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落日将云层烧熔成金红色,核动力重型拖曳船“普罗米修斯号“正切开琉璃色的海面。船尾两条直径半米的钢索如巨蟒般起伏于浪谷之间,牵引着后方堪比重型堡垒的海上平台。
六架印有“?”的Uh-60直升机盘旋成警戒环,旋翼搅动的气流在海面犁出银色沟壑。
亚伯·希克马特·比鲁倚在舰桥舷窗前,瞳孔里倒映着不断碎裂的浪涌。两条海豚突然跃出绯色波光,夕阳折射的光斑在他胸前的身份卡上跳动——帝王组织印度洋前哨站三级研究员
“锡兰咖啡,加了三块方糖。“李肖将骨瓷杯轻磕在桌上,蒸汽在他灰白鬓角凝成细小珍珠,“以前你在雅加达述职时,兰达还在惋惜——他说以你在约翰霍普金斯的基因编辑论文水准,本可以在《自然》或是《柳叶刀》这些着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做做实验,拿些钱。当个医学或者生物学的研究博士“
亚伯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把手上残缺的釉面:“泰坦巨兽可不会等我们完成同行评议,如今必须行动起来“他的视线掠过舷窗外掠过的信天翁群,那些白色身影正与护航直升机组成上下翻飞的阵型。
“有一说一,你选择加入帝王组织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我以为你毕业后会选个什么更有未来的职业。”李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印尼人。
“哈哈,那按你这么说,帝王组织是个没有未来的组织了?”亚伯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反问道。
李肖只是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帝王组织注定会被淘汰,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毕竟,人类迟早要学会与这些巨兽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而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人类更好的与这些泰坦巨兽共存,对吗?等到那一天真正到来,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帝王组织自会完成它的使命,然后解散。”男人顺着李肖的话,若有所思地接着往下说。
“是的,这就是亚当的想法,也是我,你的老师兰达还有三浦惠子女士这些‘前’组织工作者共同的心愿。”李肖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的落寞。
“老师他...”就在亚伯还想要继续深入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船上的播音器突传来清晰有力的声音:“普罗米修斯号即将到达目标地点,请印度洋前哨站负责人前往甲板,做好交接工作。”
广播系统突然发出电流杂音,机械女声惊飞了落在雷达罩上的海鸥。亚伯将咖啡一饮而尽,起身时带翻了桌角的《泰坦生物图谱》。泛黄书页在空调气流中快速翻动,最终停在第117页——那是纳奇卡的生命信号频谱分析图。
“别忘了,那家伙可是会掩盖自己的生命辐射讯号来装死。”李肖用铅笔尾端戳了戳航行日志上的红色警告,“这东西聪明的很”
亚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郑重地带上自己的姓名牌前往了甲板。
看着船后的海上平台,李肖严肃的喝了一口咖啡。随后捡起生物图谱,翻到纳奇卡那一页仔细观阅读起来:
纳奇卡(Na Kika)
吉尔伯特群岛神话中的章鱼神,是密克罗尼西亚海域最着名的海洋神灵之一。其形象融合了创世神力与海洋的混沌本质,在当地岛民口述传统中具有复杂而矛盾的神性特质。
传说纳奇卡用触腕从深海淤泥中拽起群岛,触手上的吸盘化作环礁的珊瑚洞穴。它每收缩一次腕足,潮汐便随之涨落,因此当地岛民认为纳奇卡的呼吸节奏支配着海洋律动。
纳奇卡曾教人类用椰子纤维编织渔网,并将星图藏在腕足吸盘的螺旋纹路里。渔民若在月圆之夜凝视章鱼眼睛,能窥见洋流与季风的秘密路径。
据当地人所说,当人类过度捕捞或触犯禁忌时,纳奇卡会掀起“黑潮”用触腕绞碎独木舟,并将贪婪者的灵魂困在海底火山口的沸腾气泡中,直至骨骼长出珊瑚。
渔民出征前需向潮间带投掷烤熟的章鱼腕足片段,作为“借路”的献祭。他们禁止用铁器切割章鱼,必须用鲨鱼齿刃缓慢撕开,以示对神性血肉的敬畏。而当地的新生儿脐带需埋入章鱼栖息的礁石缝隙,他们认为这样能获得海洋的庇护。
如今基里巴斯部分岛民面对海平面上升危机时,仍会低诵:“纳奇卡在收网”。
经过芹泽博士的团队研究表明,基里巴斯的纳奇卡神话暗含生态预警机制:章鱼触腕断裂再生的能力,被解读为对资源掠夺的警示——海洋的馈赠看似无穷尽,实则与神怒仅一线之隔。而“黑潮审判“的传说,恰与海底火山活跃期的地质记录完美对应。
据帝王组织主要负责人之一的亚当先生表示,泰坦纳奇卡的每个触手都像是被自己的嗜血思想附身一样移动,在经过断肢研究后发现,泰坦纳奇卡的身体和四肢确实有多个独立神经节与辅助心脏。而纳奇卡可以通过触手抓住其他生物时吸取对方的能量——正如神话中“贪婪者化作珊瑚“的诅咒。
纳奇卡或许可以通过吸盘上的粘性粘合剂在陆地上爬行,或者撕裂大块的物体以用作远程投掷攻击。这也和神话“创世之锚”相对应——纳奇卡将群岛从深海中拽起,形成了如今的岛屿链
