割地。”
“那你觉得他们陈兵二十万,会不会真的跟大康发生武力冲突?”魏尚紧张的问道。
“依照我的观点,敌人越是表现得猖狂,越是各种下作的小手段频出,反而意味着战争的几率不大。”
“你看,吐蕃内乱才结束了多久,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二十万大军若是有战果还好,若是没有战果,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会瞬间崩塌。”
“所以,我认为他们从高层到民间应该都是不想打仗的。但是大康如今的表现,越发的孱弱,连个南越都摆平不了,所以想恐吓大康,当然,如果南诏一定会丢失,他们也想从大康身上捞取好处,亦或是火中取栗,跟大康小规模发生冲突也有可能。”
因为是私下交谈,李平安也没有那么多避讳,说起来也相当随意,“寇相的影响力不是吹得,我感觉他们现在就是故意为难大康,想让大康放血。”
“那不割地的话,就只有两条路,给吐蕃和亲,送钱送女人,亦或是将攻略的南诏土地,分给他们。这些都是大康难以接受的。”
“寇相就在剑南道,那边儿的情况他更加了解,他一定有办法的。”李平安嘴上安慰魏尚,却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如今的事情,已经完全超过了他能左右的范围。
李平安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将打造的军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剑南道。
其他的就看寇相他老人家怎么处理了。
可谁知道,刚过了十天,天气越发寒冷的时候,尉迟云英忽然派人过来,跟李平安说,寇相已经过了剑阁好多日,用不了几天,就要抵达七里堡了。
李平安当时正在吃饭,听到消息,差点没噎死。
现在正是吐蕃、南诏、大康三方关系无比紧张的时候,寇相不在剑南道主持大局,跑到七里堡来做什么?
又过了三日,寇相的车队,抵达了七里堡。
李平安抓紧带着魏尚去迎接。
寇相的行进速度非常快,而且带了大队的骑兵。
带队的是寇相手底下的名将,杨万敌。
杨万敌骑着一匹骏马,一马当先,后面便是寇相、尉迟云英、李云等人。
“小子,心里是不是一直念叨着这辈子见不到老夫了?有没有想过这么快跟老夫见面?”
寇相骑在马背上,笑着跟李平安打招呼?
“寇爷爷,怎么来小子这里了?莫非准备回京,有事情交代给小子?”李平安问道。迎接的路上,李平安就一直在思考,寇相为何好端端的来七里堡。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了。
“别小子小子的,你现在已经是大都督了。”寇相摇头道,“我不是要回京师的,我是来专门找你的。”
“找我?”李平安愣了愣,“寇爷爷找我何事?”
“平安兄长,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跑到现在,还没吃饭呢,肚皮早就饿瘪了。”
尉迟云英看了看左右,笑着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咱们还是回去说吧!”
“也对!”李平安点点头,“李鹏,找个回去跟子奕娘说,寇相来了,让她抓紧准备饭菜。”
“遵命!”李鹏转身找了个护卫,说了几句。
护卫转身翻身上马就跑。
李平安出城迎接寇相,自然没有骑马。
寇相喜欢七里堡的事务,也不愿意骑马进城,便主动翻身下马。
结果不知道怎么,站马镫上没站稳,差点栽下去。
幸好李平安眼疾手快,一把给接住了。
寇相皱了皱眉,示意李平安松手,感慨的说道,“老了,老了,像是我这个年纪的人,最忌讳的便是四处奔波。”
在去李平安家里的路上,寇相觉得七里堡似乎比自己走之前,更加繁华了。
同时也通过李平安,见到出海归来不久的魏尚。
当然,他也好奇,忍不住问道,“平安,你那个叫做贺循的手下呢?”
“岭南南道粮草不充足,让他去筹措粮草了,目前应该在河北道。”
“原来如此!”
因为有大事要谈,所以只开了小桌,找了个隐秘的房间,将闲杂人等赶了出去。
只留下李平安、尉迟云英、魏尚、寇相、李云几人。
“寇爷爷,你直说吧,来七里堡找我是什么事?”李平安开口问道。
“平安,算你寇爷爷求你,救救大康的百姓吧。”寇相神色凝重的说道。
“寇爷爷,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平安一直在救助大康的百姓啊!”李平安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