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福生拿出烟袋锅,看了看江文岚,又收了起来,【大学生呢,还是别吸了,呛着孩子就不好了。】
江福生对江文岚说:“文岚啊,现在村里正忙着收红薯,过几天要收玉米,要不等过了秋收再盖卫生所?”
江文岚笑着点头,“叔,您说得在理,秋收是大事,大家都忙着收粮食呢,哪有空盖房子?就等秋收结束后再动工吧,我也能趁着这段时间多准备些材料。”
江福生满意地笑了笑,“文岚就是懂事,能为大伙着想。秋收一完,我就召集村里的壮劳力来帮忙,争取尽快把卫生所盖起来。毕竟这也是关系全村人的福利呢!”
村里有卫生所,就可以每个月从公社卫生院领取药品,这药可是金贵得很,甚至可以和其他大队讲条件呢。
江文岚感激道:“那就麻烦叔了,等卫生所盖好,我一定好好为村里人服务!”
接下来的日子,江文岚一边跟着下地干些秋收的活,一边抽空去县城采购卫生所需要的建材和医疗用品。
她跟沙井村的砖厂定了够盖三间房的红砖和瓦片。至于院墙,江文岚跟大队长陈硕提议自己脱土坯,也算自己参加劳动了,按六个工分算,就不参加秋收了。利用土坯垒墙,其实是村里大部分人家的常态,真的都用砖垒,她这个卫生所就太招眼了。
毕竟卫生所建起来,全是村里的集体财产。砖和瓦的定金,江福生已经给她报销了,后续砖瓦都运来后再付尾款。
每天白天,江文岚随着上工的钟声开始和泥,把用铡刀铡碎的麦秸秆混入其中,
然后用模具把泥坯一个个脱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晾晒。
村里的婶子大娘们看到她这副认真干活的模样,都忍不住夸赞:“文岚这姑娘,就是有出息,大学生还能吃得了这苦,以后卫生所交给她,咱放心!”
江文岚听了,笑着回应:“婶子大娘们过奖了,读多少书,也改变不了我是农民的女儿,能给咱村出力,我高兴着呢!”
脱土坯的活儿虽然累,但江文岚干得格外起劲。她心里想着,等卫生所盖好,不光能为乡亲们服务了,离家还近,也能帮衬江母做活。
就在她埋头苦干的时候,村里的孩子总会围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江文岚偶尔也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医学小知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土坯渐渐晾干,秋收也接近尾声。江文岚把晾干的土坯都码成垛,用稻草苫子盖起来,毕竟秋雨不得不防。
至于预定的砖和瓦,等砸好地基再通知对方送来也不迟。倒是地基要用的整石块已经送过来了,石头太沉,也不值钱,没人偷。
而此时,村里的壮劳力们也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卫生所的建设大干一场。
秋收结束后,村里的壮劳力们纷纷前来帮忙,卫生所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江文岚拿出她利用闲暇时间绘制的卫生所的布局图,向大家详细讲解着每一处的规划。
众人围拢过来,一边听一边点头,村里的老泥瓦匠看着江文岚的设计图,心里大概有了了解,就着村长和大队长批的地方,开始用石灰撒线。
开工第一天,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挖地基,有的两人一组用怀抱粗的木头桩子夯地基,还有的搬运石块,江文岚也没闲着,跟着一起打下手。
很快第一天地基打好,将一米五长的条石放入砸好的地基坑中。缝隙用碎石子填充,然后用水泥砂浆将缝隙抹好。【水泥和沙子是村长开条子,去国营物资门市部买回来的,只够溜缝用?﹏?】
第二天,江文岚起了个大早,去砖窑通知对方送货。由于两村距离稍远,第一车砖块拉过来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帮着盖房的村民也没闲着,而是利用江文岚最近脱的土坯把院墙先围了起来。
大队长陈硕在现场指挥着,看见江文岚回来了,指着起到一米高的院墙对她说:“文岚回来啦,我们大家伙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先把院墙盖起来,再赶紧安个门,这样砖瓦放在院子里,也不用特意安排人守夜看着了。”
江文岚笑着点头,“还是陈叔想得周到,这样确实安全多了。”
说话间,拉砖的车停在了院外,大家立刻上前开始卸砖。江文岚也加入其中,和众人一起把砖块搬运到指定位置。
至于房梁和椽木,村里安排了男劳力去村北的树林里砍了回来。由村里的木匠打磨光滑。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干劲十足,砌墙的砌墙,上瓦的上瓦,卫生所的雏形渐渐显现出来。江文岚则忙着监督工程质量,还时不时给大家送些茶水。
然而,就在卫生所快要完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得人措手不及,刚砌好的部分墙体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松动。
大家都心急如焚,江文岚却冷静下来,她和老泥瓦匠仔细查看墙体情况,商量补救措施。
雨一停,大家就立刻行动起来,按照江文岚和老泥瓦匠的方案对墙体进行加固。
由于房屋的砖墙由拌着麦草的黄泥砌成,需要晾晒一些时日再用水泥砂浆勾缝。
好在老天赏脸,接下来的日子都没有再下雨。不过温度越来越低,冬天要来了。赶在上冻之前,卫生所终于顺利完工。
为了保证屋内卫生条件,正屋和厢房都用碎石铺了地面,又用水泥抹了一层,找了平。
看着崭新的卫生所,江文岚心中满是喜悦,她知道,自己为村里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如果不是她去考赤脚医生证书,南阳村的卫生所根本就盖不起来。不是房子的问题,而且没有村里自己的医生,上面不会批准,也领不到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