而帝王组织神话学首席顾问泽尔里奇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对纳奇卡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纳奇卡与一种流传于斯堪的纳维亚民间传说中的传奇海怪“克拉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这种恐怖的海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情地摧毁和吞噬了无数过往的船只,给航海者们带来了无尽的恐惧。基于此,泽尔里奇教授将纳奇卡称为“既聪明又危险的头足类泰坦”。
亚当先生还大胆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纳奇卡拥有已知世界上所有头足类动物的特性,并且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可以改变自身性别的性别转换生物。由此进一步推测,世界上的一部分物种或许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向着泰坦巨兽的方向趋同进化,这无疑为生物进化理论增添了一个全新而又引人深思的研究方向。
另外,芹泽博士根据现有的研究线索推测,纳奇卡或许具备生物毒性。然而,截至目前,这一推测尚未得到确凿的科学证据支持。
据最新情报推测,古人们曾在月圆之夜通过祭祀的方式与泰坦纳奇卡进行交流,而凝视纳奇卡的眼睛则代表纳奇卡会用变换的体色指引海上那些迷路的人类回到安全的地方。
芹泽博士表示这或许是人类与泰坦巨兽共存的又一力证
看到这,李肖微微皱眉。他下意识地回看向开头,只见“纳奇卡”标头下的编者一栏,清晰地写着:卡斯特·泽尔里奇、亚当·阿莱曼、芹泽猪四郎。
“卡斯特·泽尔里奇。我记得他是埃及65号前哨站的负责人,是泰坦巨兽塞赫美特的地盘,看来那里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李肖轻哼一声,合上书本,普罗米修斯号的探照灯刺破黑暗,将海上堡垒的轮廓投射成浮现在汪洋之上的巨型章鱼剪影。
锈蚀的台风级核潜艇残骸在探照灯下如同巨鲸骨架,纳奇卡的主腕足缠绕着反应堆舱室,吸盘与氧化铆钉接合处渗出荧蓝粘液。十二台蛙人作业舱沿着预定轨迹滑行,氙气射灯惊散了附着在附近礁石上的发光樽海鞘群,那些逃逸的幽蓝光斑在声呐屏上炸裂成超新星状噪点。
“泰坦纳奇卡生命体征波动值降至休眠标准,启动锚定程序。“操作室内,操作员的声音在加压通讯频道里带着金属质感。仪器屏幕上面跳动的数据和闪烁的指示灯反映着水下的情况。
全息海图上,二十四根虚拟桩基正在泰坦周围形成正十二面体囚笼。
海面传来钢索崩断的震颤,牵引船松开了连接的钢索。这座海上堡垒小心翼翼地迁移到纳奇卡的正上方。收容平台上的四组液压稳定爪同步启动。铬镍钢缆以每秒三米的速度刺向海床,钻头接触玄武岩层时激发出一串火花。
“印度洋前哨站初步建设工作已完成,工程部进行地基加固!”
收到亚伯的指令,蛙人舱机械臂开始架设次声波栅栏。各种先进的器械纷纷启动,着手建立承重柱。这些承重柱一根接着一根被安置到位。它们将成为印度洋前哨站的支撑基础,最终构建起一个坚固的围挡,将纳奇卡安全地隔离起来,仿佛要为这头沉睡的泰坦巨兽打造一个专属的海底家园。
北极-楚科奇海
北极冰盖在哥斯拉背鳍的切割下崩裂出千米长的裂隙,冰冷刺骨的海水无声地涌动着,水压如同沉重的枷锁,压迫着这片神秘的领域。
哥斯拉庞大的身躯正缓缓穿过一条又一条深邃的海沟,祂的身躯碾过海床时,沉积了百万年的甲烷冰层发出水晶破碎般的哀鸣。尾巴每一次摆动都带起大片的水流,惊散了海面上正在迁徙的独角鲸群。
此时的哥斯拉烦躁不堪,周身散发着一种压抑的气息,宛如一头领地被入侵的雄狮,愤怒在心底不断翻涌。这已是它第七次穿越白令海峡,它已经围绕整个地球转了好几圈,环球的次数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这漫长的巡游中,它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一种来自未知的威胁感如影随形,让它一刻也无法安宁。
远在中国云南61号前哨站的魔斯拉神庙,一个虫茧伫立在中央。魔斯拉胚胎释放的β射线穿透岩层,释放到整个大气当中。当地负责团队的生命监测仪记录到异常脉冲——这是泰坦女王对生态平衡崩溃的预兆式悲鸣。
有某种极其恐怖且巨大的威胁正悄然归来。这股未知的力量,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阴影,让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不安的阴霾。
哥斯拉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猜测。
是曾经因为过度繁殖,险些导致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崩溃的穆托族群重新出现?
又或者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三头金色恶魔在地球的另一边苏醒?
亦或是曾经在地心的远古大战时期出现的那个想重新掌管世界的红色威胁,如今要卷土重来?
还有那些令人作呕的黑色东西,会不会如汹涌的洪流般从地心喷涌而出,再次将世界拖入无尽的黑暗?
地心通道入口处的玄武岩柱群剧烈震颤,哥斯拉的瞳孔收缩成两道熔金竖线。那些被原子吐息封印的古老记忆正在复苏:穆托族群复辟的振翅声、三首金龙基多拉的引力咆哮、黑色沥青般的恐怖洪流,那个凶狠暴戾的红色身影...每一种可能都令它的背鳍迸发出核裂变特有的死光。
当哥斯拉的利爪撕开最后一道海岭屏障时,海沟深处突然亮起了一双散发着诡异黄色光芒的眼睛。那光芒在黑暗中闪烁不定,犹如两团燃烧的鬼火,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哥斯拉与它四目相对。下一秒,哥斯拉咆哮起来,向着那双眼睛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