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不远处的东方净远心中惊叹:
这位吴国先王!……果然是非常之人!……没想到……没想到他竟然还有如此后手!……真是令人钦佩!
东方净远都如此惊叹,就更不要说旁人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并不算太大的玉佩之中,竟然还另有玄机。
秦朽捡起丝绸卷,小心翼翼的展开。
那块丝绸,嗯!看起来应该是丝绸,或许也可能是别的东西,展开之后并没有多大,比女子常用的小手帕还要小了不少。
一枚印记,占了小半的面积,在半透明的丝绸上格外的显眼,十、七八个小字,勉强可以分辨。
“诸位!这王旨之上的印记,乃是先王私印!秦超!几位老大人,你们可以辨认一下!”
秦朽双手扯着丝绸,先绐城楼上的秦超、苏秋水以及几名江北来的吴国老臣验看。
“这……这的确是先王的私印!……这字!……这字迹也的确是先王的笔迹!”
一名年过花甲的吴国致仕老臣最先激动的说道。
很快,另外几名吴国官员也先后确定了此王旨为真。
“既如此,那我就现在正式宣读先王遗旨!”
随后,秦朽就走到秦浩与项雨儿面前,开始高声宣读。
“吴国危!浩为尊!”
“心有愧!莫怨恨!”
“嫡幼女!护终身!”
“王与霸!自可为!”
秦朽大声宣读完王旨原文,然后进一步解释道:
“王旨的意思就是:”
“当吴国危难之时,秦浩应当称尊为王,继承我大吴王位!”
“先王自觉愧对浩王子,希望浩王子不要怨恨先王!”
“先王的嫡幼女,也就是长公主秦雨, 先王将她托付给浩王子,希望浩王子能够保护她一辈子!”
“最后是先王告诉浩王子,将来是退而固守国土,还是进而争霸天下,一切都随好王子的心意去办。”
“在先王看来!将吴国交到浩王子的手里!不会灭!……甚至还能成为争霸天下的一方强国大国!”
“先王对好王子可是很有信心!”
“只是!……先王也是身不由己!……那些个酒囊饭袋,白白的占据高位,却对吴国一点贡献都没有,只会坏事!”
“若不是他们极力主张王位只能传绐贵女所生之子,……我大吴又何至于此!”
“好了!诸位!都先起来吧!”
“然后!在对我大吴的新王行三拜九叩大礼!”
最后,秦朽扶起秦浩一家三口,并请秦浩先坐上主位,然后再次率领城楼上的一众吴国出身的数十人,城楼下的数千吴国人,对着他行起了三叩九拜的大礼。
虽然这次的登基仪式显得十分的草率与简陋,但在在场的数千吴国人的心中,秦浩的王位却是来的最为正统。
因为无论是秦休还是秦良,他们的王位都没有老吴王的手书王旨做公示证明,可秦浩却是有。
什么,你怀疑那王旨是伪造的,可大宗正,超王子,以及一众曾经亲眼见过先王手书王旨的老臣们却都是认为那就是真的。
是你的话够权威还是他们的话够权威?
先王遗旨一出,大局就此落定。
至此,秦浩就算是,正式的,同时也是被迫的,成为了吴王。
即使他再怎么不愿意,可也由不得他自己做主了。
正如云山先生生前曾对他说的那样:
吴怀合并,大势所趋,即使前面可能是万丈深渊,但也不是他云山与秦浩两个人所能够阻挡的。
这一天迟早会来,无非是早一天还是晚一天罢了,无可避免,只能顺其自然。
这一下,在场的吴国人开心了,怀安人也开心了,就就剩下他秦浩一个人不开心。
吴王的位子,他是真的不想坐。
可是,顺应民意这一条,是他自己给自己挖的坑,现如今又坑了他自己。
“哼!这下你们都满意了吧!”
“从今往后,吴王怀王,就是我一人了!”
“只是!希望你们都不要后悔!”
“为即将到来的祸事早做准备吧!”
“至于,如何真正的拿下吴国!想必你们早已经做好了准备!那我就不掺和了!”
“总之!准备打仗吧!准备打大仗了!”
“我现在的心很乱!……我想先要回去静一静!……最近几天!……你们就都别来烦我了!”
“除非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秦浩在接受完众人的朝拜后,就不再理会众人,自顾自的跑到了润雨楼望台上的琉璃阁去观景生闷气去了。
秦浩是赌气走了,可他的一众新旧臣子们却是还不能走。
“传令相关各军各部,各有司衙门!清怀汇流,全面开启!”
重新回到民安大殿后,东方净远意气风发的大声说道,仿佛一下子就年轻了二、三十岁。