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也是、我们村也是!”
红白理事会的众人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如果这样在他们村都不算孝子,那以后大伙一块当畜生得了!
“现在的情况是,人现在在家里放着,你总不能让他娘去办这事吧,如果你们不愿意发送也可以,我让你们旁边南高村的过来帮忙,我想他们肯定非常乐意!”
郑为民这个提议,就是纯粹为了恶心这帮老爷子,南高村红白理事会的要是知道这事,他们贴钱也要来恶心唐家沟这帮“同行”!
“这可不行,唐三毕竟是我们村里的,怎么能让人家外村里的发送,我作为理事会秘书长,现在跟领导表个态,我们干理事会也不图钱,不管唐三这事多吓人,我们一定按照送孝子的标准,把唐三给发送了!”
唐家沟村红白理事秘书长唐永福,听到镇上想要委托南高村来处理唐三的后事,就赶忙站起来表态。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是唐文广,平时负责管理红白理事会的,一般都是理事会的秘书长。
唐永福倒不是真的想管,但是郑为民这招太狠了,他一方面要考虑外村人的口碑,你们村里疯子都知道孝顺老娘,人家走了,你们村里不管,以后别的村怎么看你唐家沟的人?
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怕了,怕南高村红白理事会借着唐三出殡的机会,切入了唐家沟村里的红白事市场,都知道他们黑,以后村里谁还用他们?这不就是妥妥的断人财路嘛!
“那成,你们跟唐三他妈商量商量,定个出殡的章程,按咱们这的风俗,把人发送了吧!”
郑为民也觉得没必要跟村里撕破脸皮,唐三这事,只要有人愿意出面管就成。
“放心、放心,一切都由我们理事会负责!”
唐永福大包大揽到,他作为理事会秘书长,也是红白事分钱的大掌柜,谁家租凳子的给多少钱、烧水的给多少钱,都是他说了算,理事会其他人不敢有意见。
“以后村里还得多照照顾唐三他妈,这老太太也没多少年活头了,先给她转成五保吧!”
这半疯的老太太,估计也没几天好活的了,以后还得想办法提高点待遇,也算是回应了唐三磕的那个头!
由于唐三的存在,他家老太太还不符合这时候的五保条件,之前郑为民给她办了低保,现在符合条件了,可以办五保了……
“我这就安排人写申请。”
唐文广自然知道郑为民考虑的事,他也害怕老太太跟唐三似的,来个说走就走!
“今天出来的急,身上没带多少钱,这一百块钱算是镇上救助的丧葬费。”
郑为民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来,这是他随身携带的临时救助金,平时有啥紧急情况,来不及向领导汇报,都是拿这个先垫一下。
这会协谷镇的白事份子大约在二十到五十块之间,一百块已经算是很高的数额了。
“我们家这么多亲戚,用不着镇上的钱。”
唐文广连忙推辞,唐家沟没有外姓人家,往上数系带都是一家人,各家凑凑也足够把唐三给发送了。
“这事一码归一码,我相信镇上领导知道了,也不会有意见。”
如果牛进明知道了这种稀奇事,只会埋怨郑为民给的少了,这种精神病临死前尽孝的段子,绝对是酒桌上的大杀器,怎么也得多干一杯!
“那好吧,永福叔,带账本了吗?”
唐文广将钱交给唐永福,这红白事的钱,他可不敢替理事会揣着。
“带了、带了,他二叔赶紧给郑主任登上。”
唐永福掏出一本崭新的账本,交给理事会的记账先生,为了防止记账先生私饱中囊,理事会不允许记账先生私自采购记账用品,必须得从他家里小卖部买……
“好来、好来!”
记账先生赶紧从村委会找来毛笔和墨汁,摆开架势就准备给郑为民登账。这会还没什么打印宣传品,村里写什么宣传标语,都是用毛笔,村委会不缺这些东西。
“别写我,写镇政府。”
郑为民提醒他,这钱不是自己给的,是自己代表领导给的。
“那更有面子了!”
唐永福觉得拿着这个去收钱的时候,谁敢说不给,你是对村集体还是对镇上有意见?
“你们忙吧!”
郑为民见他们动起来了,也就没在这盯着的必要了,他得找人咨询一下唐三的情况,否则没法跟领导汇报。
“我送送你。”
唐文广赶紧跟了出去。
“大叔,咱真的给三儿大办白事?”
等郑为民和唐文广走远了,负责烧水的唐文才凑过来,虽然领导都商量好了,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废话,咱答应领导的,还能不算了?”
唐永福自然也不想干,但如果被别的村红白理事会切进来,以后他家的账本、茶叶、水、白布……卖给谁去?
“三儿这事太邪性了!”
唐文才平时分的钱最少,自然不想因为这种事惹上惹不起的东西。
“对,对……”
其他人也附和着唐文才,大伙都是小头,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邪性?还能比人家老周家的邪性?”
唐永福一脸的不屑,殡葬这种事干久了,什么邪性的事没见过?在棺材里提溜乱跳的都不稀奇!
“人家盖庙压住了。”
虽然都是些泥巴做的草胎,但农村人还真就信这个。
“盖庙?是个好办法!”
唐永福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唐三的白事明显没有油水,大伙总不能白干吧!唐三可是镇民政办领导给定义的孝子,大伙拿这个炒作一下,谁敢说不对?
于是在唐家沟红白理事会的运作下,唐家庄凑了几万块钱,在村老坟边上盖了个孝子庙,里面就是唐三的泥巴塑像……
这是周翠翠案之后,协谷镇发生的第二起蹊跷事,幸好唐三这件事正面的反馈比较多,毕竟咱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放着,甭管唐三平时有多疯,这孝心是谁也挑不出礼来的,村里拿这个宣传,唐家沟的老百姓还挺自豪!
到了全民闹出马的时候,不知道谁嫌弃孝子庙不时髦,给换了个“三爷庙”的名号,同样在网上忽悠人,号称“唐三爷打小就聪明”,能保文运,保佑孩子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